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小孩买东西少了10元钱,有必要去找商家理论吗?

今天一早,看到个发问贴,题主是个女孩:“起因是妈妈在家玩手机,让三年级的弟弟去商店买瓜子和辣椒酱,结果弟弟回来发现少了十块钱。弟弟一个人回商店,商家调取监控,发现确是少找了钱。妈妈因为我没有陪弟弟一起去找商家理论而一直骂我。作为耿直女孩的我却始终觉得没办法在全程没有参与,又无凭无据的情况下去找商家理论(不排除是在路上丢了或其他)

所以,我是真的错了,有义务去理论吗?”

作为一个局外人,我真心觉得,在一个家里,其实很多事情无所谓对错。但真要深究起来,要说错,错的最多的是题主的妈妈。

她自己在玩手机,让9岁多的儿子去买东西,真是做足了家长的面子,用足了身为人母的权利!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才煅炼出了题主弟弟这么强的自立自强能力吧,真是有一失必有一得。

不过,与弟弟这么强的独立能力相对应,是题主的胆怯和过度谨慎:无凭无据,不敢去找商家理论——好在,商家有监控,弟弟也并没有在路上丢了钱。商家是讲诚信的,把钱补给了弟弟。

再说了,10元钱,真的不多,不算什么大事,题主就算陪弟弟一起去找商家,也就是问一下。她担心的是,无凭无据,商家不认,找不回钱来怎么办。

找不回就找不回了呀。在现在这个社会,人家要是不认,你还真没办法。去找商家,赌的就是对方的人品和道德感了。不过,庆幸的是商家真是人品好的人,而且还装了监控,10元钱的事情可以说的得到了圆满解决。

弟弟勇于维护自身权益,他成功了。我由衷为他鼓掌!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题主妈妈对她的责骂了。

都说龙生九子,各有所长。同一个不负责任的母亲所生,姐姐心细胆小,弟弟胆大,并且敢于维护自己的权益。当然,题主也比较有自己的想法,在面对母亲的责骂时,只在强调钱有可能是弟弟自己丢了,进一层分析,就是遇到事情时,习惯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自己承担后果,而不敢用实际行动去探查到底错在哪一方,这一点,还真应该改改。不然的话,长大铁定会成为一个忍辱负重的传统女人。

不过,题主的妈妈自己在玩手机,买东西让孩子去,找钱让孩子去,还责怪女儿不陪弟弟一起去,这种是典型的遇事全推给其他人的做法。

不过,在这件事情当中,我还是觉得题主的妈妈说得有理,不该让弟弟一个人去找商家理论,但是,该陪孩子去的,应该是妈妈自己。不过,妈妈不愿意去,姐姐陪弟弟一起去也没问题:至少能让弟弟觉得,家里有人站在身后支持自己。

这样,对孩子心里的的安全感真的很重要。很多孩子胆小自卑怕事,就是因为内心缺乏安全感。

建议题主多和弟弟在一起,两个人互相学学对方身上的优点。

所以,这事还真不只是10元钱的小事,它实际上是孩子成长的一件大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