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瀏覽器內核

(1) Trident(IE內核)

國內很多的雙核瀏覽器的其中一核便是Trident,美其名曰"兼容模式”。

代表: IE、 傲遊、世界之窗瀏覽器、Avant、騰訊TT、獵豹安全瀏覽器、360極速瀏覽器、百度瀏覽器等。

Window10發佈後,lE 將其內置瀏覽器命名爲Edge, Edge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新內核EdgeHTML。

(2) Gecko(firefox)

Gecko(Firefox內核): Moilla FireFox(火狐瀏覽器)採用該內核,Gecko 的特點是代碼完全公開,因此,其可開發程度很高,全世界的程序員都可以爲其編寫代碼,增加功能。可惜這幾年已經沒落了,比如打開速度慢、升級頻繁、諸一樣的隊友fash、神-樣的對手chrome。

(3) webkit(Safari)

Safar是蘋果公司開發的瀏覽器,所用瀏覽器內核的名稱是大名鼎鼎的WebKit。

現在很多人錯誤地把webkit叫做chrome內核<即使chrome內核已經是blink了),蘋果感覺像被別人搶了媳婦,都哭暈再廁所裏面了。

代表瀏覽器:傲遊瀏覽器3、Apple Safari (Win/MaciPhone/iPad)、Symbian手機瀏 覽器、Android 默認瀏覽器,

(4) Chromium/Bink(chrome)
在Chromium項目中研發Blink 渲染引擎( 即瀏覽器核心),內置於Chrome瀏覽器之中。Blink其實是WebKit的分支。
大部分國產瀏覽器最新版都採用Blink內核。
(5) Presto(Opera)
Presto是挪威產瀏覽器opera的"前任"內核,爲何說是"前任",因爲最新的opera瀏覽器早已將之拋棄從而投入到了谷歌懷抱了。

瞭解一點:
移動端的瀏覽器內核主要說的是系統內置瀏覽器的內核。
目前移動設備瀏覽器上常用的內核有Webkit, Blink, Trident, Gecko等,其中iPhone和iPad等蘋果iOS平臺主要是WebKit,Android 4.4之前的Android系統瀏覽器內核是WebKit, Android4.4 系統瀏覽器切換到了Chromium,內核是Webkit的分支Blink,Windows Phone 8系統瀏覽器內核是Trident。

瀏覽器的內核不同,工作原理、解析肯定不同,顯示就會有差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