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工作也结束了

看着身边的同学拎着皮箱走出校门,才意识到暑假已经开始了。

离开的人或是成群结队的进厂打工或是独自回家再议,不知不觉间宿舍楼封了,因为这是学校封楼的最后一天,这一切都很合理,却又让人感到怪怪的。往年这个时候我也已经准备收拾东西开始回家了,不管甘不甘心,不住在学校的生活费用是现在的我承担不起的,今年我留在了学校。

在没成功面试上学校招生咨询的工作岗位前,我也在想暑假该去干些什么,或是说干些什么样的工作才有意义,工资多少其实无所谓重要的是在暑假这份工作中我可以学到多少东西,这是我寻找假期工作中所想的,也是唯一标准。

先见过院系里的辅导员,再由辅导员老师推荐终于得道这次面试机会,所幸面试成功得以在暑假期间留校,帮助招生就业处的老师做学校的招生咨询工作。同时也得到了一张假期留校协议,可以在假期时依旧住在宿舍,这也是为什么我可以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一个的离开校门,而不觉的有丝毫的危机感。

第一次留校所以觉得能留在学校是一件很幸运的事,因为如果找不到工作或者没有住宿的地方,在任何一个城市里都是很麻烦的一件事,而这次留校的经历让我见识了很多有能力的学生,他们不仅解决的住宿问题还给自己创造了好的学习环境,有些还能挣到许多的生活费用。不禁让我感到同样是一个学校的学生为什么同样的教学资源别人可以充分利用,而自己居然连一些皮毛都够不到。这是很值得大家深思的一个问题,我相信学校的百分之八十的同学到离校的时候都不知自己能用的公共资源到底有多少。

六月二十五到七月十号是高考生填报志愿的阶段,在这十六天的忙碌中跟随着我的搭档老师学到了很多的东西。由于我们做的是电话咨询,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份资料,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以及对应位次,各专业的录取分数线,还有今年的招生计划、学校简介和各院系的简单介绍。每当老师接电话的时候我都会停下手头的工作,学习他是怎么回答考生或家长来电话访问时是怎么回答的,通过老师的回答我猜测来访者的问题,一个上午的学习后就感觉自己也可以独当一面了。这并不是夸耀自己有多强的学习能力,而是认为再有机会学习的时候认真对待,不至于当自己独立面对考生和考生家长的提问时,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反观同来的其他同学有的适应了几天才反应过来,当然也有比我做的更好的同学。

在我接到的许多电话中,听到很多青涩的语言,想起了自己第一次拨打咨询电话的时候。那是一个下午,我坐在屋子里的沙发上,猛然间站起来拿起电话,拨打到学校的招生热线,在网上明明显示的我已经被录取了,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收到通知书,我有些焦急因为时间已经是八月中旬了。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拨打了这个电话,接电话的是一个女生,现在我能肯定了接我电话那个女生是一个学生,和现在的我一样是留校做招生咨询的学生。很多时候从声音就能辨别出一个人大致的年龄,这次询问虽然得到了准确的答案,但却并不满意因为,就个人感觉而言虽然回答者的声音算不上蔑视,也不能说是热情,我知道作为一个每天接很多电话的人来说,问一些简单的问题简直是在挑战他们的耐心,或者多一个让他们抱怨的话题,可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拨打这个电话以求内心的安慰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当我成为了一名被访问者时,我时刻告诉自己要耐心要热情,就算接电话接到耳朵疼,当电话响起时依旧拿起电话说到:“喂,您好!”

我接过很多的电话,有学生的有家长的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声音里听出他的情感状态紧张、自信、兴奋、小心翼翼或是盛气凌人等等这些状态。当然那些自以为是的学生和家长都是少有的,好多学生都是问以我的成绩有可能被录取吗?通过参考他们的成绩我们给出合理的建议,通话就结束了,他们需要的是心理的安慰。还有学生是有明确目标的,具体的问到专业,生本考研,就业前景等等具体细节,我们都能一一回答,最怕的就是那些盛气凌人的家长,他们认为你给出的答案是理所应当的,你应该给他们更好的服务和尊敬,当然这类家长有但是很少,至少我在这两个月里只碰见了三位这样的家长。

有时候听着电话那边青涩的声音忽然会觉得很高兴,那年的自己也是这样对大学的生活和人事充满着尊敬和渴望,连说句话都是小心翼翼的。

如今紧张的工作终于结束了,六天的假期可以回家看看,可以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等待新学期的开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