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玩邊畫,他的畫很出彩,可爲什麼曾一度被畫史所忽略?

文/秋香


我國古代的畫家在追尋藝術發展的道路上,一般的發展軌跡就是前半生重視創作積累,後半生重視繪畫創作上的厚積薄發。

在古代,多數的畫家,是通過師承和臨摹的方式進行創作技法的積累,真正能夠通過到戶外寫生的並不多,用於遊山玩水感受自然風情的機會是很少的。

但是,我國古代畫家中就有着一個另類,他擅長繪畫,卻也不拘泥於繪畫,他的一生一邊在遊山玩水,一邊在寫景賣畫,他就是明朝的一位畫家謝時臣。

其實,謝時臣在繪畫上的造詣也相當深厚,但是爲什麼後世之人對他卻所知不多呢,這其中就涉及到一個繪畫派別的歸屬問題了。

早年的謝時臣在繪畫這領域學有所成的時候,他就不再侷限於鄉野村落之間,他想去更加貼近地去感受自然,去身臨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他要用自己的畫筆將山河的美好表現出來。

在遊歷的過程中,他一邊觀景一邊創作,以賣畫爲生,從而繼續支撐自己的遊歷創作生涯。得益於這種豐富閱歷的影響,他筆下的山水之境壯美。雄奇,氣勢恢宏,有着對於大自然渾然天成的美景的貼切表達,透過他的畫,我們也充分領略了古時候我國大好河川的壯美與遼闊。

當然,謝時臣可不只是遊山玩水那麼簡單,在遊歷過程中,他也在不斷學習新的創作思想,所以,在他的繪畫作品中,我可以看到很多畫派的身影。

其中,在繪畫創作上他擅長對於濃墨和淡墨的交互使用,他的山水畫既有着吳派的淡雅風氣,也有着浙派畫濃墨之韻味。因爲他畫作派別所屬不明確,這在當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畫作的廣泛傳播,更是曾經一度被畫史所忽略。

謝時臣作品欣賞:

—END—

本文系陳曉輝美術館作者原創,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更多書畫資訊,請關注本館公衆號:每天看書畫,心情麼麼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