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音師》:氾濫的貪婪和自私

第一次看《調音師》是法國的小視頻,主人公喬裝爲“盲人調音師”,享受着“盲人”身份帶給他的額外“福利” -- 小費更多了,人們對他更友善了,訂單量也增加了。更讓他洋洋得意的是,他們或她們戒備減少,可以看到日常生活中,人們不爲人知的一面。是的,他儼然成爲了一個他人私生活的偷窺狂。正當他爲“小聰明”竊竊心喜時,命運給了他一個巨大的“驚喜” -- 目睹一場“謀殺”後現場。他能否在這樣的環境裏繼續扮演好盲人角色?他該如何脫身?mv的最後一幕裏,他強裝淡定得談着鋼琴,“我是一個盲人,她看不出的,只要我一直彈琴不露馬腳。”而此時在他的背後,謀殺者手正持消聲手槍,對着他的頭部做好了射擊準備......

《調音師》小視頻和電影有什麼不同?
13min的《調音師》小視頻給觀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讓觀衆們品得意猶未盡卻又戛然而止。斯里蘭姆·拉格萬導演在這部成功的小作品上繼續發揮:將這個故事繼續延展,拍成了120min的電影,爲假扮盲人的鋼琴家阿卡什安排了一個曲折的人生結局。有網友稱裏面的劇情反轉又反轉,但是從人貪婪、自私的本性來看,每一步好像也是那麼理所當然。正如佛教裏說過的,善惡乃一念之間。無論是殺人魔西米還是器官買賣醫生斯瓦米,他們的行爲不停得在善惡間擺動,讓我覺得人物無比真實。這也是我一時衝動涌起,來這裏寫觀後感的動力。

傳入中國備受好評的印度電影大多都有很強的寫實性,敢於暴漏社會矛盾,挑戰一些不敢被提及的話題。《調音師》也延續了這樣的特點,通過塑造濫用職權、知法犯法的警署長官曼諾拉,進行黑市器官交易的醫生斯瓦米,自私狠毒的賣彩票大媽溼婆神(由於她的特色溼婆神紋身,所以就稱之爲溼婆神啦),讓我們看到了印度社會中,市民層面的陰暗面 -- 儘管殘酷卻如此接地氣得真實。

我想講講溼婆神

“溼婆神”,劇情裏關於她的反轉細節很多。首次出場是在破敗的街市口:穿着破舊的衣服,抱着掛滿各種彩票的盒子,向蹲在路邊的苦工兜售彩票。在那裏和假扮盲人的阿卡什有過一次簡單的交集,當時鏡頭並不多,我們都以爲她只是一個無公害的貧窮小市民。後來,她和突突車司機莫里在街邊撿到已經被西米害得失明的阿卡什,充滿善意得安慰阿卡什會幫他尋找眼科醫生。實則聯繫了醫生斯瓦米來做血液配型,企圖賣掉他的2個腎。“我們只賣一個吧,2個他會死掉的”,突突車司機莫里還心存一絲善意。“賣掉兩個我們會賺20萬盧比,他是一個瞎子,割一個丟到街上也是早晚要死掉的。20萬盧比呢,我們真幸運撿到個身體強健的,才賣得這個好價錢”。後來,阿卡什道出了著名影星辛哈是被其妻子的情夫所殺這個價值“1000萬盧比”的消息,他們停止割腎手術,拉上阿卡什這位關鍵人物開始密謀和實踐一場勒索活動。

綁架西米時,他們互相的配合非常完美,一切都在向着計劃前進好像沒有什麼差錯。沒想到劇情反轉,莫里和溼婆神又將阿卡什綁架,在他完成1000萬盧比勒索活動中應該扮演的角色後,在他已經毫無利用價值,只剩下掛着器官的軀體。

沒錯,在溼婆神的心理世界裏,阿卡什從始至終都是一個取款機,她貪婪得要榨乾阿卡什身上所有的價值,不只是可以勒索到的1000萬盧比,還有他價值20萬盧比的腎。她不懂法律,不懂道德,因爲在她的準則裏只有如何利己。是的啊,溼婆神就是一個這樣惡毒的女人,折射出的卻也正是最深刻和真實的人性。生活在印度社會的最底層,見慣了被餓死,被病死,曾經在生命中掙扎過也看到過身邊無數人掙扎。他們會爲了一丁點的利益互相爭搶,爭得面紅耳赤、或者不擇手段。久而久之,習慣了誘拐、欺騙,甚至用犯罪手段來達到利己的目的。爲何窮鄉僻壤出來的惡人會更多?也是這樣的道理。

結尾,導演給了一個合情合理的結局。

莫里在和曼諾拉爭奪時,不小心被刺傷身亡,被醫生建議捐獻器官;溼婆神哭着拿“1000萬”請求醫生救治莫里,打開包裹抓出鈔票,才發現曼諾拉送來的1000萬是假鈔;斯瓦米醫生企圖賣掉西米6000萬的腎,卻在去機場的路上被西米殺死;而西米,在某一刻善念動搖,放阿卡什下車讓他自尋生路,但轉念即而後悔,企圖用車禍來結束阿卡什的生命(只要目擊證人在世一天,她總會不得安生)。

阿卡什最終是否被殺死?導演從始至終都在吊着觀衆的好奇心走,觀影過程中沒有不耐煩,只有滿心的問號:接下來發生了什麼?

2年後,蘇菲和阿卡什在歐洲偶遇了,正如在印度時他們第一次相遇,阿卡什仍然在以“盲人調音師”賣藝維生。

原來,一隻衝向路中央的野兔配合着獵人的獵槍救了阿卡什,西米和汽車一起爆炸,這場殺人案就這麼被沉寂了。阿卡什幸運得在這場爾虞我詐的算計中活下來,然後在朋友的幫助下飛到歐洲並一直生活在那裏。從此,他成爲真正的盲人調音師。冥冥之中,這雙眼睛就是他爲自己的行爲付出的代價...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