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田园

牙牙学语时,母亲就教以诗词名句,根本不知,这是古人创造的文学形式。慢慢的让我自己来阅读,不过大多囫囵吞枣,不知要领,不通其意。但还是喜欢阅读,仿佛是格林童话中的故事,让我着迷,也总是一张陶醉的小脸。

孩子大多是好奇的。看着大人清晨推开紧闭的窗,睁开惺松的眼睛,然后就怔在那里。看窗外薄薄的晨雾里,‘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切都是那么朦胧,一切都是那样神奇,一切都是那么好看。

春光明媚的好天气,母亲却会说,如果下雨就好了,我知道她很喜欢在雨天反复吟诵那句,夜阑卧听风吹雨。而我,就站在不远处,一动不动地看着她吟诗时的样子。她那双深邃的双眸,还有她紧锁的眉宇间那些淡淡的忧伤,至今想起来,依然清晰如昨。

我一直不明白母亲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多年后,从一封发黄的书信里才知道,身为知识分子的外公,一身病痛,孤独地躺在偏僻的山村茅屋里,悲哀自己坎坷的人生,理想事业被一场运动给毁了,落到这般境地,空有一腔抱负不能施展。就在那个深秋,风雨潇潇的夜晚,留下一封信去了天堂。

母亲把外公的遭遇跟陆游的人生失意联系在了一起,中国古诗词竟有那么深长的意味。寥寥数语,言简意赅,道尽了人心中无限的怀念和美丽的遐想。也许这也无声地融入在我的基因之中,以至于我对古诗词情有独钟,时常会翻开书卷,闻着沁人的墨香,丰富着自己的精神世界。

生活在低处,灵魂在高处。在某种程度上说,古诗词是我们心灵的田园,让我们得以触摸到生命最深最真的质地,提高文学艺术素养,塑造人格魅力。伴随着现代文学与理想间辗转,来平衡生活中不尽如人意。在行走和回顾中安放审视自我的灵魂,让生命舒展抑扬,同时在文字的抒发中寻求情感的归宿,

读着唐诗宋词,穿越千年古道,看彼时古旧的风景,赏自然万物的奇妙魅力,听纯粹空灵的跫因。就这样追寻着人生的彩虹,心灵因它而华美,生活因它而绚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