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血記

說來慚愧,虛度二十多歲,這是我第一次獻血。

大學的時候不是沒有機會,那會兒校車隔段時間就來校園裏晃悠,我也經常被同學鼓勵着一起去獻血,但出於一些莫名的心理抗拒,我總是拒絕他人的邀請。

這次單位組織獻血,部門羣裏沒一個響應的。我突然想到,要不就去獻一次吧,也許能救到某個急需用血的病人,並且趁此機會也能瞭解下自己的血型。

說到血型,以前總抱着一些比較中二的想法,幻想着自己是某種稀世血型。後來瞭解到,稀世血型既是一種幸運,也是一種悲哀。幸運的是,可以救同樣是稀世血型的人一命;不幸的是,萬一自己需要用血,很難找到匹配自己血型的人。

我後來又攛掇了一位同事一起去獻血,這位同事以前也沒獻過。我看着他膀大腰圓的樣子問,爲啥之前沒獻過。他一本正經地說道,他覺得獻血後失去的紅細胞是補不回來的。

我聽了他的話突然想笑,但仔細一想又肅然起敬起來。他讓我想到了小學課文《她是我的朋友》裏那個以爲獻血後會死去,卻依然站出來的小男孩。

獻血的流程很順利。先是填了一張表,主要是身高體重,有沒有什麼病之類的信息,後來又測了一下血壓和脈搏。初檢合格後,我就拿着表上了獻血車。上車後,獻血車上的工作人員就開始對獻血人員進行血液的初檢。

初檢主要是從手指頭上採集少量血液進行初步化驗,結果出來地很快,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知道自己的血型了,化驗結果顯示我是O型血。

之後就是坐在座位上準備抽血,不得不說,那個針頭真粗,還好扎針的小姐姐針法嫺熟,我沒反應過來她就已經扎進去了。整個抽血的過程持續了五六分鐘,我總共獻了400cc的全血,中間也無任何不適。

拔針後我坐在座位上按壓了鍼口五分鐘,然後就領了獻血證和一些小禮品下車了,下車的瞬間頓時覺得獻血也沒那麼可怕。

大家或許經常會在新聞裏聽到關於血荒的消息,爲啥會出現血荒?從表面上看無非是大家都不去獻,等用血的時候都等着被獻,就這樣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我回去後查閱了不少資料,也問了不少人關於獻血的看法。

他們中有的人認爲獻血有害身體健康,所以不獻,比如我的那位同事。我覺得這需要加大獻血常識的普及。

也有人認爲無償獻血卻有償用血讓人很難接受。雖然有關·部門曾解釋用血時收取費用是因爲血液處理和保管等過程有成本費,但這個環節不透明很容易讓人產生疑慮。

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就不多說了,很多互相矛盾的方面確實也寒了不少復獻者的心。

我覺得制·度透明、合理、公正,加大科普力度纔是激發大家獻血熱情之道,當然這就要考驗有·關·部·門的管理智慧了。只有解決這些問題,頻繁的血荒問題纔會得到緩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