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抗清名將,亦是一位學者,一幅《憶江南》畫出了家國情懷

文/錢毛毛


縱觀我國繪畫藝術作品之起源我們會發現,一幅好的繪畫藝術作品不一定要是出自名家之手,但是必定是出自一個深有生活感悟的並且用心在創作的畫者之手。

在流傳下來的衆多繪畫作品中,這其中不僅蘊含着創作者本身對於技法的運用與施展,更是飽含着創作者自身的情感。我們在欣賞這些古人繪畫作品的時候,不僅要從中對豐富的繪畫技法進行學習,更要去深入繪畫作品中來,去深入感受其中創作者營造的意境與寄託的豐富情感。在我國明末之時,有着這樣一位將領,他叫黃道周,是一位抗清名將。

作爲一位名將,他的武藝自然是不在話下,但是,你們可能不知道的是,就是這樣一位武將,他同樣也是一位出色的學者,並有着一顆儒雅沉靜的藝術文學內心。

他十分喜好繪畫,並且擅長繪畫,在繪畫風格表現上他更加傾向於倪瓚的風格。很難想象,就是這樣一位鐵骨錚錚的鐵血將軍,他在繪畫風格上竟然喜歡的是倪瓚的孤寂和清冷的風格。其實這也與黃道周的心境有着很大關係吧。

明末之時,一個朝代的命運發展之勢已經顯而易見,但是作爲朝中重臣,他仍要堅守本心,爲國家鞠躬盡瘁,死後而已。正是因爲這份境遇,所以他對於倪瓚的畫風或許有着更深層次的感悟吧。

黃道周爲了表心境,曾經創作過一幅《憶江南》的畫作。整幅畫在選景以及畫面的營造表現上十分用心,同時也十分細膩,讓人一看畫作便知整幅畫描繪的是江南秋景圖。

在這幅畫中,雖然主要描繪的是江南水鄉之景,但是畫作中依然不可少山,只不過這山是用石頭疊加的,這在一定程度上營造了雄渾的氣勢,同時也表現了黃道周頑強不屈服的意志。這幅畫中情感蘊含豐富,爲後世所讚賞,爲後世之人所緬懷。除此之外,他的其他作品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黃道周作品欣賞:

—END—

本文系陳曉輝美術館作者原創,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更多書畫資訊,請關注本館公衆號:每天看書畫,心情麼麼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