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人工智能對未來人類生活產生危險

現在我們正處於人工智能時代,那麼人工智能時代是怎樣的時代?機器人帶來的社會革命影響範圍究竟有多廣?機器智能時代下,還有多少工作機會是屬於你的?機器人技術革命是否會像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一樣在消滅大量就業崗位的同時也創造出無數新的就業機會?

誠然,隨着人工智能和機器自動化的快速發展,未來的社會結構和經濟基礎都可能發生變化,大多數人的收入會停滯、下降甚至減少爲零。現代社會的人羣收入構成是一個以中產階級爲主體【中間大兩頭小】的結構,因此,中產羣體的收入下降回極大地削弱社會需求,而需求的降低又會導致產出的降低,最終經濟將難以發展。想象一下,在未來,大多數的就業崗位就將會消失,你的勞動可能幾乎沒有價值。或許你認爲我在危言聳聽了,在機器人時代,勞動的不可替代性是一個人的根本價值。傳統意義上的人類勞動力甚至很大一部分的智能可能並不能給你帶來更好的生活質量,而資本、人脈等這些因素或許會決定一切。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剛剛結束的2019年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中國格力公司展出了新款工業機器人。該公司代表表示,電焊機、氣動機械臂、液壓機械臂等各種重型機械對觀衆來說已經不新鮮,所以格力決定強調它們的多功能性。爲此,它在展臺安排了工業機器人的“樂隊”表演,這已經成爲該公司的名片:機械臂用鼓、木琴、鋼琴、貝司吉他和其他樂器熟練地演奏了中外樂曲,這難道不是在表明一個信號,那就是隨着機器人時代的到來,機器人技術的革新,傳統的製造業在走向沒落嗎?這不應該引人反思嗎?

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反應了三個問題:

1,人工智能會慢慢搶走藍領工人的飯碗,帶來的是結構性失業。隨着機器人時代的到來,更多的機器人會大量的被投入到工業使用,比如京東的物流機器人,他帶來的是快遞員崗位的減少,我們知道,當完全一項工作需要花費的時間足夠多的時候,社會大分工會創造出新的就業崗位。但是隨着機器人時代奇點的到來,原先社會大分工所創造出來的藍領崗位,會被機器人逐漸搶走,這點我們在生活中已經有所感受了。

2.機器智能技術對教育、醫療等行業的影響。生活中的AI教育,AI醫療正在慢慢的進入我們的生活,在機器人教育領域,機器人作爲一個平臺能使學生全面綜合地瞭解現代工業設計、機械、電子、傳感器、計算機軟件、硬件、人機交互、人工智能等諸多領域的先進技術,並親身接觸和體驗現代高新技術,在學生獲得科技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同時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造發明的潛能。在機器人醫療領域,近年來,機器人在醫療領域越來越受歡迎。在美國,大約80%-85%的前列腺切除術是由機器人完成,機器人輔助手術是前列腺切除術中最常見的類型,但也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心胸外科、婦科、頭頸部、一般外科以及泌尿系統的手術中。在疾病預防方面,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預防有更多的數據支持,數據挖掘與機器學習對疾病的預防都是有劃時代的進步。

3.面對機器時代,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我們應該怎麼做?政府應該採取何種措施?你不能阻止科技的腳本,世界將繼續向前發展。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機器人研究所所長馬修梅森就說:機器人市場快速升溫,是一個國家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機器人應該如人類一樣擁有獨立的思考和決策能力。毫無疑問,機器人是推動新工業革命關鍵。對一個強調“互聯網+,全民”衆包“創新的”創客“時代的中國來說,當下除了擁抱機器人,別無選擇。隨着5G時代的快速逼近,以人工智能爲首的新型行業又將取得重大的突破,對於這個社會來說,掌握一門新興的技術,纔是這個社會的立足之本!

本博客借鑑《機器人時代:技術、工作與經濟未來》此書得此感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