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行業的“下蛋”手法是怎麼回事,爲什麼他被稱爲造假天才?

文/錢毛毛

張大千在我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有着非常高的影響力。在追求繪畫創作的歷程中,張大千充分吸收了我國傳統文化之精髓,但是他也並不侷限於此,而是遊歷世界各國,充分開拓自己的藝術視野,從中進行不斷學習,融匯吸收,爲我所用,最終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張大千在水墨畫領域有着極爲深厚的造詣。他對於水墨以及各顏色的運用幾乎達到了極致,但是他本人的繪畫技巧也深受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的滋養,所以他的水墨畫清秀雋永,意境清新唯美,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作爲一個舉世聞名的繪畫家,張大千繪畫作品所飽含的極高的藝術價值,那是毋庸置疑的,他的畫作無論是從藝術價值上還是從國畫市場行情價上來衡量,都具有十分高的水平。

但是,你們可不能不知道,就是這樣一位畫家,他不僅擅長自己作畫,更擅長仿畫,他仿的畫幾乎可以與真跡相媲美,甚至能騙過專業鑑定家的眼睛,可謂是個造假天才。

張大千擅長造假,也有個造假的繪畫習慣,那就是自己如果能得到一幅古畫真跡的話,他首先會先仿造幾幅畫,這種行爲在書畫行被稱爲“下蛋”,然後他自己會把這些真跡收藏,再把這些所謂的“蛋”給流向繪畫市場所銷售。

雖然這種行爲滿足了他對真跡的收藏願望,但是因爲他的造價技術實在是太高明瞭,曾經一度給我國古畫鑑賞專家帶來不少難題,因爲他的仿畫流入市場的太多了,其中以唐宋時期的古畫仿品最爲多,這些畫在繪畫技法乃至畫中意境表現上都幾乎等同於真跡,一時令人真假難辨,着實令這些專家們頭疼不已。

張大千“造假”作品欣賞:

仿石濤:

仿仇英:

仿巨然:

仿趙孟頫:

仿董源:

仿王蒙:

仿石溪:

—END—

本文系陳曉輝美術館作者原創,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更多書畫資訊,請關注本館公衆號:每天看書畫,心情麼麼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