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的警告,齊閔王一無所知,所以淖齒將齊閔王殺害!

齊閔王率領的齊軍,被燕國的將領樂毅擊敗,直至最後被淖齒所殺害,其實根本的原因,在於齊閔王的本身。

齊閔王是一位剛愎自用的君王,對屬下的正言直諫,所持的態度,是堅決的拒絕,但凡有一點反對的聲音,就欲殺之而後快。

其中齊閔王對待平民孤咺、宗室後代陳舉,還有執政大臣司馬穰苴三個人的態度,就是很好的例證。

在齊國的成效,有個叫孤咺的人,他直言批評國家所存在的弊端,於是齊閔王便毫不留情的將他殺掉了;

齊國的宗室陳舉,也是直言諍諫,於是齊閔王便在東閭把他給殺死了;

司馬穰苴執政朝政,也是仗義執言,也被齊閔王給殺害了。

齊負郭之民有狐咺者正議,閔王斫之檀衢,百姓不附;齊孫室子陳舉直言,殺之東閭,宗族離心;司馬穰苴爲政者也,殺之,大臣不親。 《戰國策•齊策六》

齊閔王把正義的聲音,扼制在搖籃之中,他的做法,使得百姓們不敢親近齊閔王了;宗族的人,對齊閔王也視同陌路,不一條心了;執政的大臣,也心生畏懼,也不敢直言進諫了。

齊閔王到了這個時候,已經衆叛親離了。

於是,燕國趁着這難得的機會,任命昌國君樂毅率領軍隊進攻齊國。

考驗齊國的時刻到來了。其實結局和料想是一致的,齊國軍隊大敗。

樂毅作爲戰國後期傑出的軍事家,是有着靈敏的嗅覺的,他是不會放過任何一絲機會的。當樂毅面對齊國將領向子統帥的齊軍的時候,沉着應戰,齊軍大敗,向子也駕着戰車逃亡了;

後來,達子將軍又召集了殘餘的士兵,士氣又振作了起來,於燕國的軍隊再戰,結果呢,齊閔王很吝嗇,不肯犒賞士兵,不給士兵發補償金,結果齊軍大敗。

齊使觸子將而應之。齊軍破,觸子以輿一乘亡。達子收餘卒復振,與燕戰,求所以償者,閔王不肯與,軍破走。 《戰國策•齊策六》

由於齊閔王向來和楚國的關係很好,於是齊閔王逃到了楚國的莒地。

楚國的將領淖齒,對齊閔王現在所處的危境,沒有絲毫的憐憫之心。反而覺得齊閔王是罪有應得。

淖齒三問齊閔王,齊閔王的所爲,確實是讓人大所失望,最後淖齒在楚國的莒地鼓裏的地方,把齊閔王殺害了。

淖齒的第一問:齊國的千乘於博昌兩個地方,方圓百里,下了血雨,大王您知道嗎?

齊閔王回答不知。

淖齒的第二問:贏、博兩地之間的土地乾裂地到了泉底,大王您知道嗎?

齊閔王回答不知。

淖齒第三問:有人對着宮門在哭,可是尋找的時候,卻看不到人,離去的時候,就又聽到了聲音,大王您知道嗎?

齊閔王回答不知。

淖齒數之曰:“夫千剩、博昌之間,方數百里,雨血沾衣,王知之乎?”王曰:“不知。”“嬴、博之間,地坼至泉,王知之乎?”王曰:“不知。”“人有當闕而哭者,求之則不得,去之則聞其聲,王知之乎?”王曰:“不知。 《戰國策•齊策六》

淖齒於是憤憤地說:“天降血雨,是老天的警告,地枯裂到泉底,這是大地在警告你,有人對着宮門哭,這是人在警告你。

天、地、人都警告過你了,但是大王還是不知道警戒,又怎麼會不受到懲罰呢?”

於是,淖齒便在莒地鼓裏的這個地方,把齊閔王殺害了。

淖齒曰:“天雨血沾衣者,天以告也;地坼至泉者,地以告也;人有當闕而哭者,人以告也;天地人皆以告矣,而王不知戒焉,何得無誅乎?”於是殺閔王於鼓裏。 《戰國策•齊策六》

作爲一個有爲的君王,一定不要堵塞忠臣正言直諫這條道路的,雖然有時是不留情面的,但是逆耳忠言,良藥苦口,卻是最終的道理。

參考文獻《《戰國策•齊策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