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問|人到中年,不自找麻煩,就少很多麻煩。對嗎?

雲嶺觀世不完全認同這句話。不認同的原因,基於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生活中有些麻煩,不管你去不去找它,它都會來找你。

麻煩一詞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意思:生活中一些瑣碎的事情、煩惱、生活的負擔、比較難辦的事情,等等。

由上面對麻煩的釋義可以看出,生活當中有些麻煩是客觀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識爲轉移,不管你去不去找它,它都會來找你。

比如,柴米油鹽、生老病死、家長裏短、升學求職等,它們從廣義上來講,都可以稱之爲生活中的麻煩事,但這些事是人生中必須經歷的。

另一方面,不管在人生的哪個年齡階段,都應該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誠然,人生中的麻煩,在人不同的年齡階段呈現出不同的特徵,兒童時無憂無慮,麻煩相對較少。其後越長大麻煩越多,到成家立業以後,這些麻煩事集中爆發,通過慢慢積累,到中年時,進入麻煩的高峯期。直到中老年以後,麻煩相對遞減。但是,麻煩會始終伴隨着人的一生,從不缺席。

不管在人生的哪個年齡階段,都應該儘量少找麻煩,集中精力去攻克生命中比較重大的事情,是生命的意義最大化。

但是,人到中年,生活壓力比較大,所以要儘可能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減少生活中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這裏說的是,這句話中合理的部分。

也就是說,人在青年時期,麻煩相對較少,精力比較旺盛,所以主動找點麻煩,倒也還能應付。

但到中年以後,生活中的麻煩事已經夠多了,如果再去自找麻煩,那就是跟自己過不去。

因此,人到中年,要擺正心態,學會放下以一些不必要的麻煩,與一些無效的社交斷絕關係,捨棄生活當中的一些繁文縟節,集中精力把身體養好,把家庭照顧好,把工作幹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