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的從俗與創新比較研究


一、  比較類目

社交媒體:

微博、微信、QQ空間、百度貼吧、豆瓣、知乎、天涯社區。

1弱關係與強關係

①強關係②中等關係③弱關係

我們把用戶以相同的興趣愛好聚合在一起,視爲弱關係;用戶之間通過現實生活的聯繫聚合在一起,視爲強關係。

2私密性與公共性

① 公共性②中等程度③私密性

公衆性:傳播的內容多以公共性話題爲主,信息具有公開性,社會性傳播效果強;私密性:

3受衆的主體性體驗

①主體性強②一般③弱

較強的受衆主體性體驗:在社交媒體中的表現更接近真實的自我,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和參與意識,在參與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強的心理認同感。

4傳播的精確度

① 精確度高②一般③弱

傳播的精確度:具有強大的基於位置服務定位功能和基於用戶行爲分析的精準推動等功能,使得傳播的信息內容能排除 “不相關”的受衆和雜音的干擾,實現“一對一”“點對點”的傳播,目標羣體更具針對性,信息傳達率更高,被接受程度也較高。

5營銷模式的質量和效果

① 質量高,效果好②一般③質量弱,效果差

6滿意度

① 滿意度高②一般③滿意度低

二、小組打分

1根據從俗——創新量化表

2信度檢測

編碼後根據類目計算其相關係數, 進行信度測試, 一般複合信度

在0.8 以上, 既符合信度。信度檢驗公式如下所示:

相互同意度= 2M/(N1+N2) (1-1)

複合信度= N× (平均相互同意度)1+ [(N-1) ×平均同意度] (1-2)

其中M: 爲完全同意數目

N1: 第一位組員同意數目

N2: 第二位組員同意數目

N: 參加編碼人員

選取比較類目1——6作爲測試材料, 經過編碼後根據公式1-1 和1-2 對複合信度進行計算。結果表明在類目中強度最高爲1, 其他均在0.8-1 之間, 均大於信度檢驗標準0.8。因此認爲組員間的信度(組員的相互同意度) 複合編碼標準, 可以進入後續的編碼工作。

三、討論研究

思考——

(1)統計分析小組成員的評價,關於這些作品,是否有公式?

(2)對於某一檔電視節目、視頻網站、社交媒體是否有廣泛的共識,如果有表明了什麼?

(3)是否也有存在廣泛爭論的爭議?

(4)有何啓發?

(5)你對流行文化和大衆媒體的趨勢和潮流怎麼看?

(6)它們是越來越從俗還是漸漸走向創新這一端?

討論:

(1)有公式;

(2)有廣泛的共識,比如小組成員對微信和知乎的打分分數普遍在七分以上較高,對貼吧及社區的分數普遍在5分以下較低,說明了大學生羣體對社交媒體的認同性選擇有共識,同時也說明不同媒體的同一類受衆的觀點有一定趨同;

(3)有爭議,比如對微博的打分有的十分高有的較低出現兩極分化;

(4)啓發:同一羣體對不同社交媒體的認知和認同存在個性化差異。

(5)看法:隨着媒體技術的發展,流行文化和大衆媒體的趨勢與潮流呈現出融合互動的趨勢,流行文化大衆化,大衆媒體流行化,相互補充多元化;

(6)漸漸走向創新一端。

研究發現:重點微博與微信的比較。

1弱關係與強關係。  如果我們把用戶以相同的興趣愛好聚合在一起,視爲弱關係;用戶之間通過現實生活的聯繫聚合在一起,視爲強關係。在社交媒體上,兩者分別構成了社會化媒體和社交化平臺的基礎。微博是以單向關注的基於弱關係的複雜網絡,易於人羣的集結,微博帶來了“以人爲核心”的時代,充分利用網絡來發掘大衆的智慧;同時,微博改變了社會關係,使原有未受重視的社會“弱關係”的作用得以凸顯。而微信是以雙向互動的基於強關係的對等網絡進行溝通,它創造了一個“沒有陌生人的世界”,強調分享和個性化定製的新理念。但隨着微博用戶基數持續增長,用戶之間的關係亦能向“強關係”轉化,吃喝玩樂等更加個人化的內容會帶來更多互動,官方的內容運營和引導也會逐漸讓位於基於用戶屬性的個性化推薦。此時,微博“強關係”蘊藏着更多交互性的機會,將給用戶帶來更多認同感、尊重感以及商業價值。相較於微博的鬆散、零碎的社會關係而言,微信的人際關係更爲直接和清晰,它進一步強化了手機用戶或即時通信軟件好友(QQ)好友的朋友圈層關係,並集中體現在微信用戶對適合熟人交流的強關係功能模塊的選擇上。

2公共性與私密性。  微博側重於大衆傳播,傳播對象是不確定的陌生的衆人,傳播的內容多以公共性話題爲主,信息具有公開性,社會性傳播效果強。作爲一種典型的“自媒體”,微博讓社會正義、良知、道德力量等構建了一種“公衆話語”和公共性,這種公共性使得傳統的“中心話語”霸權喪失,強化了網絡“民間輿論場”的功能和地位,並使微博輿論成爲了社會公共輿論的風向標。微信側重於人際傳播和羣體傳播,具有很強的私密性和用戶黏性。與在微博上粉絲可以看到所關注用戶發佈的相關信息不同,微信信息停留在傳受雙方的移動終端上,只有傳受雙方可以看到聽到,其他用戶無法在自己界面獲知。微信信息具有私密性,傳播具有隱蔽性,它是一條私密性的溝通紐帶,個人傳播效果強。與微博相對公共化的空間場域不同,微信用戶在彼此熟知的情況下顯得更爲活躍,由此帶來傳播效果與交互性的增強,不過二次傳播發生較少。朋友間的強關係,使得微信上的“意見領袖”可能就是現實中的“意見領袖”。相對於微博,微信平臺上的“意見領袖”的一些觀點被接受的程度更高。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微博是“衆人狂歡”之地,微信是“即可依靠熟人圈所包含的現實身份交往約束某種個體的自律,又能使使用者從慣常的等級和支配下得以釋放”。當然,微信圈裏的人際交往並不是完全封閉式的,它是封閉性與開放性兼備。

3受衆的主體性體驗。  微博的受衆具有隱匿性、主動性和從衆心理特徵。主要表現在:一方面由於在匿名註冊的微博狀態下,受衆具有隱匿性,受衆消除了各種顧慮,不用擔心角色衝突,在微博中的表現更接近真實的自我。並且,受衆在網絡中扮演何種角色,是他們對於內心心理角色的認定。另一方面,出於“意見領袖”和“沉默的螺旋”的效應,受衆對於網絡輿論的發展態勢具有從衆心理,在接受微博信息的過程中,會不自主地接受出現頻率較高信息,跟隨“意見領袖”的步伐,併發出附隨的傾向性相同的意見。“人氣推薦”、“話題圈”會讓人在從衆中找到社會認同感和羣體歸屬感。相比微博,首先,微信的受衆主體呈現更年輕化的特點。這羣人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和參與意識,易被“新”“奇”、時尚的事物吸引,他們使用微信的主要動機有“情感交流需要”、“釋放壓力”等。其次,微信的“語音實時對話”模式備受年輕人追捧,語音聊天使得雙方關係更爲親密。再次,微信從最初相對穩定的熟人圈交談逐漸擴展到陌生人,受衆在使用微信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強的心理認同感。

4傳播的精準度。  微博的信息瀏覽往往有一定的時間差,具有延時性。用戶在發佈微博前沒有相關的溝通,粉絲瀏覽信息是刷新查看所關注對象此前發佈的信息。微信用戶則像在QQ羣裏一樣能夠在線聊天,具有即時性。兩者之間的這種時間差影響了微信與微博傳播的精準度。微博博主發一條信息,粉絲們可以通過自己的首頁隨機地看到相關內容,但現在一般人關注的太多,並不能保證每一條信息都被粉絲獲取,精準度較低。而微信則不同,微信將一條羣發消息通過公衆平臺推送,所有關注的人都會收到這條消息,即使過了很長時間也能保證那條消息被用戶獲知。此外,微信公共平臺的信息推送,是一種更有利於深層次閱讀的傳播形式。每個訂閱號都精心推送信息給粉絲,提升了信息到達目標的精確性。鑑於微信具有強大的基於位置服務定位功能和基於用戶行爲分析的精準推動等功能,使得它的傳播能排除在微博中存在的“不相關”的粉絲和雜音的干擾,實現“一對一”“點對點”的傳播,目標羣體更具針對性,信息傳達率更高,被接受程度也較高。

5營銷模式的質量和效果。 微博在企業品牌推廣方面主要是“高質量的內容創造+關鍵意見領袖”的傳播模式,微信則是“原創內容+推送”的模式。微博是通過信息傳播來吸引受衆對企業和品牌的關注,因此不宜植入過多的廣告內容。在客戶服務方面,微博通過應用程序和第三方工具來提高客戶服務效率,而微信可以通過設置關鍵詞進行自動回覆,但如果大範圍使用和傳播可能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在銷售推廣方面,微博對於產品的宣傳力度大,傳播力較強,但在微博“放射狀”的網絡中,只有找到目標粉絲才能實現企業銷售的有效轉化。微信營銷則不適用於所有產品和品牌,只適合針對定位明確的受衆市場進行營銷,如“微標籤”的利用則有助於微信雜亂無章的信息的整合,清晰地劃分推送信息的性質和種類。此外,不同於微博建立企業賬號,發佈優惠信息等方式,微信營銷主要採取漂流瓶、簽名檔營銷、二維碼、開放平臺和公衆平臺等方式。

6滿意度。微博傳播存在的問題:一是“去深度化”與“淺閱讀”。由於微博上的內容大多是由博主的片言隻語構成,而個體的碎片化的隨意的表達往往主觀色彩較濃,缺乏自控性,並且這種“私語化”的信息易產生大量無價值、沒有深度的信息。同時也使得大衆閱讀日趨呈現“淺閱讀”狀態。二是信息“真實性”問題。由於微博信息傳播方式是“病毒式”擴散方式,網絡不實信息會在瞬間得以“裂變式”傳播,這也使信息的真實度、信用度等方面的問題更加凸顯。三是“意見領袖”佔據中心位置,在這種新型的社交網絡中同樣存在權力關係,存在着“意見領袖”。微信傳播存在的問題有:一是微信傳播更多地是在熟人之間進行,正是因爲“人際圈子”中關係過於親密,容易帶來信息的失實、失真。二是微信用戶不再遵從傳統意義上的道德倫理,個體的自我規約能力隨之下降,容易致使大衆的價值觀迷失和道德觀扭曲。三是微信的“熟人關係圖”和“圈層化”傳播效應使得人們的社交範圍與社交圈子日漸呈現出窄細化,引發人際關係焦慮,導致人際交往走向“斷裂”。

四、形成結論

1社交媒體已經永久地改變了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方式,但是在現在的情況下,社交媒體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因此必然改弦更張。

2微博、微信等作爲當前社會最爲重要的新興社會化媒體,都有着其與衆不同的特點及優勢。二者存在着諸多差異,存在發展中的諸多不足,但它們在網絡交往行爲和方式,電子問政、輿論生態、交互式體驗、個體化營銷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3社交媒體的下一階段就是帶來大量的獲利的機會。隨着據和平臺、社交網絡新型移動設備以及定位功能的出現,我們將會看到更多的定位和個性化廣告出現。此外,合作伙伴之間將會引入更多的分成模式,而線下生活也將與在線社交媒體更好地融合,例如利用虛擬產品爲真實的產品進行補充。

4新型的社交媒體將創造出一系列的“整體產品”和用戶體驗,這些將貫穿人們整個生活,包括網絡、手機和現實生活。每個用戶都可以通過工具、功能和應用程序創建自己的體驗。人們可以對信息進行無縫切換,而這些都不會受到地點和時間的限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