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時期的愛情》

—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從生活中說起,抖友可能都看過,有的女生將剪下自己的一縷頭髮做成手環送給男朋友當禮物(其實還是蠻羨慕和期待這種禮物的)。那我們今天要談到的這個發生在19世紀末的哥倫比亞故事,女主同樣是將頭髮作爲了自己的定情信物。

如果,愛情裏真的有一見鍾情的話,那麼書中阿里薩和費爾米納的愛情故事一定佔有一席。從那驚鴻一瞥,墜入相思谷,然後是長達兩年的書信來往,本將要修成正果,在即將結婚之際,卻遭遇變故。費爾米納在其父親的安排下,與一德高望衆的青年俊朗醫生成婚,從此過上了體面的婚姻生活,也因此重新成爲了上流社會的一員。


時間一晃,半個世紀過去了。50年間,阿里薩飽受折磨,卻忠於自己的諾言,保持着對愛情的童真,一直等待着費爾米納“恢復單身”,他不結婚,也不做對費爾米納的愛情不忠誠的事情。當然,背地裏還是忍受不住寂寞的,而且幾乎到了“氾濫”的地步。而在這半個世紀裏,阿里薩也從小職員發跡成爲了富人。

雖然,費爾米納可能不知道有那麼一個人,一直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愛了她50年,悄悄地等了她50年。在費爾米納的丈夫意外身亡後,同樣地,阿里薩用將近兩年的時間同樣以書信的形式幫助她走出困境,重新面對新的生活,即使兩人那時都已是古稀之年。


老年的阿里薩汲取了年輕時的教訓,而不單單是以書信往來,而是慢慢的讓費爾米納接受自己,雖然兩個人都是老頭子了,漸漸地,他們再次墜入愛河。最後,迫於世俗,兩人只得登上插有霍亂旗幟的遊輪,重新開始了本該屬於兩人的卻遲到了50年的愛情,順着河流無盡漂泊,阿里薩也在此時說出了54年前就準備好的那四個字——生生世世。

時下的我們,站在青春的韶華里,望着這個社會,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聽說幸福依然、熱鬧依舊,聽說年少的愛情註定如一首短歌,聽說很多人迅速相愛、然後迅速分手。愛情的模樣,到底是什麼?我想,至少應該有王菲那樣恣意撒嬌,謝霆鋒投以深情相望時的模樣。

如果我們都是在真實霍亂中倖存下來的人,面對這個浮躁的時代,若在情感霍亂中體會到倖存的美好,又何嘗不是難能可貴。或者我們可以認爲愛情就像霍亂一樣的傳染病,只要接觸到便“無藥可醫”,每個人都會以不同的姿態面對自己的愛情,也許那個人還沒來,但終究會來。只是希望得到真愛的你,打破世俗與偏見,體會最純真的愛情,陪彼此度過漫長歲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