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教會我們:命運可以摧毀你的生活,但不能摧毀你的信念


活着

  最近重看了《活着》。這本書不是很長,但每次看完感觸都不一樣,每次看都百感交集。有悲痛、有惋惜、有憎惡、有可憐, 人,生而渺小;活着,諸多不易。一家子除了福貴自己其他的都死了,這樣的苦難生活,不禁讓我們不得不思考活着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先是老父親被氣死。主人公徐福貴本來是地主家的少爺,年輕時不懂事,又賭又嫖,後來龍二設下賭局騙光了他的家產。氣死了老爹,敗光家產後,帶着母親、媳婦一家人流落街頭,幸得妻子不離不棄,他也決定發憤圖強。於是福貴租了地主家的地準備好好過日子(電影裏是去求龍二,龍二給了他當初賣藝的皮影道具,讓他自謀生路)。之後福貴在去給生病的母親請郎中時被抓了壯丁,加入了國民軍。


  其次大兒子意外身亡。在被解放軍俘虜,解放軍給福貴返鄉錢讓其返鄉,與家人重逢。本以爲就此以後可以安安心心過日子,但又不得不經歷三反五反,大躍進的潮流更迭。他的兒子有慶生下來就經歷窮苦的困擾。他喜歡跑步,鞋子經常穿壞,還被福貴責備,爲了鞋子能夠安好,冬天光着腳就去上學。後來聽說要獻血,第一個跑到了醫院,但沒想到卻被抽血過多而死。

  再次是女兒鳳霞難產而死。他的女兒鳳霞小時候一場大病變成了聾啞人。後來福貴爲了能夠供有慶讀書,將其送給了別人,但在後來,她跑回家了,福貴又不捨得送她走,就將她又留在了家裏。在經歷了少年時期的苦痛之後,鳳霞嫁給了二喜,生活變得好起來了,過了段安生的日子。但在最後,卻又死在了產牀上。

  再次是老婆家珍。他的媳婦兒家珍後來因爲有慶的死不肯原諒春生,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因爲春生輕生,她又激勵春生說:春生,你要活着,你還欠我們一條命,你就拿自己的命來還吧。在最後,隨着他的兒子,女兒的死去,生命的苦痛讓這個好女人也活不下去,一睡不起。


  女婿二喜。二喜是鳳霞的丈夫,偏頭,是個城裏人,搬運工。二喜爲人老實,爲了福貴的一句話,因爲要讓鳳霞結婚時喜慶點,花了大價錢來給鳳霞撐場面。在結婚後,與鳳霞很恩愛,但在鳳霞死後,精神一直不好。活着都是爲了他和鳳霞的兒子苦根,最後因爲工地事故被兩塊石板壓死了,臨死前只叫了一句:苦根。

  外孫苦根。二喜和鳳霞的兒子,生下來母親就死了,開始一直是二喜帶着,二喜死後,福貴帶着他。因爲窮困,沒有吃多少好的東西,有一天生病,福貴給他做了很多的豆子。可沒想到,因爲窮,他連豆子都是很少吃的,這一下直接撐死在了家中。

  哎,福貴福貴,叫了最好的名,經歷了最難堪的人生。少年喪父,中年喪子,老年喪孫,一家子除了自己都死絕了。生命對他毫無意義,卻依然佝僂地活着。

  整本書讀完有點太虐了,太虐了。有些地方有些因果報應善惡輪迴的味道(諸如年輕時敗家把家業賭完了,輸給了龍二。沒想到解放後爲農民平反,把地主龍二槍斃了,福貴也因此逃過一劫;其次被拉去做壯丁在死人堆裏撿回一條命,或許因此才被老天奪去了親人的命等等),但還是想對賊老天說一句:你咋就只磕着一家人折騰啊,還不夠嗎?還不夠嗎?

  福貴的一生只爲活着。我們也是一樣,不論經歷了什麼,也只爲活着。不論是他自己還是妻子家珍,在最困難的時候都沒放棄希望,生活可以剝奪他的一切,但無法剝奪那些屬於內心的信念。活着,只有活着纔有希望!現在生活好了,要感謝祖國,感謝人民。不經歷那種艱苦歲月,很難感受到生活的來之不易。經常閱讀這樣的電影有助於我們思考生活,思考生命。


  如果感覺書太虐,看完後可以看看同名電影。電影可能是爲了過審或者說爲了不那麼虐把許情節都改了,結尾弄得比較圓滿。媳婦兒,女婿,孫子還都在,沒那麼虐心。這樣讓人還好接受點,至少活着還有些盼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