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身三十三天 第十二天

下楼吃过早饭后,米露突然觉得非常疲惫,疲惫的只想睡觉,回到房间,米露打开音乐,懒懒的躺在被窝里,昏天黑地的睡了起来。

在时醒时睡时梦间,米露感觉自己到了一个美妙奇异的世界,那里没有时间,永远是阳光明媚,微风吹动着窗纱,喜欢的就像自己制造出来的一样。

等到睡够醒来,米露发现已到太阳西沉的傍晚了,米露觉得自己这一觉把这段时间以来积累的身体疲劳与内心疲惫都睡走了,伸了一个懒腰后,米露顿时觉得能量满满,也感觉饿了起来。

洗漱收拾了一下,米露下楼去吃饭,走到柜台桃杏姐不在那里,米露出了旅馆,左顾右盼漫无目的的走在这条石板街上,想找一个可意的小餐馆美食一顿。

米露不喜欢在人多的大餐馆吃饭,甚至可以说是痛恨在人多的餐馆吃饭,人多的餐馆嘈杂的环境很难让人把精力和心思集中在美食上细细品尝,所以就算食物做的很美很好很可口,也很难让人吃出它应有的滋味。

因此人少而精致的小餐馆就成了米露的挚爱。

米露自觉并不是一个吃货,但她确实觉得吃饭应该有仪式感,这一方面源于米露老式知识分子的父亲从小对进餐礼仪的严格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受对食物有敬畏感的祖母的影响,更不用说把做饭做菜当做修养身心之法的母亲了。

华灯初上,微风微凉,这条街还是初见的那一刻那么美,米露走着走着,突然看见一家古味十足的小馆,名叫“风雅食”,米露兴致勃勃的走进餐馆,人不很多,米露悄悄的走到一个靠窗的座位。

坐下没多久,服务员过来递给米露一张菜单,一会儿又给米露倒了一杯大麦茶。

米露看着菜单,发现菜单上菜品的名字都起的很雅致,比如

“海耳微红”、“江米翠露”、“仙烹玉笋”等等。

其中“清烩花丝”和“美人儿馋”这两道菜引起了米露的兴趣,米露想象不出这两道菜是用什么食材烹制的,但她没有问服务员,米露点了这两道菜,看看会有什么惊喜。

米露一边喝着大麦茶,一边看着窗外来往游历的人群,刚想想一点心事,饭菜就上来了。

先上来的是清烩花丝,这其实是在砂锅里用油炒过的当地产的黄花烩汤煮细粉丝,但不同的是食材都煮在一个安放在砂锅上用细竹条编织成的网锅里。

等食材煮熟后,拿起网锅,这样花丝是花丝,清汤是清汤,可以一边吃一边喝汤,问及为什么要这样做这道菜,服务员说当地人吃饭进餐离不了汤,没有汤佐食几乎吃不下饭的,当地甚至有“以汤下汤”的说法,就是就着一碗汤喝另一碗汤。

米露听了觉得有些好笑,犹豫了一下问说:

那为什么不直接把这些食材烩进汤里一起吃,而要隔着这样的一个网锅煮好后分开吃呢?

服务员很认真的回答说:

不可以的,汤是汤,饭是饭,要分开的。

米露听了咋咋舌,没再说话。

刚吃了一口清烩花丝,美人儿馋也上来了,米露看见了噗嗤一笑,原来是自己最爱吃的鸡蛋羹。

但是这个鸡蛋羹的做法又是不一样,里面有一些黄小米,不仔细看还真认不出来,因为这些黄小米的味道已经被鸡蛋的清香浸透了,几乎吃不出来黄小米原先的滋味。

米露不知道比鸡蛋难熟的黄小米是怎么和鸡蛋羹一块熟的,如果是两者一块蒸煮,要等黄小米熟软熟透,鸡蛋早就因为火候过大而蒸煮老了。

但反而黄小米甚至比鸡蛋本身还要糜软熟烂,米露吃到差不多,就问服务员这个美人儿馋鸡蛋羹制作时调和鸡蛋用的热水是不是用热小米粥代替了,服务员听了眼睛一亮,笑着问米露说:

你吃过这个?!

米露也笑着摇摇头说:

没有,我猜的。

服务员说:

就说嘛,这个做法是我们家独有的,你真聪明。

米露和她一起笑了。

出了小餐馆,米露感觉有点吃撑了,于是决定散散步逛逛再回去,深呼吸了一下后,米露伸了一个懒腰,却擡头看见满天繁星好像近在眼前。

一瞬间,米露觉得那些大大小小的星星像雨滴一样都落了下来在自己的身上,顿时清凉彻骨,如饮三春泉水,好不舒爽。

缓缓漫步在人头熙攘的街上,米露边走边看,心想:

今天又度过了一个很美很好的夜晚呐。

——结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