【筆記】面向過程和麪向對象的區別

原文鏈接: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089034.html

面向過程就是分析出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步驟,然後用函數把這些步驟一步一步實現,使用的時候一個一個依次調用就可以了。
面向對象是把構成問題事務分解成各個對象,建立對象的目的不是爲了完成一個步驟,而是爲了描敘某個事物在整個解決問題的步驟中的行爲。

例如五子棋,面向過程的設計思路就是首先分析問題的步驟:
1、開始遊戲
2、黑子先走
3、繪製畫面
4、判斷輸贏
5、輪到白子
6、繪製畫面
7、判斷輸贏
8、返回步驟2,9、輸出最後結果。
把上面每個步驟用分別的函數來實現,問題就解決了。

而面向對象的設計則是從另外的思路來解決問題。整個五子棋可以分爲 :
1、黑白雙方,這兩方的行爲是一模一樣的
2、棋盤系統,負責繪製畫面
3、規則系統,負責判定諸如犯規、輸贏等
第一類對象(玩家對象)負責接受用戶輸入,並告知第二類對象(棋盤對象)棋子佈局的變化,棋盤對象接收到了棋子的i變化就要負責在屏幕上面顯示出這種變化,同時利用第三類對象(規則系統)來對棋局進行判定。

可以明顯地看出,面向對象是以功能來劃分問題,而不是步驟。
同樣是繪製棋局,這樣的行爲在面向過程的設計中分散在了總多步驟中,很可能出現不同的繪製版本,因爲通常設計人員會考慮到實際情況進行各種各樣的簡化。而面向對象的設計中,繪圖只可能在棋盤對象中出現,從而保證了繪圖的統一。
功能上的統一保證了面向對象設計的可擴展性。比如我要加入悔棋的功能,如果要改動面向過程的設計,那麼從輸入到判斷到顯示這一連串的步驟都要改動,甚至步驟之間的循序都要進行大規模調整。如果是面向對象的話,只用改動棋盤對象就行了,棋盤系統保存了黑白雙方的棋譜,簡單回溯就可以了,而顯示和規則判斷則不用顧及,同時整個對對象功能的調用順序都沒有變化,改動只是局部的。
再比如我要把這個五子棋遊戲改爲圍棋遊戲,如果你是面向過程設計,那麼五子棋的規則就分佈在了你的程序的每一個角落,要改動還不如重寫。但是如果你當初就是面向對象的設計,那麼你只用改動規則對象就可以了,五子棋和圍棋的區別不就是規則嗎?(當然棋盤大小好像也不一樣,但是你會覺得這是一個難題嗎?直接在棋盤對象中進行一番小改動就可以了。)而下棋的大致步驟從面向對象的角度來看沒有任何變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