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7】(08-11)

Date: 2019-08-11

1.  不允許任何其他事務對鎖定目標再加任何類型鎖的鎖是( )?   排他鎖  另一種鎖是共享鎖

2. PC 鍵盤上有些特殊控制鍵, Sleep 鍵用於 ______使機器進入待機狀態

3.  在TCP/IP協議簇中,UDP協議工作在(  傳輸層 )。

解釋: UDP是OSI參考模型中一種無連接的傳輸層協議,提供面向事務的簡單不可靠信息傳送服務,。TCP/IP和UDP都在傳輸層。

4. 雖然PCB 是進程實體的一部分,但進程在運行過程中,不能自行修改自己的PCB,這樣的說法正確嗎?  正確

解釋: PCB是由操作系統進行創建被維護的 ,所以只有操作系統纔可以進行修改!進程自身不可以進行修改。

5.   在數據庫中存儲的是( )。   數據以及數據之間的聯繫

6.  在支持多線程的系統中,進程P創建的若干線程不能共享的是?D

A. 進程P的代碼段
B. 進程P中打開的文件
C. 進程P的全局變量
D. 進程P中某線程的棧指針

解釋:進程中的線程共享進程中的全部資源,但進程中某線程的棧指針對其它線程是透明的,不能與其它線程共享 。

進程作爲資源擁有的基本單位,線程作爲調度分配的基本單位基本不擁有資源,只擁有一些必不可少的資源,如:程序計數器,局部變量,少數狀態參數,返回地址以及堆棧等,這些都是線程私有的,不共享。

進程佔有的資源

線程佔有的資源

地址空間 
全局變量 
打開的文件 
子進程 
信號量 
賬戶信息

棧 
寄存器 
狀態 
程序計數器

7.  採用全雙工通信方式,數據傳輸的方向性結構爲(  )   可以在兩個方向上同時傳輸

解釋;全雙工通信方式: 又稱爲雙向同時通信,即通信的雙方可以同時發送和接收信息的信息交互方式。

8.  在作業調度時,採用最高響應比優先的作業調度算法可以得到最短的作業平均週轉時間,這種說法正確嗎? 不正確

解釋:短作業優先爲平均週轉時間最短的算法

9.  以下選項不屬於臨界資源的是( )。 D

A. 共享變量
B. 緩衝區
C. 打印機
D. 非共享數據

解釋:臨界資源是互斥共享資源。 非共享數據不屬於臨界資源。 打印機,共享變量,共享緩衝區都只許一次一個進程使用。所以,是臨界資源。 而非共享數據,既然是非共享數據,則就不能進行互斥的訪問了。

10.  

假設4個作業到達系統的時刻和運行時間如下表所示。

系統在t=2時開始作業調度。若分別採用先來先服務和短作業優先調度算法,則選中的作業分別是

答案:J1、J3

解釋: 先來先服務調度算法是作業來得越早,優先級越高,因此會選擇J1。短作業優先調度算法是作業運行時間越短,優先級越高,因此會選擇J3

11.  以下能正確定義一維數組的選項是 ( ) D

A. int a[5]={0,1,2,3,4,5}
B. char a={′A′,′B′,′C′}
C. int a[5]="0123"
D. char a[]={′0′,′1′,′2′,′3′,′4′,′5′,′\0′}

解釋: A 定義了 5 個元素的數組,但是賦值的時候越界了 B 定義了 char 變量,用數組賦值 C 有爭議,因爲 C++ 中存在隱式轉換,用 char 賦值給 int 會發生隱式轉換,取 char 的 ASCII 碼進行賦值 D 是最沒有爭議,就是定義字符串

12.  某計算機系統中有8臺打印機,有K個進程競爭使用,每個進程最多需要3臺打印機。該系統可能會發生死鎖的K的最小值是()4

解釋:

每個進程3臺,不會產生死鎖;對於三個進程,可以有兩個進程分別獲得3臺,使其執行完釋放後讓第三個進程獲得3臺,所以也不會產生死鎖;對於四個進程,假若每個進程各獲得2臺而同時需要另外一臺,產生了死鎖,所以產生死鎖的最小值是4。

類似題型(1):假設現在有P個進程,每個進程最多需要m個資源,並且有r個資源可用。什麼樣的條件可以保證死鎖不會發生

解:如果一個進程有m個資源它就能夠結束,不會使自己陷入死鎖中。因此最差情況是每個進程有m-1個資源並且需要另外一個資源。如果留下有一個資源可用,那麼其中某個進程就能夠結束並釋放它的所有資源.使其它進程也能夠結束。所以避免死鎖的條件是:

r≥p(m-1)+1。

由此條件解上題:r=8,m=3,帶入公式得:2p≤7。即當P小於等於3時纔可保證死鎖不會發生,所以可能會產生死鎖的最小值是4。

類似題型(2):某系統中有3個併發進程,都需要同類資源4個,試問該系統不會發生死鎖的最少資源數是多少

解:帶入上述條件公式:r≥3*(4-1)+1=10。所以答案爲10個。

13.  數據的邏輯獨立性是指(  )?  用戶的應用程序與數據庫的邏輯結構是相互獨立的

解釋:

1)定義:

數據的物理獨立性:指用戶的應用程序與存儲在磁盤上的數據庫數據相互獨立

數據的邏輯獨立性:指用戶的應用程序與數據庫的邏輯結構相互獨立

2)數據與程序的的邏輯獨立性:

當模式改變時(例如增加新的關係,新的屬性,改變屬性的數據類型等),由數據庫管理員對各個外模式/模式的映像做相應的改變,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變。應用程序是依據數據的外模式編寫的,從而應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證了數據與程序的邏輯獨立性,簡稱數據的邏輯獨立性。

數據於程序的物理獨立性:

當數據庫的存儲結構改變了,由數據庫管理員對模式/內模式映像做響應的改變,可以使模式保持不變,從而應用程序也不必改變,保證了數據與程序的物理獨立性,簡稱數據的物理獨立性。

14.  以下頁替換算法中,缺頁率最高的是( )   A

A. FIFO
B. OPT
C.LRU

解釋:

FIFO:先進先出算法,這種調度算法最簡單,缺頁率最高(算法簡單,同時效率低)

OPT:理想型淘汰算法(optimal replacement algorithm),該算法淘汰在訪問串中將來再也不出現的或者在離當前最遠的位置上出現 的頁,遺憾的是,這種算法無法實現,因爲它要求必須預先知道每一個進程的訪問串。

LRU: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least recently used),當需要淘汰某一頁時,選擇離當前時間最近的一段時間內最久沒有使用過的頁先 淘汰。

15.  虛存的基礎是()。  局部性原理

解釋:

 如果一個應用程序的程序地址空間大於機器的物理內存空間,對於採用實存的操作系統,是無法將該程序裝入內存的,爲了克服實存管理的侷限性,人們提出了基於程序局部性原理的續存管理思想。

       程序的局部性原理是指在一段時間內,一個程序執行往往呈現高度局部性,對內存訪問時不均勻的,這種局部性包括時間局部性和空間局部性。

16.  在 TCP/IP 參考模型中,與 OSI 參考模型的網絡層對應的是 (     ) 。  網際層

17. 完成路徑選擇功能是在 OSI 模型的 () 。  網絡層

解釋:網絡層負責路徑選擇,路徑在虛電路建立時確定。

18.  下列調整中,不可能導致飢餓現象的是 ()  時間片轉移A

A. 時間片轉移
B. 靜態優先及調度
C. 非搶佔式作業優先
D. 搶佔式短作業優先

解釋:靜態優先及調度、非搶佔式作業優先、搶佔式短作業優先:這三個具有優先級的,可以提高系統的效率,但並不是公平的,有可能一直被搶佔發生飢餓甚至餓死。 只有時間片轉移是公平的,大家輪流執行,不會餓着

19.  一種既有利於短小作業又兼顧到長作業的作業調度算法是( )。   最高響應比優先

解釋:最高響應比優先算法等待時間相同時,要求服務時間愈短,優先權愈高,因而該算法有利於短作業;對於長作業,作業的優先級可以隨等待時間的增加而提高,當其等待時間足夠長時,其優先級便可升到很高,從而獲得處理機,因此該算法即有利於短作業又兼顧到了長作業。

時間片輪轉調度算法(RR):給每個進程固定的執行時間,根據進程到達的先後順序讓進程在單位時間片內執行,執行完成後便調度下一個進程執行,時間片輪轉調度不考慮進程等待時間和執行時間,屬於搶佔式調度。優點是兼顧長短作業;缺點是平均等待時間較長,上下文切換較費時。適用於分時系統。

高響應比優先調度算法:優先算法在等待時間相同的情況下,作業執行的時間越短,響應比越高,滿足段任務優先,同時響應比會隨着等待時間增加而變大,優先級會提高,能夠避免飢餓現象。優點是有利於短作業兼顧長作業,缺點是計算響應比開銷大,適用於批處理系統。

20.  同一時刻可以有多個部件從總線寫入數據,也可以有多個部件從總線讀數據。 錯誤

解釋:同一時刻只能有一個部件佔用總線發送信息(寫信息),但可以有多個部件通過總線接收信息 (讀信息)

21.  TCP的關閉過程,說法正確的是( )A

A. 處於TIME_WAIT狀態的連接等待2MSL後真正關閉連接( time_wait 需要等待2倍最大傳輸時間,防止丟失接收重傳的的ack;)
B. 對一個established狀態的TCP連接,在調用shutdown函數之前調用close接口,可以讓主動調用的一方進入半關閉狀態(shutdown可以使TCP半雙工,但是如果之前調用了close,則直接關閉了socket;)
C. 主動發送FIN消息的連接端,收到對方迴應ack之前不能發只能收,在收到對方回覆ack之後不能發也不能收,進入CLOSING狀態(主動發送FIN的意思是告訴對方,”我不會傳輸信息了,我想關閉我到你的鏈接“,因此在收到了對方返回的確認ack後,全雙工變半雙工,只接不發了;)
D. 在已經成功建立連接的TCP連接上,任何情況下都不允許丟失數據。(說法太絕對了,如rst,或者,直接服務器宕機了呢?)

22.  微程序存放在(      )。  控制存儲器中

23. 數據庫系統的最大特點是( )。   數據的三級抽象和二級獨立性

解釋:人們爲數據庫設計了一個嚴謹的體系結構,數據庫領域公認的標準結構是三級模式結構,它包括外模式、概念模式、內模式,有效地組織、管理數據,提高了數據庫的邏輯獨立性和物理獨立性。

用戶級對應外模式,

概念級對應概念模式,

物理級對應內模式.

使不同級別的用戶對數據庫形成不同的視圖。 所謂視圖,就是指觀察、認識和理解數據的範圍、角度和方法,是數據庫在用戶“眼中"的反映,很顯然,不同層次(級別)用戶所“看到”的數據庫是不相同的。

數據庫的二級映像功能與數據獨立性 爲了能夠在內部實現數據庫的三個抽象層次的聯繫和轉換,數據庫管理系統在這三級模式之間提供了兩層映像。(外模式/模式+模式/內模式)

補充:是與文件系統相比,數據庫最大特點是數據的結構化

24.  在 TCP/IP 協議族的層次中,解決計算機之間通信問題是在() 網際層

25.  數據鏈路層採用後退N幀(GBN)協議,發送方已經發送了編號爲0~7的幀。當計時器超時時,若發送方只收到0、2、3號幀的確認,則發送方需要重發的幀數是(4幀)。

解釋:在後退N幀協議中,當接收方檢測到某個幀出錯後,則簡單地丟棄該幀及其後所有的後續幀,發送方超時後需重傳該數據幀及其後續的所有幀。這裏應注意,連續ARQ協議中,接收方一般採用累積確認的方式,即接收方對按序到達的最後一個分組發送確認,因此本題中收到3的確認幀就表示編號爲0、1、2、3的幀已接收,而此時發送方未收到1號幀的確認只能代表確認幀在返回的過程中丟失了,而不代表1號幀未到達接收方。因此需要重傳的幀爲編號是4、5、6、7的幀。

26.  在 OSI/RM 傳輸層的基本協議有 ( )   ISO 8072和ISO 8073

物理層: IEEE802.3和IEEE802.4是物理層協議

傳輸層:OSI傳輸服務定義文件是ISO 8072,傳輸層協議規範文件是ISO 8073(連接模式)和 ISO 8602(無連接模式)

網絡層:CCITTX.25是網絡層

27.  

閱讀下面的一系列SQL語句:

create table table1(column1 int)

insert into table1 values(91)

create view view1 as 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column1<=100 with check option

insert into view1 values(95)

insert into view1 values(110)

insert into table1 values(101)

按順序執行完上面這六條SQL語句之後,運行select  count(*) from table1的值是?  3

解釋:  第一條和最後一條插入是對基本表的直接操作,可以插入。第二條和第三條是對視圖的操作,需要滿足with check option條件 ,110不滿足,不能插入。所以是3。

28.  從下面描述中錯誤的一條描述是()。A

A. 一個文件在同一個系統中、不同的存儲介質上的拷貝,應採用同一種物理結構。(比如現在的筆記本很多帶有ssd(固態硬盤)作爲系統盤,你創建一個文件,放在系統盤下和放在非系統盤下。ssd和普通的硬盤不是同一種物理結構。 )
B. 文件的物理結構不僅與外存的分配方式相關,還與存儲介質的特性相關,通常在磁帶上只適合使用順序結構。
C. 採用順序結構的文件既適合進行順序訪問,也適合進行隨機訪問。
D. 雖然磁盤是隨機訪問的設備,但其中的文件也可以使用順序結構。

解釋:

文件的存取方式取決於存儲設備的類型和文件的物理結構,對磁盤設備,文件的物理結構爲順序文件,可以採用順序,直接存取,索引存取;

當磁盤上文件爲鏈接文件,可以直接存取和索引存取;當磁盤上文件爲索引文件,可以直接存取和索引存取。

而對於對磁帶設備,文件的物理結構只爲順序文件,文件只能採取順序存取方式。

29.  和交換電路相比,分組交換的時延小( ) 錯誤

解釋:

1)電路交換是直接交換,分組交換採用存儲轉發的方式。因此電路交換時延更小。而分組交換的優點是可以實現鏈路複用

2)注意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的特點。傳輸時延:報文交換>分組交換>電路交換。

3)

電路交換的三個階段

(1)建立連接 (2)通信 (3)釋放連接

電路交換具有以下優缺點:

優點

(1)由於通信線路爲通信雙方用戶專用,數據直達,所以傳輸數據的時延非常小。

(2)通信雙方之間的屋裏通路一旦建立,雙方可以隨時通信,實時性強。

(3)雙方通信時按發送順序傳送數據,不存在失序問題。

(4)電路交換既適用於傳輸模擬信號,也適用於傳輸數字信號。

(5)電路交換的交換設備及控制均比較簡單。

缺點

(1)電路交換平均連接建立時間對計算機通信來說較長。

(2)電路交換家裏連接後,物理通路被通信雙方獨佔,即使通信線路空閒,也不能供其他用戶使用,因而信道利用率低。

(3)電路交換時,數據直達,不同類型,不同規格,不同速率的終端很難相互進行通信,也難以在通信過程中進行差錯控制。

分組交換

    分組交換是以分組爲單位進行傳輸和交換的,它是一種存儲——轉發交換方式,即將到達交換機的分組先送到存儲器暫時存儲和處理,等到相應的輸出電路有空閒時再送出。

分組交換具有以下優缺點。

優點

(1)分組交換不需要爲通信雙反預先建立一條專用的通信線路,不存在連接建立時延,用戶可隨時發送分組。

(2)由於採用存儲轉發方式,加之交換節點具有路徑選擇,當某條傳輸線路故障時可選擇其他傳輸線路,提高了傳輸的可靠性。

(3)通信雙反不是固定的戰友一條通信線路,而是在不同的時間一段一段地部分佔有這條物理通路,因而大大提高了通信線路的利用率。

(4)加速了數據在網絡中的傳輸。因而分組是逐個傳輸,可以使後一個分組的存儲操作與前一個分組的轉發操作並行,這種流水線式傳輸方式減少了傳輸時間。

(5)分組長度固定,相應的緩衝區的大小也固定,所以簡化了交換節點中存儲器的管理。

(6)分組較短,出錯機率減少,每次重發的數據量也減少,不僅提高了可靠性,也減少了時延。

缺點:

(1)由於數據進入交換節點後要經歷存儲轉發這一過程,從而引起的轉發時延(包括接受分組、檢驗正確性、排隊、發送時間等),而且網絡的通信量越大,造成的時延就越大,實時性較差。

(2)分組交換隻適用於數字信號。

(3)分組交換可能出現失序,丟失或重複分組,分組到達目的節點時,對分組按編號進行排序等工作,增加了麻煩。

 

綜上,若傳輸的數據量很大,而且傳送時間遠大於呼叫時間,則採用電路交換較爲合適;當端到端的通路有很多段鏈路組, 則採用分組交換

30.假如在MySQL中有存儲過程proc1(員工編號,月份)用來查詢員工的工資,兩個參數類型均爲字符類型,則下列調用存儲過程的方法正確的是() AC

A. call Proc1(‘emp001’  ,’ 201601’ );
B. exec Proc1(‘emp001’  ,’ 201601’ );
C. call Proc1(‘emp001’  ,null);
D. call Proc1(‘emp001’  ,);

解釋:

1、首先要注意的是題目中說明的是MySQL中存儲過程的調用,而不是Sql Server,

2、MySQL的存儲過程參數沒有默認值,所以在調用MySQL存儲過程時,不能省略參數,但是可以用null來代替

 part two:

1。多個線程可以對應同一段程序。正確

解釋;os調度的基本單位,線程在進程內部運行,線程是進程的一部分 (和其他線程是共享地址空間的)

個人理解:假設如果一個程序有多個子程序,則該程序丟入進程之後,可以將多個子程序丟入到不同的線程中進行處理。

2. Internet 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網絡, (TCP/IP協議) 是因特網使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協議。

解釋:TCP/IP 協議又名網絡通訊協議,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協議、Internet國際互聯網絡的基礎,由網絡層的IP協議和傳輸層的TCP協議組成。

3.   數據庫與文件系統的根本區別在於 ______ 。   數據的結構化‘(in book)

補充:數據庫自身的特點是:三級模式和兩個獨立性

解釋:

文件系統用操作系統中的存取方法對數據進行管理,數據庫系統用DBMS統一管理和控制數據;

文件系統實現以文件爲單位的數據共享,數據庫系統實現以記錄和字段爲單位的數據共享。

  • 數據庫是一定方式儲存在一起、能爲多個用戶共享、具有儘可能小的冗餘度的特點、是與應用程序彼此獨立的數據集合。對數據的增、刪、改、查由統一軟件進行管理和控制。
  • 文件系統是操作系統用於明確存儲設備或分區上的文件的方法和數據結構;即在存儲設備上組織文件的方法。負責爲用戶建立文件,存入、讀出、修改、轉儲文件,控制文件的存取,當用戶不再使用時撤銷文件等。

綜上所述,兩者都是科學管理存儲數據,所以目標都是提高系統效率,方便用戶操作管理工具進行控制

4.   下列有關NAT敘述錯誤的是( )C

A. NAT是英文“網絡地址轉換”的縮寫
B. 址轉換又稱地址翻譯,用來實現私有地址和公用網絡地址之間的轉換
C. 當內部網絡的主機訪問外部網絡的時候,一定不需要NAT
D. 地址轉換的提出爲解決IP地址緊張的問題提供了一個有效途徑

解釋:在計算機網絡中,網絡地址轉換(英語: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縮寫爲NAT),也叫做網絡掩蔽或者IP掩蔽(IP masquerading),是一種在IP封包通過路由器或防火牆時重寫源IP地址或目的IP地址的技術。這種技術被普遍使用在有多臺主機但只通過一個公有IP地址訪問因特網的私有網絡中。 NAT 是作爲一種解決IPv4地址短缺以避免保留IP地址困難的方案而流行起來的。
支持端口轉換的NAT又可以分爲兩類:源地址轉換和目的地址轉換NAT。前一種情形下發起連接的計算機的IP地址將會被重寫,使得內網主機發出的數據包能夠到達外網主機。後一種情況下被連接計算機的IP地址將被重寫,使得外網主機發出的數據包能夠到達內網主機。實際上,以上兩種方式通常會一起使用以支持雙向通信。

5.  邊緣節點和靠近基站節點能量消耗是一樣的。  錯誤,不一樣

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 not belong to routing protocol? ( )  B

A. RIP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協議)是一種內部網關協議(IGP),是一種動態路由選擇協議,用於自治系統(AS)內的路由信息的傳遞)
B. HTTP(超文本傳輸協議,應用層協議)
C. OSPF (OSPF路由協議是用於網際協議(IP)網絡的鏈路狀態路由協議。該協議使用鏈路狀態路由算法內部網關協議IGP),在單一自治系統(AS)內部工作)
D. BGP (邊界網關協議(BGP)是運行於 TCP 上的一種自治系統路由協議。 BGP 是唯一一個用來處理像因特網大小的網絡的協議,也是唯一能夠妥善處理好不相關路由域間的多路連接的協議)

7.   當一臺PC從一個網絡移到另一個網絡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它的IP地址會改變,MAC地址不會改變

解釋:當一主機移動到另一個網絡時,因爲各個網絡的網絡地址不同,因此IP地址會發生改變;而MAC地址固化在網卡中,全球惟一,不會發生變化。

8.  物聯網網絡層技術主要用於實現物聯網信息的雙向傳遞和控制,重點在於適應物物通信需求的無線接入網和核心網的網絡改造和優化,以及滿足低功耗、低速率等物物通信特點的感知層通信和組網技術。 正確

9.  RIP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採用的度量(metric)是_______。 跳數

解釋: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s,路由信息協議)是使用最廣泛的距離向量協議。

度量方法

RIP的度量是基於跳數(hops count)的,每經過一臺路由器,路徑的跳數加一。如此一來,跳數越多,路徑就越長,RIP算法會優先選擇跳數少的路徑。RIP支持的最大跳數是15,跳數爲16的網絡被認爲不可達。

10.  分頁存儲管理的存儲保護是通過()完成的。 頁表(頁表寄存器)

補充:我們用的系統中的線性地址通常採用10-10-12的三段結構,第一段是頁目錄表索引,第二段是頁表索引,第三段是頁內偏移。無論是頁目錄表項還是頁表中的表項,都記錄了對該頁的存儲性保護字段。當然,存儲性保護遠遠不只是單純的依靠頁來實現,cpu的段保護機制,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這是實現操作系統的基礎。

11.  數據鏈路層的數據單位是() 幀

補充: 

物理層:比特流 

數據鏈路層:幀 

網絡層:包 

傳輸層:報文 

12.  在網絡字節序中,所謂”小端”(little endian)說法正確的是()   

小端模式,是指數據的高字節保存在內存的高地址中,而數據的低字節保存在內存的低地址中,這種存儲模式將地址的高低和數據位權有效地結合起來,高地址部分權值高,低地址部分權值低

大端模式,是指數據的高字節保存在內存的低地址中,而數據的低字節保存在內存的高地址中,這樣的存儲模式有點兒類似於把數據當作字符串順序處理:地址由小向大增加,而數據從高位往低位放;

13. 下面關於計算機網絡體系模型進行分層的作用有:ABC

1、各層間是獨立的

2、靈活性好

3、結構上可分開

4、易於實現和維護

5、能促進標準化工作

14. 算法的有窮性是指(  )。 算法的程序運行時間是有限的

15. ____ 是兩類程序語言處理程序。    解釋程序和編譯程序

16.  系統爲某進程分配了4 個頁框,該進程已訪問的頁號序列爲 2,0,2,9,3,4,2,8,2,4,8,4,5。若進程要 訪問的下一頁的頁號爲 7,依據 LRU 算法,應淘汰頁的頁號是()。  2

解釋:可以採用書中常規的解法思路,也可以採用便捷法。對頁號序列從後往前計數,直到數到   4   (頁框數)個不同的數字爲止,這個停止的數字就是要淘汰的頁號(最近最久未使用的頁),題中爲頁號   2   。

17.  下列給定的情況中,不會引起流水線阻塞的是(  ) A定向技術

定向技術
TLB缺失
條件轉移
外部中斷

流水線阻塞的情況分爲三種:

  1. 結構相關:指令重疊執行的過程中,硬件資源滿足不了指令重疊執行的要求,發生資源衝突,這時將產生結構相關。
  2. 數據相關:當一條指令需要前面某條指令的執行結果,而兩者正在並行執行的情況下,將產生數據相關。
  3. 控制相關:有跳轉語句、分支指令,或其他改變IP值的指令,將產生控制相關。

其中B屬於情況1,C和D屬於情況3。而A是屬於情況2的解決方法,所以A不會引起流水線阻塞

18.  下列關於編程優化的說法正確的是():D

使用編譯器的優化選項(如-O3)後程序性能一定會獲得提高
循環展開得越多越徹底,程序的性能越好
寄存器分配能夠解決程序中的數據依賴問題
現代主流C/C++編譯器可以對簡單的小函數進行自動Iinline

19. 把校園中同一區域的兩張不同比例尺的地圖疊放在一起,並且使 其中較小尺寸的地圖完全在較大尺寸的地圖的覆蓋之下。 每張地圖上 都有經緯度座標,顯然,這兩個座標系並不相同。我們把恰好重疊在 一起的兩個相同的座標稱之爲重合點。 下面關於重合點的說法中正確 的是? 必然有且只有一個重合點

解釋:反證法:假設地圖有不止一個重合點,把任意兩個重合點連成一條直線,則在大地圖和小地圖上的直線也是重合的,且長度相同。這導致兩個地圖的比例相等

如圖解釋

20.  IP 地址191.139.11.23的那一部分表示主機號()。   11.23  這是一個C類地址,主機號爲後16位,前16號是網絡號

21. 在下列解決死鎖的方法中,屬於死鎖預防策略的是()。 資源有序分配算法;避免:銀行家算法;檢測:資源分配圖簡化法

死鎖的處理策略主要有四種:鴕鳥策略(即不理睬策略)、預防策略、避免策略和檢測與解除死鎖

1·預防策略:預先靜態分配法、資源有序分配法

2·死鎖避免:銀行家算法

22. 以下敘述中正確的是()  D

只能在函數體內定義變量,其他地方不允許定義變量 (變量可以定義在函數體外也可以定義在函數體內)
常量的類型不能從字面形式上區分,需要根據類型名來決定(常量的類型可以從字面形式上區分 , 比如 1 爲整型常量 ,1.0 爲實型常量 ,a 爲字符型常量)
預定義的標識符是C語言關鍵字的一種,不能另作它用(預定義的標識符不是 C 語言的關鍵字 )
整型常量和實型常量都是數值型常量

23. 【理解】 一般情況,企業會將從一個供應商處一次所進的多種貨物辦理一次入庫,因此設計了關係模式:入庫單(單號, 日期, 庫房, 供應商,物品, 數量, 金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  不滿足第二範式

解釋:

第一範式:列不可分,要有主鍵。當關系模式R的所有屬性都不能在分解爲更基本的數據單位時,稱R是滿足第一範式的,簡記爲1NF。滿足第一範式是關係模式規範化的最低要求,否則,將有很多基本操作在這樣的關係模式中實現不了。

          第二範式: 如果關係模式R滿足第一範式,並且R得所有非主屬性都完全依賴於R的每一個候選關鍵屬性,稱R滿足第二範式,簡記爲2NF。

          第三範式:設R是一個滿足第一範式條件的關係模式,X是R的任意屬性集,如果X非傳遞依賴於R的任意一個候選關鍵字,稱R滿足第三範式,簡記爲3NF.

注:關係實質上是一張二維表,其中每一行是一個元組,每一列是一個屬性。

24.  【不懂】在 WDM 光網絡中最基本的空分光交換是( 2*2)光交換模塊

25.  爲了使執行串操作指令時,地址按減量方式處理應使用指令( )。D
CLI
STI
CLD
STD

25. 在嵌入式SQL中,當 SQL語句中引用宿主語言的程序變量時,程序變量應() 加前綴:

解釋:在SQL語句中引用宿主變量時,爲了區別數據庫中變量,宿主變量前須加“:”,它可與數據庫中變量同名。在宿主語言語句中,宿主變量可與其它變量一樣使用,不須加冒號。當宿主變量的數據類型與數據庫中不一致時,由系統按約定轉換。 

26.   非線性流水線的特徵是(  )。B

一次運算中要多次使用流水線中的某些功能段

解釋:

27. 在以太網中,工作站在發數據之前,要檢查網絡是否空閒,只有在網絡不阻塞時工作站才能發送數據,是採用了( )機制

數據偵聽與衝突控制CSMA/CD

解釋:

數據偵聽與衝突控制CSMA/CD

先聽再發 邊發邊聽 衝突停止 延時重發

28.  X.25協議是哪兩種設備進行交互的規程( )DCE、DTE

解釋: 

一,X.25協議是一個廣泛使用的協議,它由ITU-T提出,是面向計算機的數據通訊網  ,它由傳輸線路、分組交換 機、遠程集中器 和分組終端 等基本設備組成

二,X.25協議  採用分層的體系結構 ,自下而上分爲三層: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和分組層,分別對應於OSI參考模型的下三層

三,X.25的物理層協議規定了DTE和DCE之間接口的電氣 特性、功能特性和機械特性以及協議的交互流程。與分組交換網的端口相連的射被稱作DTE,它可以是同步終端或異步終端,也可以是通用終端或專用終端,還可以是智能終端[4]   。DCE是DTE-DTE遠程通信傳輸線路的終接設備,主要完成信號變換 適配 編碼 功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