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作为一个混迹高层的泾河龙王是怎么一步步把命给丢了呢?

唐僧西天取经,都知是唐朝皇帝命他去的,可唐朝皇帝为什么派人去取经呢?这得从泾河龙王说起。

01.

原著第九回,说长安城外泾河岸边有两人,一是渔夫张稍一是樵子李定。一天两人干完活,在酒馆吃饱喝足,各拿了一壶酒从泾河岸边散步回家,你一句我一首词章诗句说了一路,到了分别路口。张稍说:“李兄,明天上山要小心老虎啊,免得明天我见不着你”,李定恼火:“你这好朋友干嘛要咒我,我遇了老虎,那你肯定会翻江!”张稍看李定火了才说出原由:“你不知道,有个卖卦先生,每天我送他一条金鱼,他教我下网,一下一个准,才多少也懂点啊。”

不想这话被泾河水府的巡兵听到了,立马回水晶宫报给龙王。龙王听了大怒,像他这样不是要把我水族都打完了吗?立马要去灭卖卦人。被众大儿臣劝阻,别人说话,不能全信,要去查实了再做决定,免得行差踏错。

龙王听劝变成一白衣秀士来到长安城西门大街上,找到卖卦问:“明天会下雨吗?”先生掐指一算有雨,然后有云打雷下雨时间点都掐准说给龙王。龙王笑了:“准了送金50两,不准,砸了你招牌!”先生胸有成竹:你明天雨后来吧。

龙王笑是因为他是八河总管,专管下雨,这什么时候下雨,下多少,谁有他知道呢。不想刚回去却接到玉帝圣旨。接过旨意一看吓一跳,上面时间,数目竟然跟算卜的一模一样。想着这可怎么办呢?这时军师献计稍微调整时间,数量改些就好了照样可以砸了算卦人。

02.

第二天龙王执行下雨旨意。晚一个时辰布云发雷落雨,数量也克扣了。后他变成一个白衣秀士,冲到长安街摔先生招牌。那先生却纹丝不动,龙王大骂:“你算不准,还不赶紧趁早走了,饶你一命。”先生仰天冷笑:“不怕,我又没有死罪,有罪是你,你泾河龙王,私自违旨,改时辰减点数,犯天条,要上剐龙台,你还在这骂我?”

龙王冷静一想,顿觉得心惊胆战毛骨悚然。这才算是醒悟过来一些,赶紧向先生下跪求救命。生说:“我给你指条路,你明日午时三刻问斩,是曹官魏征听斩,可以去求皇帝。魏征是他丞相,跟他讨个人情。”

泾河龙王等到晚上12点左右来到了皇宫门前,这时皇帝在做梦,龙王变成人样,跪在皇帝面前:“陛下,救救我”唐太宗说:“你是谁啊,让朕救你?”龙王说:“陛下真龙,我是业龙,我犯了天条,要陛下贤臣魏征处斩,所以来请陛下救我一救。”皇帝一听,“既是魏征处斩,那我可以救你,你放心去吧。”龙王这才放心。

皇帝醒后早朝,召来魏征。看时间已经快到午时,就命宫女拿来了棋盘,与魏征下棋。棋下到午时三刻,魏征忽然趴在桌子上打瞌睡。皇帝想他是为了社稷劳心,不忍心吵醒。没多久魏征醒了接着下棋。突然外面来报:“十字街头,云里面掉下来一个血淋漓龙头,”。皇帝感觉不秒问魏征:“怎么回事”?魏征说:“是臣梦里斩的”。唐王大惊:“你刚才不是在睡觉,没有动手动剑,怎么斩龙?”魏征说:“臣身在君前,梦已经离开陛下乘云到剐龙台,奉天命斩了他”。

泾河龙王被斩,当晚就索命皇帝,皇帝解释不清,挣扎得汗流浃背,是观音菩萨救了他。。

龙王索命不成就到了地府里面告唐太宗,皇帝被阎王宣到了地府,这阴曹走了一遭差点没回得来。

这才兴佛教取经,对阴曹亡灵孤魂超度。

龙王轮回转生。

泾河龙王的命到此落下帷幕,也完成了引皇帝去地府经历的使命。

那么除了命运之说,

03

作为一个高智商混迹高层的龙王是怎么会一步步走到把命给丢了呢?

归纳主要有两点:

1,没有自我判断和思考能力

整个故事来看,龙王性格行事莽撞,每次问题发生都是听从他人意见:

第一次:听了巡兵之词就勃然大怒,恨不得立刻去灭了算卦之人,

第二次:被大臣给劝阻,听大臣话,去微服。

第三次:听军师之言,改时辰减克数行雨,违背玉帝旨意。

第四次:听算卜先生之言,找皇帝救命。

最要命的是第三次听了这军师之言,酿成大祸,丢了性命。古人语:听人劝、吃饱饭。可无论是职场还是个人行事,要有原则和自我反思,然后结合他人意见拿自己的主意。不一意孤行也不为他人是从,否则即使有再大的本事也是徒劳,似个木偶任命运摆布。

2,心存侥幸,投机取巧。

作为龙王难道不知道玉帝规矩吗?迂回抗旨?不,很多时候人犯错误,不是心存恶意不善良,而是觉得这样没关系,不会被发现,存着侥幸心理。往往失之一毫差之千里。恰恰问题就出在这。小到商贩缺斤短两大到杀人放火,都是同理。

这两条任何一点龙王具备,都能阻止事态发生。也是可惜。

另外一点龙王可以改变命运的转机没把握住,就是向算卦先生求救的时候,没有问清楚,这个梦斩没有问出来,转而没有跟皇帝交代,皇帝也冤枉,明明人在跟前,没想到还可以梦斩。

当然这也是作者故意留给读者的回味,算卦先生如此知晓天文地理,是不知道梦斩细节,还是故意不说?可能只有如来知道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