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魂》之後,朱一龍和白宇走了多遠

01


要說今年暑期檔的網劇黑馬,《長安十二時辰》和《陳情令》一定榜上有名。

作爲同期出產的“裸播劇”,前者完結後依然在豆瓣屹立於8.4分;後者雖然初播口碑不佳,但是後期低開高走,最終穩穩拿下7.9分。

巧合的是,這兩部劇都採用了當下很流行的雙男主設置模式。

雷佳音和易烊千璽的中青“混搭”組合,碰撞出了別樣的火花;肖戰與王一博的“博君一肖”,更是把“忘羨CP”推至一個異常火爆的狀態。

說到這裏,不得不提去年那部正式開啓雙男主市場的大熱劇,《鎮魂》。

猶記得在一年前,“鎮魂女孩”們瘋狂屠榜的場面。

在戲裏,她們高舉“巍瀾”大旗,#劇版鎮魂#至今仍以177.4億的閱讀量,成爲微博話題難以逾越的一座大山;

而在戲外,她們也成功把朱一龍、白宇兩位演員送上了各大人氣榜單。

在此之前,誰能想到一部《鎮魂》,能把劇中的兩位男主演瞬間推至流量風口。

這部改編自Priest同名小說的《鎮魂》,原本就擁有着一批相當嚴苛的書粉。劇集播出之後,硬是憑着“神仙選角”的操作強勢突圍,不僅在圈內賺了一波好感,更讓無數路人轉粉。

拋開劇情和製作,該劇最吸引“鎮魂女孩”的,正是由朱一龍飾演的剋制隱忍、溫潤如玉的沈巍,和白宇扮演的心思機敏逗趣圓滑的趙雲瀾這對組合。

網友對角色的認可,也由戲裏順勢延伸到了戲外的兩位演員身上。

這一點在朱一龍身上體現得最爲明顯,可以說幾乎在一夜之間,朱一龍就從先前名不見經傳的“隱身”狀態,直接過渡到了流量巔峯的梯隊裏面。


02


朱一龍,何許人也?

在《鎮魂》之前,他在《羋月傳》中短暫地露過臉,在武俠翻拍劇《新邊城浪子》《新蕭十一郎》中擔當過主演,在民國愛情劇《情定三生》裏,演繹過悲情的男二戲份。

再早一些,剛出道的朱一龍在《週末王剛講故事》裏參演了一大串的數字電影系列,那時他還是北京電影學院的一名在讀學生。

剛剛對演戲萌生熱情的朱一龍,爲了能夠保證在畢業之後依然有戲可拍,簽約了一家肯給他機會演數字電影的小公司。

也是在這期間,朱一龍拍攝了那部(日後在網上廣爲流傳的毛猴表情包出處的)電視電影《獵野人》。

回望朱一龍的履歷,其實並不複雜,在“逐夢演藝圈”的九年旅程當中,他一直負責扮演浮浮沉沉中的“沉”字部分。

他出演過許多形形色色的影視作品,這當中還有不少是評分欠佳的。

其中不乏和業內稱得上是“戲骨”的演員,如郭富城、何潤東等人搭檔,結果豆瓣評分都在3到5分之間徘徊。

口碑最好的要數2014年播出的,那部和王剛、顏丙燕等人合作的家庭情感輕喜劇《家宴》,朱一龍飾演調皮搗蛋的馮家小兒子馮豆子。

儘管前期資源很虐,但低調內斂的朱一龍從沒想過走捷徑。他拍戲的宗旨就是認真對待自己的每一個角色,兢兢業業完成自己所能掌控的部分。

在拍攝《新邊城浪子》中的傅紅雪一角時,朱一龍爲了呈現角色消瘦的狀態,刻意減少喝水與飲食,只爲了保持住嘴脣的乾裂。

演戲非常注重細節設計的朱一龍,因爲想要演好傅紅雪瘸腿走路的形態,甚至還會把石子直接墊在鞋子裏。

在無人問津的那些年裏,朱一龍一直沒有停歇過對自己的嚴格要求。

對此,朱一龍說:“我不喜歡抱怨,如果你選擇去做了又抱怨,這是邏輯問題。”

直到去年夏天,那部破次元壁的《鎮魂》出現,才終於把朱一龍推到更多人的面前。

憑藉着細膩的演技和極度貼合人物形象的氣質,朱一龍飾演的沈巍一下子就征服了觀衆。

他是努力的,也是幸運的。他的幸運就在於他的努力終於被人看到了。

走紅以後的朱一龍人氣急升,在完成了和Angelababy、鄧倫搭檔合作的都市劇《我的真朋友》後,又接拍了由南派三叔監製編劇的《盜墓筆記重啓之極海聽雷》中的吳邪一角。

在隨後播出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朱一龍飾演的小公爺齊衡這一角色,則是更進一步地打開了他的國民度。

由此,朱一龍的舞臺也變得越來越廣闊。

在拍戲之餘,他還在《幻樂之城》中挑戰自我出演一名小丑;在去年的湖南衛視跨年演唱會上用鋼琴彈唱了一首《男孩》,甚至還登上了今年的央視春晚舞臺。

憑着不懈的堅持與努力,朱一龍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也終於擁有了可以選擇的權利。


03


那麼同樣憑着《鎮魂》大火的白宇呢?

2009年,就在朱一龍的首部電影《再生緣》上映不久,白宇剛剛考上中央戲劇學院。

在整整四年大學期間,白宇一直安心於在學校學習和排練。他享受話劇舞臺的表演,彼時還未對自己的未來做過多考慮。

2014年,白宇出演了一部網絡劇《屌絲日記》,從而正式踏入演藝圈。

雖然在《鎮魂》之前,白宇已經憑着《微微一笑很傾城》《忽而今夏》等劇,在熒屏上積累了一定的存在感和知名度,但仍然屬於在戲火人不火的那一類別裏打轉。

白宇的戲路其實並不窄,他可以是《美人爲餡》裏思維縝密冷峻執着的刑警韓沉,也可以是《你好喬安》裏高傲的富二代陳驍,還可以是歷史大戲《建軍大業》中的革命烈士蔡晴川。

有人說,白宇有着超越同齡人的老練感,這一點在張黎執導的年代劇《少帥》中尤其突出。

貼上鬍子的白宇,演起張學良的生死之交馮庸,一舉一動都透露着不合年齡的滄桑。

可是有着“劇拋臉”的白宇,卻始終沒能讓觀衆對他的名字有更多的記憶點。

直到“巍瀾”CP的出現,他在觀衆心中終於擁有了自己的姓名。

躥紅後的白宇倒是沒有急着拍更多的戲,電視劇有《紳探》,電影有前不久上映的《銀河補習班》,然而兩部作品均遭到了不同的爭議。

也許是基於經紀公司的一貫風格,走紅後的白宇綜藝節目倒是沒少參加,《十二道鋒味》《奔跑吧》《我和我的經紀人》《青春環遊記》,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然而即便如此,在《我和我的經紀人》中白宇的經紀人依舊認爲他的曝光率不夠,還可以嘗試再多上些綜藝。

但是白宇本人對此卻表現出了一定程度的質疑,因爲他覺得過多地參加綜藝節目,有可能會讓觀衆對演員產生跳戲的感覺。

大火之後的白宇,可選擇的機會原本應該是更多了,可他在現階段卻顯得有些後續不足。

顯然白宇自己也意識到了,疾速增加的工作量與曝光度,正在慢慢分攤他演員身份的比重。


04


去年《鎮魂》剛剛播出之後,大火的朱一龍和白宇,時不時就會出現同框畫面。

他們一起錄《快樂大本營》,一起向自己的支持者們鞠躬答謝,一起接受訪問,在微博上也互動頻頻。

與此同時,兩個人的代言數量也都有了顯著的飛躍,肯德基、必勝客、佳潔士、蘭蔻、超能、自然堂面膜、可口可樂、歐萊雅、水溶C100、味全酸奶……(廣告商們真是力圖從各個方位來侵襲“鎮魂女孩”們的腰包)

但是隨着兩人CP熱度的淡去,兩人的同臺機會也慢慢少了。最近一次同臺,還是在央視的五四晚會上,但卻是同臺不同框。

說來兩位主演和《鎮魂》這部劇的關係,可以說是彼此互相成就,也說不清到底是誰帶火了誰。

無可非議的是,作爲兩個獨立的演員個體,各有各的發展也是必然的事。

好比朱一龍就曾多次表示自己更想做一個專注的演員,願意接受不同的戲路挑戰,以此來磨練自己的專業技能。

他說:“看見大家很喜歡我的話我會很感動,但我有時候想可能這輩子有這麼一次就可以了。”

在粉絲的心裏,朱一龍是外表軟萌但內心剛毅,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粉絲們也喜歡他對待專業的認真勁頭,尤其是那種能完全脫離自己進入角色的狀態。

身爲90後的白宇,反而是有一種少年老成的味道。

雖然曾被朱一龍調侃是個話癆,但他的影視形象往往更顯成熟之感。從他在綜藝中的表現來看,這個稍顯個性的“老男孩”,似乎還有那麼一絲絲的佛系。

但就目前的事業發展軌跡來看,白宇在對影視這塊版圖上的開墾力度,顯然是有所欠缺的。

這樣的節奏或許暫時看來是較爲安全舒適的,但如此比例的工作分配,無疑會讓白宇面臨定位不清的問題,甚至淡化了他原本的演員屬性。


05


其實不止是朱一龍和白宇,縱觀現在的娛樂圈,在每位演員成名之後,都會遇到一個問題:

到底是繼續潛心專注打磨演技,恪守本分地將演員一職進行到底,還是要趁機增加曝光率,以便提高自己的商業價值?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眼下的泛娛樂時代,演員與明星藝人的界限已經越來越模糊。一個人只要夠紅,他就可以在影視歌之間隨意切換。

演戲的門檻正在前所未有地降低,因爲資本相信,人氣可以自動轉換爲票房、收視率,只要有粉絲追捧,就不怕拍出來的戲沒人買賬。

可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因爲《奔跑吧!兄弟》而爆火的Angelababy,選擇進軍影視行業,可惜想走演員路的她沒有交出一部合格的作品。

在真人秀上猛刷好感的她,在電視劇裏不靈了。

反之,正經演戲出身的黃曉明,最近卻因爲他在真人秀節目《中餐廳》中的言行舉止而上了熱搜,引發不少網友調侃。

人到中年的黃曉明,恐怕也沒想到竟然會以這樣的方式“翻紅”。

再看近年來同樣熱衷於上真人秀的鄧超和孫紅雷,一個因“We are 伐木類”而變成家喻戶曉的“老鄧頭”,一個則是在《極限挑戰》裏改頭換面般地將自己打造成了一代“顏王”。

然而在這之後他們分別交出了什麼樣的作品呢?鄧超自導自演的《惡棍天使》差評如潮,孫紅雷的《帶着爸爸去留學》在豆瓣的評分更是低至3.5。

不少觀衆反映看多了鄧超的“跑男”人設,再看他的戲完全看不進去,而孫紅雷似乎是把真人秀上的裝傻充愣,直接打包帶進了影視劇裏。

過多的綜藝節目和頻繁的曝光率,對於一個真正的演員來講,無疑是會有損害的。

尤其是在拿多了搞笑類的綜藝劇本,先不說演員本身在潛移默化中也會變得心浮氣躁,單就觀衆而言,他們也早已在節目上的嬉笑怒罵中,失去了原先那層對演員的神祕感與敬畏感。

當藝人爲了混個臉熟,製作方爲了掙把快錢,在聯合屠害完觀衆的眼睛之後,再發一封道歉函就完事兒的情況變成了常態,那麼以後再出現更多的“數字小姐”、全片都是摳圖的奇異現象,也就真的一點都不稀奇了。

流量對於演員而言,若運用得當便是助力,若運用不當就會變成殺傷力。

作爲頂級流量的易烊千璽看起來相當懂得這個道理,剛一成年就通過《長安十二時辰》向大衆交出了一份不錯的答卷。

其實演員若是偶爾上些綜藝節目倒也無傷大雅,但還是應該儘量選擇那些與本職工作相關的節目,如果一味沉溺於話題度和曝光量,那麼這些所謂的數據,遲早會反噬演員本身所擁有的質感。

話說回來,其實不管是朱一龍還是白宇,作爲演員都需要有能真正代表自己表演實力的代表作,這樣才能在日拱一卒中,穩步前進。

因爲在這個更新換代異常迅速的演藝圈中,總會有突然而至的光環加諸在藝人的身上。

但是有多少“新生代”的新星猝然降臨,就會有多少飛蛾撲火般的“流星”瞬間隕落。

無論是影視行業還是演員本身,缺少深耕精神的模仿者,註定只能激起一瞬短暫的煙火。

太多的“無名之輩”會被時代的潮水所吞沒,而能在大浪淘沙中屹立不倒的,一定得有“非此不能破孤悶”的決心不可。

不在低潮的時候自暴自棄,也不因一朝得勢而做無謂的商業消耗,是一個演員應有的基本素養。

只要能扛住流量的洗刷、守住演員的本心,那麼相信不論是朱一龍還是白宇,都會在各自千錘百煉的演藝道路之中,做到“流年笑擲,未來可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