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轉載)--請知道的朋友告知下作者及出處,謝謝

(一)覺~練習的重要性

今天我們再來給大家講這個“覺”,因爲這個覺真的是非常非常的重要,誰用誰受益。

這個覺,靈脩界也把他叫做活在當下,不斷得去覺知自己。

活在當下也有好幾個層次:有的是把我們帶到當下那個場景中去,有的是把我們帶到了那個感受中去。

但是我們這裏這個覺,就僅僅是覺,僅僅是知,不去到場景,也不去到感受中,我們這裏這個覺,大家要好好去理解體會。

爲什麼我在很短的時間就走出來?我是從今年9月份才接觸到這個活在當下的這個練習的方法。

以前我們學習,第一,都是停留在理論和頭腦層面,所以學的是知識學的是理論;

第二不斷的向上走,不斷的爬上一座一座山,讓自己穿破雲層。這樣學習很費力很吃力的。

在這裏我們一下子就直接來到山頂上,一覽衆山小,在這個覺上面,在這個空性上面,在這個自性上面,完全的成爲,完全的做自己,你再也不需要去做任何其他費力的事情,費力的修行。

在這裏的時候,你就是不斷的釋放,不斷地放下,你僅僅是存在着放下就足夠了。

覺這個心怎麼覺出來的?要靠我們不斷的練習。

所以佛說這個是心法,沒有辦法用語言或文字來表達他,只有你自己去覺,自己去感受的時候,你才知道。

打個比方,我再怎麼和你說龍井茶的味道,我描述的再怎麼美好,你沒有去喝過這個龍井茶,你永遠不知道他是什麼味道。

我再和你去描述蘋果的味道,我說的再怎麼天花亂墜,你還是體會不到蘋果的這個香甜的味道,只有你自己吃了,你才真正知道了是什麼味道。

包括以前遇到很多家人,他們還在研究這個理論層面。就好像游泳,你再怎麼把游泳的姿勢和技術,或每一下什麼樣的感覺,你再怎麼研究,你永遠是停留在頭腦的層面,

你不自己親自下去游泳,你是永遠找不到游泳的給你帶來的快樂,和游泳給你帶來的感受。

所以,這個覺一定要自己去練,一定要認認真真反覆的練習。

我自己就是在一個沒有退路的情況下,不得不去練習,

當自己把自己逼的沒有退路的情況下,讓自己內在一次一次的不斷地努力真幹,老實聽話,就這樣,不斷練習才走出來。

當你不斷練習過後,你內在的那個覺,那個空性,就自然而然出來了。

(二)覺~纔是究竟之道

我們每個人都是內在的空無,我們的心就是那個空空蕩蕩本來無一物,

你的心本來是清淨的,本來是如如不動的,能生萬法,本自清淨。

你和佛是無二無分別的,你的心在內在,也在你的外在,他是無形無相的,不是你這個肉心。

現在已經到了全民覺醒的階段了,地球揚升的太快了,以後的人基本上都是覺醒的人,可以去看到,可以感受到。

現在很多人的振頻已經來到很高了,來到了這個點,馬上就要覺醒,完全可以和萬物合一了,

找到內在的那個上師吧,跟萬物合一,跟內在的那個上師合一。

所以纔會這樣,我們纔有機會在這裏和大家一起共振。

這個空性,這個內在的自性,他既在你的外在也在你的內在,

也有很多名稱來稱呼他,比如佛、覺、高我、真我、宇宙、自性、真如等等,都是給內在無形的心起的名字。

如果找到了內在這顆心,也就找到了家,也就找到了自己的港灣,找到了內在的那份自由,找到了極樂世界,沒有恐懼,

那麼這個地方是個永恆安詳的一個地方,這個纔是真正的極樂世界。

家人都在苦苦找尋,一直沒有找到,就通過宗教、心身靈,通過各個級別的老師,像我也是一路走過來的,

每個階段都是不同級別的老師去引領,都會把我們引領到不同的精神層面。

我在這裏沒有評判任何老師的意思,因爲每個老師都是完美的,他都是在不同的點接引着不同振頻的衆生,都是非常非常好的。

我在這裏,我只說真相,我只說源頭,

有些老師他認爲把我們帶到喜悅、光、愛、能量或感受裏面,這裏他都不是真正的源頭

真正的源頭是本來無一物,空空蕩蕩,什麼都沒有,

那麼這些喜悅、愛、光、能量等高級感受,都是在這個空空蕩蕩中生出來的,所以他不能稱之爲源頭。

沒有朝向這顆心,沒有去發現他,認識他,所以就沒有找到他。

(三)覺~什麼是覺,如何練習覺

當我們朝向他,當我們不斷練習朝向他的時候,這顆心就出來了,這顆真正的心就出來了,

你本來就是那個空,空空蕩蕩什麼都沒有的。

怎麼感受這個空無,怎麼樣和心合一?就是通過不斷的覺知。佛就是覺的意思,

我們所有的動作,所有的語言,一舉手一投足,所有的聽覺,味覺,視覺都是這個心在起作用,

當我們覺的時候,我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我們就是在朝向我們的心,

這顆心本來就存在,只是我們一直忘記了。我們忽略了這顆心,

所以這顆心,他一切始,一切初處都在掌管着我們,運動 語言 見聞覺知,全部都在掌管着。

我們沒有朝向這顆心的時候,這個心本來就存在,

他就像我們的眼睛本來就能看見東西,我們的耳朵本來就可以聽到東西,我們的嘴巴本來就可以吃東西,我們的鼻子本來就可以聞到香臭。

這顆心本來就存在,只是我們忘記了。這個覺就是佛陀祕密心法的核心,

他也是體證老子道法唯一一個同通道,一個靈丹妙藥。所以,與覺同在是修行的開始。

什麼是覺?

大家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給大家1分鐘時間,大家跟我去做一下:

現在放空你頭腦,放下你學過的知識,包括宗教及心身靈的所有知識和概念,放下你的過去和未來,放下你所有的念頭,放下你的身體,放你的所有,什麼都不存在,放空你的頭腦,當你靜靜的在這裏坐的時候,你是不是感覺到是空,這個空裏面又好像有一雙眼睛看着你。(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當你明白這雙眼睛在看着你,當你很清楚有這雙眼睛在看着你,這個就是知,這個就是覺。把頭腦停下來,用這個覺去體驗。

因爲人們往往之前我們都是頭腦思考,頭腦思考的太多了,不知道自己是誰了,完全的忘記了這顆心。

這個覺,即使你去到了最吵雜的酒吧夜總會或者是你去街上最喧鬧的場所,這個覺一直都在,不增不減不生不滅,這個覺他是那麼的安靜,沒有任何的嘈雜,即便是宇宙爆炸虛空粉碎,這個覺也是毫髮無損,這個覺就是空郎朗的大覺,他一直都是存在的,所以要時時的覺,與覺同在,才能夠徹底的解脫。

我們在生活中怎麼樣覺?

就是覺知。知道你在做任何事情,你的當下每個動作,你在走路,你在拖地,你在做飯,你在工作,你在說話,你在聽別人說話等等,你都要覺,你都要知道。

所以王陽明說知就是天理,知行合一。王陽明是非常瞭解宇宙真相的,他說的這個知,就是這裏說的覺。就是我們這裏說的空性自性。只是每個人的說法不一樣,其實意思是一樣的。

在生活當中,每個當下,用你的覺開始覺察,你喜歡什麼你討厭什麼你要知道,即使是開心的 喜悅的 或者憤怒的你都要知道,你走路 你吃飯 你喝水 你做家務你都要知道,哪怕你動一下你的手指頭你都要知道,你所有的情緒所有的念頭你都要知道,這個就是覺。

這個覺知一直存在着的,不管你做任何事情,不管是做善事還是做壞事你都要知道。

剛開始的時候你會經常忘記,忘記的時候就要把自己再拉回來,

感覺自己常常的被思想拉着走,但是沒有關係,當你發現的時候,那個思想就停下來了,不斷得要把自己拉回來,對自己要有耐心,不要着急、不要去自責。

因爲我們過去一直活在頭腦世界,活在這個幻象世界,顛倒夢想的時間太久了,所以剛開始練習這個覺得時候,有一些不習慣,因爲我們從來都沒有活在自己的覺裏,沒有活在自己的心裏。

慢慢練習以後,你就會知道萬事萬物都是動的,包括你的念頭、你的情緒、包括你每天發生的所有事情,包括你的身體全部都是動的,

只有這個知覺是不動的。所以人都活在幻象世界,這個幻象世界是流動的 無常的,

在這個幻象世界裏,想抓住一些東西,比如財富、情感、公司、孩子、房子、車子等,給自己找到一些安全感,找到一些依靠。

但是這個幻象是世界 是流動的 無常的,所以只會給自己帶來不安。

只要時刻帶着覺知,去覺知每個當下 每個念頭等等,你就會帶來心安,讓你找到精神依靠,讓你內心得到徹底的滿足,去掉一切的煩惱去掉一切的恐懼。

你的這份覺知,不斷的覺,不停的覺,時刻都不間斷的覺,一刻也不停下來,

就好像有一雙眼睛時時刻刻在瞪着自己的言行,清楚的看着自己的身體在幹什麼,就好像有另外有雙眼睛看着自己的存在。

眼睛看什麼 耳朵聽什麼 心裏想什麼,讓身體和思想自動化去運行。

身體在做什麼的時候,你都是知道。打個比方你就好像一個旁觀者一樣,看着他們自動的運行,你不去幹涉,也不會任何的打擾他們,

就是一切自然而然的去流經,任何情緒任何的念頭讓他們自然的流經,不過你就看着他們,看着他們,不去做任何干涉。

這個知這個覺出來以後,就好像一雙明亮的眼睛在看着自己,看着自己的身體,自自然然的看着,就是這樣,沒有任何的干涉,沒有任何的進入打擾,一切都沒有,就是看着,

身體累了就讓他休息,情緒來了就讓他過,讓他自動的流走,不要抓着情緒不放。

很多人就是吵架了,或心情不開心了,他就幾天都在情緒裏面,不肯原諒自己,跟老公吵架或者是生活中發生一些不開心的事情,

一直就緊緊抓住這個情緒不放,這個情緒他真的是非常折磨人,

緊緊抓住情緒不放就是在折磨自己,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束縛。

今天就可以用這個覺知,讓所有的情緒都流過去,讓眼前的人事物都流過去,不留一點痕跡。

知覺不干涉,知覺也不參與,只是做個旁觀者,做一雙眼睛就好了。

知道你在做什麼,就好像你在夢中,清醒得看着你在夢中做的一切,你就僅僅是看着,不去幹涉,不去參與,就是僅僅的淡淡的知道。

只要你這樣覺下去,你的脾氣就會越來越少,你的煩惱也會越來越少。

大家可以自己去實踐一下,當你覺久了之後,你內在的自由,你內在的那份喜悅,他就自動出來了。

我們覺知着每天的言行,每天所做的事情,過就過了,不留一點痕跡,

看着自己的身體在做一些事情,看着自己的喜怒哀樂,就好像這些事情和我們沒有關係,

喜怒哀樂和我們完全沒有關係,就要這樣的覺知着,

好像從這個世界脫離開了,清明的看着自己在這個幻象世界所經歷的一切。

就這麼僅僅看着,好像在看着你在夢中,好像你自己在演戲,

很多家人也說這個世界是一場大戲,看着自己在演戲,看着自己在做夢,清明的在演戲清明的在做夢。看着自己在哭,看着自己在笑,看着自己所有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

但是內在卻沒有煩惱,內心是乾乾淨淨的,好像自己和這個世界的事情和煩惱都分開了

這個覺知就會越來越清明,這個世界上任何煩惱的事情都不會影響到我們,不會在我們心上,完全都是掛不住的,

這個身體不是自己,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幻象,就會覺得這個身體不真實,這個世界不真實,只有這個覺纔是真正的自己,

煩惱和身體好像也不是自己的,和自己無關,知覺纔是真正的自己,他清清楚楚,他不留任何痕跡,乾乾淨淨,沒有一絲污染,也沒有一絲的垃圾,心上什麼都沒有,空空蕩蕩的。

就像鏡子一樣,我們可以和鏡子學習:

第一、不管什麼東西他都可以照的出來,東西離開鏡子裏也不會留下影子,這叫“物過來則應,物去不留”,

也就是我們這裏講的,心上不留任何痕跡,所有的事都讓它過,生活上要做到,事來則應事過則忘。

第二、鏡子比如男人女人 達官貴人,比如孔子孟子,比如主席,

鏡子不會因爲高興而加倍細心,如果是乞丐鏡子也不會因爲厭惡這個乞丐髒而應付差事的,這個叫做“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也叫“與聖人居而不顯,與凡夫居而不憂”。

所以我們心上要沒有分別,永遠都是清清靜靜的,對誰都是一樣的,

沒有說我喜歡就對你好一點,我不喜歡就對你不耐煩,

所以我們的心永遠要像鏡子一樣,清清靜靜的沒有分別。

現在當我帶着這份覺知,當我有任何情緒的時候, 當我發現這個情緒,我讓我內在的這份覺知看着我這個情緒去流經的時候,這個情緒他很快就流走了。

當你知道你在煩惱或痛苦的,這個煩惱痛苦馬上就沒有力量了,他都會自動脫落,因爲你內在這個覺知關照到了。

第三、當鏡子照着甲會不會又想念着乙?也不會的。這叫“把握當下,自性一處”。

現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做着這件事情的時候,心裏想着其他的事情,心沒有把握在當下。

要把心放在一個事情上。六祖慧能大師說的“穿衣吃飯,抱一守一”。王陽明說的“知行合一”這個心永遠要活在這個當下這一刻。

第四、當鏡子照紅色的物體,鏡子會不會變成紅色吶?當鏡子照綠色的物體,鏡子會不會變成綠色吶?答案也是不會的。這個叫“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練習一段時間以後,你心中的喜悅感就出來了,你心裏的自由感就出來,你的心就也越來越廣。

練習久了之後,你會想不起過去的事情,仇恨也想不起來,

每天腦子裏都是空蕩蕩的,感覺自己什麼都不懂,什麼也不會。

鏡子在照人照物照山照水照動物的時候,他本身玻璃的本質是始終不變的,這個叫“本體不動,而用常顯。

“用常顯而體不變”這個意思是,內心是如如不動的,外在是千變萬化的,這個和我現在覺的這個方法是一模一樣的。我們要和鏡子學習。

我們身體他是年復一年的衰老,包括意識我們的念頭情緒都是變化的,萬事萬物都是流動的,身體一年一年都在變化,思想每分每秒都在變化,只有這個覺他是不流動的,

當你覺久了,你就發現知覺和身體和情緒他好像是分開的,你就會感覺到這個知覺乾乾淨淨,沒有任何煩惱,空空蕩蕩的,什麼都沒有,

所以要讓你的知覺,去不斷的覺知。去知道你的每個動作,每一句話,每一種情緒,只是純粹的知道,什麼都不用幹。

如果感覺自己被事情或情緒或念頭帶走了,當你馬上知道的時候,念頭就馬上停止了。

當你陷入到覺知帶來的神通,你離家還很遠離家還早着吶。因爲這個三維空間還沒有超越,和天人的那個大道還遠着吶。

情緒和事物也會得到調整,馬上就中斷了,所以這個覺就是你的真我高我,就是你真如的自性,所以就不用再去再找任何的方法,不用去找千經萬論,也不用去念經也不用去拜佛也不用燒香打坐,也不用去找任何宗教,你什麼都不用去做,

你只要呆在這裏覺,不斷得覺,就已經足夠了,

如果你今天高興 你就與高興同在,如果你今天痛苦 你就與痛苦同在,

你要知道你在痛苦,你要知道你在高興,當你知道的時候,這個痛苦他就變得沒有力量了,他就會慢慢的減少,他就會慢慢的流經

如果當你融入那個痛苦當中,你就會把痛苦無限的放大,幾個小時幾天或幾個月都過不去,很多家人都會有過深刻體會,

我們以前做療愈清理的時候,融入那個情緒當中,往往那個情緒會需要很久很久都是沒有辦法過去的,在那個情緒當中無法自拔,自己都解脫不出來,所以說是非常非常痛苦是因爲被那個情緒給拉走了,

所以當你知道你在煩惱你在痛苦的時候,這個煩惱和痛苦就會自行脫落,

所以當你內在的這個力量升起來的時候,你內在這個如如不動去承載的這個情緒的時候,情緒的力量就變小了。

在生活中我們要不斷的這樣練習,不管你是痛苦了,你是高興了,只要你知道就好了,每時每刻都要保持一份知道。

每天都會有痛苦和煩惱,他本來就會自行的過去,他都是流動的,

只要你不把他緊緊的抱着,不把昨天的事情昨天的煩惱留在今天的話,那麼心就自由了。

要平時多不斷覺察自己,如果被人誇了,不要驕傲知道就好,如果被人辱罵,微笑一下知道就好了,如果做不到也要保持一份知道,都是這份知道,心裏清清楚楚,

如果煩惱就和煩惱在一起,知道就好,如果自己一個人獨處,就享受這份獨處,知道就好。

我們要像茶杯學習,茶杯裏的茶,一個晚上不倒外面就變色了,如果兩天三天不倒,這個茶就餿了,

心上不留任何事情,昨天的事情不留在今天。

茶杯泡了千萬杯茶,各種各樣的茶,他沒有惦記任何一種茶,他依然是乾乾淨淨空空蕩蕩的,告訴我們心上不留任何事情,昨天的事情包括上一課=刻的事情不留在今天也不留在現在。

茶杯,任何事情讓他過,情緒念頭全部流過,心上乾乾淨淨,一點痕跡都沒有。

在練習覺知的過程中,任何煩惱和高興的事情都要流過,時刻活在自己的覺知當中,內在就會如如不動,

感覺萬事萬物都是流動的,就是這個覺知,他是清清楚楚的存在着,那麼千萬億思想情緒都流過去了,身體也在發生變化,情緒不停的來了又走,所有的人事物來了又走,唯獨這個覺一直沒有改變,內心非常踏實,

我們不在活在外面這個波動的世界裏,也不活在這個幻象的身體裏面了,也不活在大腦被外面的世界所創造的各種情緒概念裏面,

所以只活在內心的這個知覺中,我們就會內心越來越踏實,內心越來越自由,內在就會越來越有力量。

就像達摩祖師說的“終日見而未見,終日聞而未聞,終日行坐而未成行坐,終日嗔喜而未曾嗔喜”這裏的嗔喜就是嗔恨和喜悅,終日嗔恨和喜悅都沒有感覺有這個嗔恨和喜悅,就是隻是知道不停留,過而不留。

黃波禪師說“終日吃飯未曾咬着一粒米,終日行走未曾踏着一片地”自自然然的,只是非常純粹的一顆平常心,生活中來什麼接什麼。

行走坐臥的話,一切的語言,一切的見聞覺知,只要這個內心不動,內心如如不動,用內在這個知覺看着自己,一切的行爲一切的言語,包括事物,時間長了,內在的豐盛內在的圓滿內在的那份空寂和如如不動內在的清淨就會顯露出來,心空空蕩蕩的。

剛開始練習的時候,你要刻意的提出這個覺知,纔可以覺察自己的一切的言行,一切的話語。

二三個月以後,這個覺完全就會自動化的,自己去照自己,去知道自己的言行和情緒,你會感覺自己的心越來越空,好像馬上回到小孩子的那種感覺,心非常的自由和非常的空曠。

當你自己覺久了之後,你纔是非常的清淨的,非常的自由的,

你聽音樂的時候,當這個音樂到你耳朵裏的時候,你就會立刻知道這個音樂的升起,包括寫這個音樂的人背後的能量你都能夠感受得到。

當有親人或朋友,當你看到他的時候,他身上有沒有病,他的身體狀態他的能量狀態,你一眼就能夠看到。

很多人認爲這樣已經是大師了,有特異功能出來了,實際上這個不是特異功能,只是當自己內心清淨了以後,這份感知力就出來了。自己本來天生具有的,

只要心清淨下來,自己心空掉了,所有垃圾情緒給他流經出去的時候,所有的煩惱都讓他流過去的時候,慢慢的你的心越來越空清淨,你心清淨了你也是大師。

不斷的覺知下去,覺知一年或者兩年,有的家人可能會短一點兩三個月,只要回到自己的覺知裏,不被外面的世界所擾動,知覺上沒有任何的痕跡,也沒有任何生活垃圾,也沒有任何的情緒的殘留,一切都是乾乾淨淨空空蕩蕩的流過了,

那麼這個身體他就會自動的調整,內心也會越來越空曠,身體也會越來越柔軟,

那麼身體的振動頻率就會越高,身體也會自然的發生一些振動,好像是金蟬脫殼的感覺

就是內在這個覺知,他想把身體脫開,脫開以後,比如你晚上在睡覺的時候,他就會自動的振動,當他振動的時候,你會看着自己在牀上睡覺,這個時候你不用害怕也不用緊張,因爲這個知覺是活的,身體是死的,身體只是我們內在這個覺性的工具,只有內在這個知覺纔是真正的你。

這個知覺不是幻覺,這個就是證悟佛陀祕法的那個方法,

當你在知覺當中不斷覺知下去,你也是在天人合一的過程中,繼續的覺知下去的時候,你就能感知到社會上的人的心都是浮躁的 都是不安的,

社會上的人事物每個人是真誠的還是虛僞的你都是知道的,任何人在什麼能量等級,什麼樣的性格,身體是什麼樣子的,你都是清清楚楚,一目瞭然的知道。

如果再深入的覺知下去,你朋友給你打電話你能夠看到他那邊的場景,

很多人這個時候就會把自己高高的掛起來,認爲自己有了神通了,自己是大師了,一旦你執着這些層面了,你就會停滯不前了,所以你就會在這裏變成了障礙,你也變成了一個神棍。

所以請大家要明白這點,保持覺知,如果有神通不要停留,因爲這些神通都是風景,都是物器,不要讓這些物器矇蔽了這個明亮的覺知。

很多修行人都死在這個神通上面,這些都是小道小術,神通就好像,你就像大海,本來這個覺性他就像是大海的一滴水,

當你執着這個神通,當你選擇了神通,你就相當於選擇做這滴水,把自己是大海的時候忘記了,所以不要停留在這個神通裏面。

當你一旦就表現出來,大家都會把你高高捧起來,所以一旦捧起來,你內心的慾望就會膨脹起來,就會落入的一些幻境當中,不要停留在這些神通上,不停留,一路向前,

如果停留在這些神通上,那麼幻象世界就沒有出去,離真正的道還間隔萬里。不要執着這個神通,不要取捨,繼續覺知,

知覺上要乾乾淨淨,心上沒有任何停留,沒有任何的用勁,沒有任何想達成的慾望,不用去做任何的修行,

一切有爲的方法,都是讓你的心越來越乾淨,讓你的知覺越來越乾淨,

打個比方,我們內心這個覺這個空性,他就好比是電燈,他一直在散發着光明,

爲什麼我們看不到?爲什麼光閃不出來?我們的電燈泡被上面的墨水全部塗黑了,光就出不來了,

所以我們心上這個掛礙 這個情緒 這個垃圾各種各樣的污垢就太多。

我們的修行就是讓這個心就越來越乾淨,越來越擦拭這顆心,不斷的存在,活着和放下,

放下你的角度,放下你的感念,放下你的信念系統,放下你的習氣,放下你的念頭,放下你的情緒,你的心上空出來,內在的光芒內在這個神性就自然而然散發出來了。

每天覺知上都要乾乾淨淨,煩惱不要,開心喜悅也不要,

很多人知道煩惱是情緒,不知道開心喜悅也是情緒,就融入進去了,所以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當你開心和喜悅也要保持警覺,即使你開心喜悅也要帶着覺知去開心喜悅,

不過我們在覺知久了之後,我們在遇見很多事情,都要讓他過,都不要停留在這些上面。所以一起都流過,只是僅僅知道,像個正常人一樣來什麼接什麼,

練習一段時間後,你這個覺知他會獨立開,你就會發現這個世界是一個幻象,是假的,這個世界上所有的財富和名利基本都放下了

因爲你知道這些都是暫時的畫面,身體也是僅僅是工具,人的慾望都放下了,你和普通人不一樣了,就剩下這個覺了,

這個覺不斷擴散,不斷擴散到大道無形,空空蕩蕩什麼都沒有,你有什麼都知道,

你可以試着把這個覺伸出去,這個時候你可以把這個覺伸到太陽,伸到宇宙,這個覺他就瞬間到達,感覺自己就無上無下 無去無來無邊無際,沒有形象永遠存在,永遠活着 永遠沒有煩惱,永遠在那裏如如不動的存在着

如果這個時候把這個覺知都放下以後,感覺自己什麼都不是,就融入了萬物,這就是佛教裏說的,空而不空,空有不二,

這個空也是你,這個萬有也是你,他們都在你之內,宇宙都在你之內,都好像被你抱在懷裏,你即是空也是萬有,

當你到達這個合一的狀態,你即是這個空也是這個萬有,宇宙在你之內,你永遠也死不了,永遠也壞不了,

一切的恐懼也沒有了,一切的擔心也沒有了,是因爲你知道自己就是這個空,死不了,因爲自己是空的,宇宙都是自己造成的,都是隨着這個念造成的。

彌勒菩薩說的,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佛法裏說”一切唯心造“就是隨着你的念頭,不斷產生這個幻象世界。

整個宇宙都在你之內,佛上帝老子都是你自己都在你之內,八萬四千法門,包括心身靈所有的這些,包括各個維度空間,包括還有人們說的瑪雅人等等都在你之內,凡是有形象的都在你之內,都是你內在這個覺這個空做造就出來的,所以這個時候你就是造物主,天上地下爲你獨尊,所以這個方法就是佛陀修行的方法,也是老子修行的方法。

(四)規避掉覺的誤區~既然知道了這個修行方法-覺,我們在這裏不談感受。

因爲很多老師讓我們活在當下,在這個知的過程當中,他把我們帶到感受裏面,讓我們感受去感受一花一草,感受自己吃的食物,還是沒有脫離開,還是在這個幻象世界。沒有超出六感眼耳鼻舌身意。所以大家要清楚的知道,不要進入感受裏面,

只要你知道你在做什麼。黃波禪師說“終日吃飯未曾咬着一粒米,終日行走未曾踏着一片地”就是這樣的,不去到感受享受裏面。

我們在這裏不談感受,不談神通,不談因果業力,因爲這些都是人們造的概念,宗教所造的概念。如天堂地獄極樂世界,

整個宇宙都是根據人們所造的概念信念系統創造出來的。

這些都是從我們的覺性裏面升起來的,從我們的空性裏生出來的,

這個覺不是佛陀的專利,也不是老子的專利,並不是只有耶穌才能見到神,誰都可以見到自己的神。

有些人有了一些功能就到處顯擺自己的神通,像我們這樣一直覺知的人,真正覺醒的人不會顯擺自己有什麼功能。

真正覺醒的不會顯擺什麼功能,只會踏踏實實過着自己的日子,誰也不知道他,

他可能就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在家人,鄰居看到他誰也不認識,誰也發現不了他,誰也不認識他。感覺自己是都不是,平平常常普普通通什麼都不懂,只有一顆純粹的平常心。我們覺醒以後,要完完全全做一個普普通通的平常人。

(五)覺是大道是天理一直覺下去就可以回家

王陽明說”心即天理“這個心就是我們內在這個心,就是大道就是天理,就是佛陀的修行的祕密。

沒有任何的神祕,如果感覺到什麼神祕,都是人編的故事,把他故意的神化了,

這個覺就是宇宙的締造者,就是佛陀修行的方法。他這個就是宇宙的唯一真理。

每個人的階段不一樣,每個人練習覺這個程度不一樣,只要你體驗到這個覺是真實的,你自己就可以了,就已經回到家了。

即便這個過程,你沒有出現任何奇異的現象,只要你體悟到了,身體是工具,思想、情緒、念頭他們都是動的,而這個覺是永恆不動的真理就夠了。

當你證到和萬物合一的時候,你就基本上是頓悟了覺悟了,這個時候纔是真正修行的開始,叫悟後起修。

當你不斷的在練習這個覺知當中,他會自然而然擴散開,跟宇宙合一,跟萬物去合一。

所以大家不用着急,慢慢的覺,一定要去練習這個覺,不斷的實踐,不斷的練習,誰用誰受益,

這個覺是說不出來的,只能用心,以心傳心,用心去覺,用心去體會,用心去悟。

只能給到大家這個方法,誰用誰知道,蘋果香甜誰吃誰知道,水是冷是熱誰喝誰知道。

所以請大家每天好好練習這個覺,讓自己內在這個覺知出來,

這樣我們每個人都能很快證悟到自己的這個空性,自己內在這個自性,然後很快可以和萬物合一,在生活中呈現自己生命圓滿的實像。

作者:悅惠莉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6420ada97a7f

來源:簡書

簡書著作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轉載都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並註明出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