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虧本的生意,低價賣掉的阿拉斯加

        阿拉斯加是美國面積最大的州,州面積171785平方千米,佔美國國土面積的20%。

        說起阿拉斯加的歷史,可能是俄國人永遠無法抹去的傷痛。1741年,丹麥航海家維特斯·白令率領俄羅斯水手航行至阿拉斯加灣。1784年俄國人在三聖灣建立居民點。俄羅斯進入阿拉斯加後,就與世世代代居住在阿拉斯加南部的特林基特印第安人部落接連進行了兩次戰爭,最終被火力強大的俄國人征服。該地區1799年起屬俄國。


        在1853年10月20日,因爭奪巴爾幹半島的控制權而在歐洲大陸爆發了克里米亞戰爭,奧斯曼帝國、英國、法國、撒丁王國等先後向俄羅斯帝國宣戰,戰爭一直持續到1856年才結束,以俄羅斯的失敗而告終,從而引發了國內的革命鬥爭。

        經過了長期的克里米亞戰爭,俄國元氣大傷,爲了搜刮錢財,沙皇是想盡辦法,但終究囊中羞澀,爲了籌錢同時也是因爲害怕阿拉斯加距離本土太遠,害怕殖民地被英國奪走,於是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決心賣掉這塊不掙錢的土地。沙皇俄國想賣掉阿拉斯加但是一直找不到買家,當時世界各國的政治精英們,都對阿拉斯加不感興趣,理由和沙皇嫌棄它的一樣,它就一片凍土,我要它作甚?當時正趕上1861年美國爆發南北戰爭,西歐列強趁機打算肢解美國。美國總統林肯於是向西歐列強的仇人—沙皇俄國求助。沙皇也想報克里米亞戰爭一箭之仇,於是派出了一支艦隊開進紐約港,準備嚇唬了一下西方列強,幫助林肯的北方政府軍爲贏得戰爭的勝利爭取了時間。雖然俄國在戰爭中一炮未發,但是讓艦隊轉半個地球的圈也得攤上一筆鉅額的費用,這對財政緊縮的俄國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當時美國國務卿威廉·西沃德決定要還給俄羅斯這個人情,所以買下這個別人都不要的地方當做還沙俄的人情債。


        1867年3月,俄國派官員到美國洽談出售阿拉斯加問題。美國國務卿威廉·西沃德在同俄國談判時,開始出價500萬美元,之後的1867年4月9日,美、俄雙方同意以720萬美元(相當於2003年的9千萬美元)成交。西沃德簽訂購買阿拉斯加協議後,立即在國內引起一陣反對聲,說阿拉斯加是“西沃德的冰箱”,批評這是“一筆糟糕的交易”,“一個異乎尋常的錯誤。”西沃德被國內輿論罵得躲在家裏許多天。1867年4月和7月,參衆兩院分別以多數票通過了這項協議。土地合約的生效日期是1867年10月18日,故阿州將這一天定爲“阿拉斯加紀念日”。這筆土地交易成爲世界土地交易史上面積最大的一筆,且平均單價每英畝才二分錢。

        1869年阿拉斯加成爲美國的第49個州,隨着淘金熱的興起,阿拉斯加一下子熱鬧起來。從1897年開始,阿拉斯加開始逐漸發現金礦,隨後又發現了豐富的石油,據估計,阿拉斯加地下埋藏着5.7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和300億桶原油,現在價值超過2萬億美元。進入20世紀,阿拉斯加又成爲太平洋航空線路的中轉站,爲無數飛機節省了不可計數的燃料。二戰後,爲了遏制蘇聯的擴張,美國又在阿拉斯部署核武器來制約俄國。

        誰都沒有想到當年被當做垃圾叫賣的土地,如今會發揮如此大的價值。

        問:從這個故事中我們能學到什麼道理?

        答:一寸國土都不能讓,哪怕它再破,因爲你永遠不知道它以後會展示出多大的價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