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MySQL——基礎語句篇

前言: 

前面幾篇文章,我們介紹了MySQL的基礎概念及邏輯架構。相信你現在應該有了自己的一套MySQL環境,接下來我們就可以開始練習MySQL了。本文將從MySQL最基礎的語句出發,爲你展示出創建及修改不同對象應該使用的標準語句。

1.創建數據庫

創建數據庫的官方標準語法爲:

CREATE {DATABASE | SCHEMA} [IF NOT EXISTS] db_name
    [create_specification] ...

create_specification:
    [DEFAULT] CHARACTER SET [=] charset_name
  | [DEFAULT] COLLATE [=] collation_name

其中{}中的內容爲多選一,[]中的內容可帶可不帶,後續若有此類符號也是同等意思。一般工作中常常這樣創建數據庫:

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 `test_db` DEFAULT CHARACTER SET utf8;

想要查看數據庫的創建語句,可以這樣查看:

mysql> show create database test_db;
 ---------- ------------------------------------------------------------------ 
| Database | Create Database                                                  |
 ---------- ------------------------------------------------------------------ 
| test_db  | CREATE DATABASE `test_db` /*!40100 DEFAULT CHARACTER SET utf8 */ |
 ---------- ------------------------------------------------------------------ 

2.修改數據庫

一般情況下很少去修改數據庫,官方給出的標準語法爲:

ALTER {DATABASE | SCHEMA} [db_name]
    alter_specification ...

alter_specification:
    [DEFAULT] CHARACTER SET [=] charset_name
  | [DEFAULT] COLLATE [=] collation_name

特殊情況下我們可能會修改數據庫的字符集,這時候我們可以這樣書寫:

ALTER DATABASE `test_db` DEFAULT CHARACTER SET utf8mb4;

3.刪除數據庫

刪除數據庫可要小心啊!千萬不要刪庫跑路哦。此類需求一般極少,不過我們也要會呀,連庫都不會刪豈不是很沒面子~~ 還是看下官方文檔語法:

DROP {DATABASE | SCHEMA} [IF EXISTS] db_name

相比創建和更改來講,刪除就顯得簡單粗暴很多。所有我們操作的時候要格外小心,刪除前建議做下備份。
比如我們要刪除test_db庫,我們可以這樣寫:

DROP DATABASE IF EXISTS `test_db`;

刪除之後我們再執行show database就看不到test_db庫了。

4.創建表

創建數據表是我們經常遇到的語句了,官方給出的參考語法比較長,這裏先列出下,爲了不佔用太多空間,這裏用代碼圖片代替。

createtable.png

對於我們學習及工作常用的選項歸納如下:

CREATE TABLE <表名> ([表定義選項])[表選項][分區選項];

[表定義選項]的格式爲:
<列名1> <類型1> [,…] <列名n> <類型n>

對於臨時表的創建及分區表的創建選項,日常學習及工作中用的不多,這裏就不多介紹,下面列舉出一個基礎的創建表的語句:

CREATE TABLE `user_info` (
  `id` int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MMENT '自增主鍵',
  `user_id` bigint(11) NOT NULL COMMENT '用戶id',
  `username` varchar(45) NOT NULL COMMENT '真實姓名',
  `email` varchar(30) NOT NULL COMMENT '用戶郵箱',
  `nickname` varchar(45) NOT NULL COMMENT '暱稱',
  `birthday` date NOT NULL COMMENT '生日',
  `sex` tinyint(4) DEFAULT '0' COMMENT '性別',
  `short_introduce` varchar(150) DEFAULT NULL COMMENT '一句話介紹自己,最多50個漢字',
  `create_time` timestamp NOT NULL DEFAULT CURRENT_TIMESTAMP COMMENT '創建時間',
  `update_time` timestamp NOT NULL DEFAULT CURRENT_TIMESTAMP ON UPDATE CURRENT_TIMESTAMP COMMENT '修改時間',
  PRIMARY KEY (`id`),
  UNIQUE KEY `uniq_user_id` (`user_id`),
  KEY `idx_username`(`username`)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COMMENT='用戶信息表'

5.修改表

修改表可選選項同樣是很多的,參考上面創建表的選項,這裏就不一一列出了。alter table用於更改表的結構,例如,可以添加或刪除列,創建或刪除索引,更改現有列的類型,或重命名列或表本身。還可以更改表的存儲引擎或表註釋。下面介紹下幾個常用的修改表的示例:

修改表選項 

# 修改表的存儲引擎
ALTER TABLE t1 ENGINE = InnoDB;

# 修改表的自增值
ALTER TABLE t1 AUTO_INCREMENT = 13;

# 修改表的字符集
ALTER TABLE t1 CHARACTER SET = utf8;

# 添加(或更改)表註釋:
ALTER TABLE t1 COMMENT = 'New table comment';

# 修改表名稱
ALTER TABLE t1 RENAME t2;

字段(列)操作 

# 增加字段
# ALTER TABLE <表名> ADD COLUMN <新字段名> <數據類型> [約束條件] [FIRST|AFTER 已存在的字段名]
ALTER TABLE t1 ADD COLUMN col1 INT FIRST;

# 刪除字段
ALTER TABLE t1 DROP COLUMN col1;

# 修改字段類型
ALTER TABLE t1 MODIFY col1 VARCHAR(30);

# 更改字段名稱
ALTER TABLE t1 CHANGE col1 col2 VARCHAR(30);

索引操作 

# 添加索引
alter table t1 add index index_name (column_list) ;
alter table t1 add unique (column_list) ;
alter table t1 add primary key (column_list) ;

# 刪除索引
alter table t1 drop index index_name ;
alter table t1 drop primary key ;

6.截斷表

截斷表即truncate table,也可理解爲清空表,從邏輯上講,TRUNCATE TABLE類似於DELETE一個表的所有行,但它繞過了刪除數據的DML方法,因此它不能回滾。
truncate語法很簡單,官方文檔示例:

TRUNCATE [TABLE] tbl_name

7.刪除表

刪除表官方給出的參考語法爲:

DROP [TEMPORARY] TABLE [IF EXISTS]
    tbl_name [, tbl_name] ...
    [RESTRICT | CASCADE]

如果我們不需要這個表,可以考慮使用該語法,但是它將刪除表定義和所有表數據,是不可回滾的操作,一定要小心執行哦。

總結: 

本文記錄一些常用的基礎語句,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回顧一下還是有收穫的,特別是翻閱官方文檔後,發現這些基礎的語句也是有很多選項的,可能我們只是經常用到其中一種。自己也很少寫這種系列的文章,打算多寫幾篇入門MySQL的基礎文章,可能這幾篇先後順序也不太嚴謹,其他同學有什麼好的想法,歡迎與我溝通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