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賈榮志:把握這三個方面,創作出氣韻生動的山水畫並不難

圖文/賈榮志

山水畫的創作,是要講究氣韻的。

何爲氣韻呢?所謂的氣韻,應當是由“氣”和“韻”兩部分組成。“氣”,是一切生命的本源,中國古代哲學認爲,元氣,是構成運動着的世界的基本內容。沒有“氣”,就沒有了一切。

形容一個人健康有活力,會說“元氣滿滿”,形容一個人精神面貌好,會說“您氣色真好”,等等。

相反,如果氣上出了問題,會說“沒生氣,沒朝氣,氣色不好”,等等。

所以,氣是世間萬物的基礎。

再說說“韻”,聲色和美謂之韻。韻律之意,就是要有節奏感,這樣纔有韻味,才能讓人身臨其境,美不勝收。

在山水畫中,氣韻尤爲關鍵。山水畫中氣韻從哪裏來呢?

一是要多讀畫理。關於氣韻,古人早有論述,比如元四家、明四家、清六家,到近代的黃賓虹,都將氣韻認定爲中國畫的最高境界。吳道子的畫以“氣勝”,南北兩朝的“由氣生韻”,五代兩宋的“尚法”,宋畫的“尚意”,元四家由“寫意”到“由氣生韻”,再到“由寫實到寫意”,等等,都需要我們去掌握瞭解。脈絡清楚後,就能更加充分的理解,一幅畫要創作成什麼樣的纔是好畫,最高的境界在哪裏。 

二是要多臨古畫。能夠流傳下來,被公認的古畫,是被歷史和實踐檢驗的精品佳作。歷朝歷代,多少畫壇大師名家,都不間斷的臨摹古畫。目的是通過臨習,掌握傳統山水畫的筆墨技法,而一幅畫的氣韻就是來自於筆墨技法,筆墨技法中包含着的韻律感尤爲關鍵。清朝方薰說:“委心古人,學之而無外慕,久必有悟,悟後與生知之氣韻,殊途同歸。”說的就是通過臨摹,懂得氣韻的營造問題。 

三是要多去寫生。懂得了畫理,又掌握了古人的筆墨技法,第三步就要深入到大自然中,進行寫生。明朝董其昌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然後作畫,自然丘壑內營。”如果把讀畫理與臨摹古畫稱之爲“磨刀”,寫生就是用這把刀去上山砍柴。刀利柴多,刀鈍柴少。

總之,有了這三個方面的積累,創作出氣韻生動的作品,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今天配文的這一組由我創作的作品,就是通過這三方面的學習與實踐取得的一點成果,希望能給朋友們以借鑑,請各位師友批評指正。

賈榮志作品欣賞:











—END—

本文系陳曉輝美術館作者原創,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更多書畫資訊,請關注本館公衆號:每天看書畫,心情麼麼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