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學C++11(下)】lambda表達式、線程庫、原子操作庫等新特性


10. lambda表達式【★】

例如在C++98中,如果想要對一個數據集合中的元素進行排序,可以使用std::sort方法,具體如下: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functional>
int main(){
	int array[] = {4,1,8,5,3,7,0,9,2,6};
	
	// 默認按照小於比較,排出來結果是升序
	std::sort(array, array+sizeof(array)/sizeof(array[0]));
	for (auto& e : array) {
		cout << e << " ";
	}
	cout << endl;
	
	// 如果需要降序,需要改變元素的比較規則
	std::sort(array, array + sizeof(array)/sizeof(array[0]),greater<int>());
	for (auto& e : array) {
		cout << e << " ";
	}
	
	return 0;
}

輸出結果

0 1 2 3 4 5 6 7 8 9
9 8 7 6 5 4 3 2 1 0

如果待排序元素爲自定義類型,需要用戶定義排序時的比較規則:

struct Goods{
	string _name;
	double _price;
};

struct Compare{		//仿函數	
	bool operator()(const Goods& gl, const Goods& gr){
		return gl._price <= gr._price;
	}
};

int main(){
	Goods gds[] = { { "蘋果", 2.1 }, { "香蕉", 3 }, { "橙子", 2.2 }, {"菠蘿", 1.5} };
	sort(gds, gds+sizeof(gds) / sizeof(gds[0]), Compare());
	for (auto& e : gds) {
		cout << e._name << ':' << e._price << " ";
	}
	cout << endl;
	return 0;
}

輸出結果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隨着C++語法的發展,人們開始覺得上面的寫法太複雜了,每次爲了實現一個algorithm算法, 都要重新去寫一個類 / 仿函數,如果每次比較的邏輯不一樣,還要去實現多個類,特別是相同類的命名,這些都給編程者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因此,在C++11語法中出現了Lambda表達式:

int main(){
	Goods gds[] = { { "蘋果", 2.1 }, { "相交", 3 }, { "橙子", 2.2 }, {"菠蘿", 1.5} };
	
	sort(gds, gds + sizeof(gds) / sizeof(gds[0]), [](const Goods& l, const Goods& r){
		return l._price < r._price;
		}
	);
	return 0;
}

上述代碼就是使用C++11中的lambda表達式來解決,可以看出lambda表達式實際是一個匿名函數

語法

格式

[capture-list] (parameters) mutable -> return-type { statement }
  1. [capture-list] : 捕捉列表
    該列表總是出現在lambda函數的開始位置,編譯器根據[]來判斷接下來的代碼是否爲lambda函數,捕捉列表能夠捕捉上下文中的變量供lambda函數使用。
  2. (parameters)參數列表
    與普通函數的參數列表一致,如果不需要參數傳遞,則可以連同()一起省略。
  3. mutable:默認情況下,lambda函數總是一個const函數,mutable可以取消其常量性。使用該修飾符時,參數列表不可省略(即使參數爲空)。
  4. ->return-type返回值類型
    用追蹤返回類型形式聲明函數的返回值類型,沒有返回值時此部分可省略。返回值類型明確情況下,也可省略,由編譯器對返回類型進行推導。
  5. {statement}函數體
    在該函數體內,除了可以使用其參數外,還可以使用所有捕獲到的變量。

注意: 在lambda函數定義中,參數列表和返回值類型都是可選部分,而捕捉列表和函數體可以爲空。

  • 因此C++11中最簡單的lambda函數爲:[]{}; ,該lambda函數不能做任何事情。
int main(){
	// 最簡單的lambda表達式, 該lambda表達式沒有任何意義
	[]{};
	
	// 省略參數列表和返回值類型,返回值類型由編譯器推導爲int
	int a = 3, b = 4;
	[=]{return a + 3; };
	
	// 省略了返回值類型,無返回值類型
	auto fun1 = [&](int c){b = a + c; };		//匿名函數在此體現
	fun1(10);
	cout << a << " " << b << endl;
	
	// 各部分都很完善的lambda函數
	auto fun2 = [=, &b](int c)->int{ return b += a + c; };
	cout << fun2(10) << endl;
	
	// 複製捕捉x
	int x = 10;
	auto add_x = [x](int a) mutable { x *= 2; return a + x; };
	cout << add_x(10) << endl;
	return 0;
}

輸出結果

3 13
26
30

通過上述代碼可以看出,lambda表達式實際上可以理解爲無名函數,該函數無法直接調用,如果想要直接調用,可藉助auto將其賦值給一個變量。

捕獲列表

捕捉列表描述了上下文中那些數據可以被lambda使用,以及使用的方式傳值還是傳引用。

  • [var]:表示值傳遞方式捕捉變量var
  • [=]:表示值傳遞方式捕獲所有父作用域中的變量(包括this)
  • [&var]:表示引用傳遞捕捉變量var
  • [&]:表示引用傳遞捕捉所有父作用域中的變量(包括this)
  • [this]:表示值傳遞方式捕捉當前的this指針

【注】:

  1. 父作用域指包含lambda函數的語句塊
  2. 語法上捕捉列表可由多個捕捉項組成,並以逗號分割。
    比如:[=, &a, &b]:以引用傳遞的方式捕捉變量ab,值傳遞方式捕捉其他所有變量
    [&,a, this]:值傳遞方式捕捉變量athis,引用方式捕捉其他變量
  3. 捕捉列表不允許變量重複傳遞,否則就會導致編譯錯誤。
    比如:[=, a]=已經以值傳遞方式捕捉了所有變量,捕捉a重複
  4. 在塊作用域以外的lambda函數捕捉列表必須爲空
  5. 在塊作用域中的lambda函數僅能捕捉父作用域中局部變量,捕捉任何非此作用域或者非局部變量都會導致編譯報錯。
  6. lambda表達式之間不能相互賦值,即使看起來類型相同。
void (*PF)();

int main(){
	auto f1 = []{cout << "hello world" << endl; };
	auto f2 = []{cout << "hello world" << endl; };
	
	f1 = f2; 	// 編譯失敗--->提示找不到operator=()
	
	// 允許使用一個lambda表達式拷貝構造一個新的副本
	auto f3(f2);
	f3();
	
	// 可以將lambda表達式賦值給相同類型的函數指針
	PF = f2;
	PF();
	return 0;
}

函數對象與lambda表達式對比

  • 函數對象,又稱爲仿函數,即可以像函數一樣使用的對象,是在類中重載了operator()運算符的類對象。
class Rate{
public:
	Rate(double rate) 
	 : _rate(rate)
	{}
	double operator()(double money, int year){
		return money * _rate * year;
	}
private:
	double _rate;
};

int main(){
	// 函數對象
	double rate = 0.49;
	Rate r1(rate);
	r1(10000, 2);
	
	// lambda
	auto r2 = [=](double monty, int year)->double {return monty * rate*year; };
	r2(10000, 2);
	return 0;
}

從使用方式上來看,函數對象lambda表達式完全一樣。

函數對象將rate作爲其成員變量,在定義對象時給出初始值即可,lambda表達式通過捕獲列表可以直接將該變量捕獲到。

  • 實際在底層編譯器對於lambda表達式的處理方式完全就是按照函數對象的方式處理的:
    如果定義了一個lambda表達式,編譯器會自動生成一個類,在該類中重載了operator()

11. 線程庫【★】

C++11中很重要的特性之一就是對線程進行支持了,使得C++在並行編程時不需要依賴第三方庫,而且在原子操作中還引入了原子類的概念。要使用標準庫中的線程,必須包含< thread >頭文件,該頭文件聲明瞭std::thread 線程類。

官方文檔:【http://www.cplusplus.com/reference/thread/thread/?kw=thread

演示: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thread>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fun(){
	cout << "A new thread!" << endl;
}
int main(){
	thread t(fun);
	t.join();
	cout << "Main thread!" << endl;
	return 0;
}

線程的啓動

C++線程庫通過構造一個線程對象來啓動一個線程,該線程對象中就包含了線程運行時的上下文環境,比如:線程函數、線程棧、線程起始狀態等以及線程ID等,所有操作全部封裝在一起,最後在底層統一傳遞給_beginthreadex()創建線程函數來實現

【注】:_beginthreadexwindows中創建線程的底層c函數)。

std::thread()創建一個新的線程可以接受任意的可調用對象類型(帶參數或者不帶參數),包括lambda表達式(帶變量捕獲或者不帶),函數,函數對象,以及函數指針。

// 使用lambda表達式作爲線程函數創建線程
int main(){
	int n1 = 500;
	int n2 = 600;
	thread t([&](int addNum){
		n1 += addNum;
		n2 += addNum;
	}, 500);
	
	t.join();
	std::cout << n1 << ' ' << n2 << std::endl;
	return 0;
}

線程的結束

啓動了一個線程後,當這個線程結束的時候,如何去回收線程所使用的資源呢?thread庫給我們兩種選擇:

  1. 加入式join()
  • join():會主動地等待線程的終止。在調用進程中join(),當新的線程終止時,join()會清理相關的資源,然後返回,調用線程再繼續向下執行。由於join()清理了線程的相關資源,thread對象與已銷燬的線程就沒有關係了,因此一個線程的對象每次你只能使用一次join(),當你調用的join()之後joinable()就將返回false了。
  1. 分離式detach()
  • detach():會從調用線程中分離出新的線程,之後不能再與新線程交互。就像是和女朋友分手,那之後你們就不會再有聯繫(交互)了,而她的之後消費的各種資源也就不需要你去埋單了(清理資源)。此時調用joinable()必然是返回false分離的線程會在後臺運行,其所有權和控制權將會交給C++運行庫。同時,C++運行庫保證,當線程退出時,其相關資源的能夠正確的回收。

【注】:必須在thread對象銷燬之前做出選擇,這是因爲線程可能在你加入或分離線程之前,就已經結束了,之後如果再去分離它,線程可能會在thread對象銷燬之後繼續運行下去。

原子性操作庫(atomic)

多線程最主要的問題是共享數據帶來的問題(即線程安全)。如果共享數據都是隻讀的,那麼沒問題,因爲只讀操作不會影響到數據,更不會涉及對數據的修改,所以所有線程都會獲得同樣的數據。
但是,當一個或多個線程要修改共享數據時,就會產生很多潛在的麻煩~ 如: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thread>
using namespace std;

unsigned long sum = 0L;
void fun(size_t num){
	for (size_t i = 0; i < num; ++i)
		sum++;
}
int main(){
	cout << "Before joining,sum = " << sum << std::endl;
	thread t1(fun, 10000000);
	thread t2(fun, 10000000);
	t1.join();
	t2.join();
	cout << "After joining,sum = " << sum << std::endl;
	return 0;
}

輸出sum11940842,出現錯誤!!!因爲線程不安全!

C++98中傳統的解決方式:可以對共享修改的數據可以加鎖保護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thread>
#include <mutex>
using namespace std;

std::mutex m;
unsigned long sum = 0L;
void fun(size_t num){
	for (size_t i = 0; i < num; ++i){
		m.lock();		//加鎖
		sum++;
		m.unlock();		//解鎖
	}
}
int main(){
	cout << "Before joining,sum = " << sum << std::endl;
	thread t1(fun, 10000000);
	thread t2(fun, 10000000);
	t1.join();
	t2.join();
	cout << "After joining,sum = " << sum << std::endl;
	return 0;
}

輸出sum20000000

雖然加鎖可以解決,但是加鎖有一個缺陷就是:

  • 只要一個線程在對sum++時,其他線程就會被阻塞,會影響程序運行的效率,而且鎖如果控制不好,還容易造成死鎖。因此C++11中引入了原子操作!

需要使用以上原子操作變量時,必須添加頭文件<atomic>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thread>
#include <atomic>
using namespace std;

atomic_long sum{ 0 };
void fun(size_t num){
	for (size_t i = 0; i < num; ++i)
		sum++; // 原子操作
}
int main(){
	cout << "Before joining, sum = " << sum << std::endl;
	thread t1(fun, 1000000);
	thread t2(fun, 1000000);
	t1.join();
	t2.join();

	cout << "After joining, sum = " << sum << std::endl;
	return 0;
}

輸出sum20000000


感謝您閱讀至此,C++11專題就全部講解完了,相信您已對C++11標準有了較爲全面的瞭解和認識,新特性的出現表示着語言藝術的迭代,感謝挖井人的不懈領航,希望互聯網行業可以生生不息,蓬勃發展~

【從零學C++11(上)】列表初始化decltype關鍵字、委派構造等新特性
https://blog.csdn.net/qq_42351880/article/details/100140163

【從零學C++11(中)】移動語義右值引用std::move()完美轉發等新特性
https://blog.csdn.net/qq_42351880/article/details/100144856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