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目的地》:我杀我自己

2014年,一部澳大利亚低成本科幻电影横空出世,不仅在当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斩获多项大奖,其烧脑的剧情更是引发了关于时间穿越的热议。这部片子名叫《前目的地》,根据号称穿越小说鼻祖,美国科幻小说作家罗伯森·海因莱恩1959年发表的《你们这些还魂尸》改编。

什么说烧脑呢?我简单用几句话来概括剧情你就知道了:自己和自己生了自己,自己救了毁容的自己,自己把年幼的自己送进了孤儿院,自己杀了年老的自己,最后自己成了年老的自己。够烧脑吗?时间上的死循环,仿佛就是翻版的《恐怖游轮》,当剧情一步步推进,迷雾一点点散开,你是否有足够的勇气面对黑暗?

为了理清剧情我们可以从几个重要的时间点入手。(以幼年“简”的成长轨迹角度分析)

1.1945年9月13日,女婴幼“简”被送去孤儿院;

2.1963年4月3日,已经成年的女“简”与变性的自己相爱;

3.1964年,女“简”生下小孩,但是两个星期后被偷走;(实则是被特工“简”送到1945年)

4.1964至1970年,做了变性手术的女“简”悲痛欲绝(变成了男“简”),但还是自力更生,并在1970年某天来到纽约的一个酒馆。遇到了已经是特工的“简”(毁容并整容后),被带回了1963年,然后与成年的女“简”相爱,相处了两个月后这个男“简”又被带回了1985年,成为了特工“简”。

5.1985年8月12日,成为了特工“简”。

6.1985至1992,穿越时空,执行任务,拯救生命。

7.1992年2月21日,任务失败并毁容,整容手术。整容一段时间后,接到最后的任务,回到1970年,在纽约的酒馆当酒保,等待男“简”的到来,并把他带回1963年与女“简”相爱,之后又将他带回1985年,成为特工“简”。同时去到1964年3月2日,幼“简”刚出生的日子,把她送到1964年的孤儿院。最后自己回到1975年的纽约,准备退役。可是退役之后发现时间机器并没有退役,还能使用,并依靠之前的找到的线索锁定了一直为非作歹的“炸弹客”的位置,结果发现自己一直追踪的“炸弹客”,居然是年老的自己,为了阻止简报上1975年3月“炸弹客”的纽约爆炸事件造成的一万多人的死亡,特工“简”杀死了年老“简”,电影也是到此结束的,可是毫无疑问,特工“简”最终成为了年老“简”,并被穿越过来的特工“简”杀死。

从整个时间上,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循环,可是让人迷惑与烧脑的,更因为里面的一个一个小的循环:男“简”女“简”的孩子幼“简”1964年出生后被特工“简”送回了1945年的孤儿院,这是一个循环;女“简”变性为男“简”,又被特工送回1963年,与女“简”相爱,这也是一个循环;自己杀死年老的自己,又变成了年老的自己又是一个循环。

时间理清楚了,故事就没有那么复杂了,剩下的是主角的做一些事的动机,或者说意图。

为什么要偷走孩子去孤儿院?这样女“简”的生活轨迹才不会变,才能遇见男“简”,才能生下孩子,自己才会存在,才能成为特工“简”,才能执行任务,拯救生命。这是特工“简”的使命,他也认定自己的任务是有意义的,才会自己使得这重要的一环成立。

为什么送男“简”回去与女“简”相爱?理由同上。

为什么杀死年老“简”?阻止他接下来的犯罪,特别是即将造成的纽约大爆炸。

为什么在特工“简”知道未来的情况下,还是成为了年老“简”?这个电影里有解释,年老“简”是利用时间机器,通过爆炸的方式,小伤亡换取大伤亡的方式拯救生命。

如上所诉的话,纽约爆炸案一万多人的伤亡,作何解释?并没有纽约爆炸案!年老“简”在还没有发生爆炸案就被特工“简”杀死了,如何犯案?可见一切都不过是时间局的阴谋,一开始特工“简”并不知道“炸弹客”就是自己,便以抓住他为目标,7年间帮时间局做事,穿越时间,拯救生命,并亲手导演了自己生命的生与死,而纽约爆炸案不过是促使他杀死自己的种子。

所以,你看懂了吗?那好,回答我一个问题,世上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欢迎关注公众号:影语者也。我们一起聊聊电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