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時間讀書筆記

實際投入的是時間和效率的乘積
要說你對一件事,投入了多少時間,應該看的是你的思維時間。
暗時間:走路,買菜,洗臉洗手,坐公車,逛街,出遊,吃飯,睡覺,利用這些時間進行思考,反芻和消化平時看和讀的東西,讓你的認識能夠脫離照本宣科的層面。

如何減少上下文切換。

高效的習慣:

  • 能夠迅速進入專注狀態,以及能夠長期保持專注狀態,是高效學習的兩個最重要的習慣。
  • 抗干擾(可以通過練習出來,比如在車上,拿大頭書坐着或者站着看)

設計自己的進度條

  • 將任務分而治之,讓整個事情有一定的進度。
  • 不要過早退出循環,其實是說不要輕言放棄。絕大多數情況下你並不孤單,你遇到的問題早就有人遇到,你踩過的坑裏盡是前人的腳印。
  • 興趣遍地都是,專注和持之以恆纔是真正稀缺的。有些人同樣有興趣,但是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失敗了。區別他們的不是興趣的有無,而是他們的性格里面有沒有維持興趣的火種一直燃燒下去的燃料。
  • 生活中的選擇遠比我們想象要多,細微的選擇差異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 靠專業技能的成功是最具可複製性的。
  • 反思是讓人得以改進自己的最重要的思維品質(我最缺這一塊,經常性是開不了頭)。反思是改變自己的第一步,平時我們難以發現自己思維中的問題,因爲我們很少會把自己的思維當成目標來思考。
  • 餓死在乾草堆之間的驢子:對於選擇,不管有多糾結,也不要從糾結中逃離,嘗試做決定,既然終究是個痛苦的決定,就痛一回,好好思考和調查之後,作出一個決定並堅持下去。
  • 一生的知識積累,自學的起碼佔90%。(如果作爲程序員如果沒有查過WikiPedia,沒有看過幾本原版電子書,沒有在國內外主要郵件列表裏面提過問題吵過架,沒有用技術博客記錄學習的獨特體會,沒有訂閱技術牛人們的博客,怎麼好意思說身在這個行業呢?)

如何有效地記憶和學習

你所擁有的知識並不取決於你記得多少,而在它們能否在恰當的時候被回憶起來。

記筆記時,在筆記中多加自己熟悉的關鍵字,比如用自己的話來概括一下主旨。我們在從既有經驗中總結知識的時候,應利用適當的抽象來得出適用範圍更廣的知識。
在遇到新問題的時候,同樣應該對問題進行抽象,觸及其本質,去除不相干因素避免干擾,從而有效提取之前抽象出來的知識。

  1. 養成習慣,經常主動回顧一段時間學到的東西。(鞏固長時記憶)
  2. 創造回憶的機會。
    (1)經常與別人討論,或者講給別人聽。
    (2)整理筆記。
    (3)書寫。
  3. 設身處地“虛擬經歷”別人經歷過的事情 。
  4. 抽象和推廣。

學習密度和專注力

非凡的注意力造就非凡的專家。
真正的效率源於內心對一個東西強烈的熱忱,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追求,這時候從表層 意識深層意識都關注在這件事情上面,腦細胞高度活躍,才能創造最大的

如何獲取專注力?

一直以來伴隨我的一些學習習慣

學習與思考

  1. Google和Wiki。

  2. 看書挑剔,只看經典。

  3. 做讀書筆記。(一是將自己閱讀時候的思考,包括閃念總結下來,二是將書中的好例子摘抄下來,僅僅是用自己的語言重新表述一下就能夠極大地加深印象和理解),獲取多少並不是取決於讀了多少,而取決於思考了多少,多深。

  4. 利用暗時間思考,睡覺前必然要弄個一個問題放在腦子裏面。

    (1)將思考成爲習慣還沒有一個很大的好處,避免焦慮。

  5. 多看心理學與思維的書,因爲它們是跨學科的。

  6. 學習一項知識,必須問自己幾個問題:

    (1)它的本質 是什麼?
    (2)它的第一原則是什麼?
    (3)它的知識結構是怎樣的?

  7. 學習和思考過程中,常問自己的幾個問題

    (1)你的問題到底是什麼?
    (2)OK,到現在爲止,我到底有了什麼收穫呢(提醒自己時不時去總結,整理學習的東西)?
    (3)設想自己正在將東西講給別人聽(有聲思考;能否講來是判斷是否真正理解的最佳辦法。)
    (4)設想需要講給一個不懂的人聽(迫使自己去挖掘知識背後最本質、往往也是最簡單的解釋)
    (5)時常反省和注意自己的思維過程。(尤其遇到無法理解或解決的問題之後,最需要將原先的思維過程回顧一遍,看看到底哪個一環節)
    (6)養成反駁自己的想法的習慣。習慣性去反駁它,問自己“這個難道就一定成立嗎?”、“有沒有反例或例外?”、“果真如此嗎?”

時間和效率

  1. 趁着對一件事情有熱情的時候,一股腦把萬事開頭那個最難的階段熬過去。
  2. 重要的事情優先。(我經常搞不清楚到底什麼事情最優先)
  3. 重要的事情要營造比較大的時間塊來完成。(比如讀一本好書)
  4. 同時善於利用小塊時間。
  5. 重視知識的本質(如何理解? 要抓住不變量,比如程序的新技術,底層知識永不過時:算法數據結構,基本程序設計理論,良好的編碼習慣,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大的學習能力和旺盛的求知慾,大腦的思維方式永遠都不過時)
  6. 重視提前積累的強大力量。(計劃訂長一點,每天做一點點,提前1年或者幾年去準備,那你的緩衝區就很長,而如果永遠只盯着明天將要發生的事來準備,緩衝區只有不夠1天。比如寫博客)
  7. 擡起來頭來。時不時問一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問一問它(對現在或未來)有什麼價值,是不是你真正希望做的。你學到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它們重要嗎?
  8. 退訂RSS或者訂閱號。
  9. 有時間嗎? 總結總結最近得到的新知識吧。
  10. 有時間嗎?看本書吧。
  11. 制定簡要的閱讀計劃。

如何閱讀?

  1. 問題是什麼?
  2. 方案是什麼?
  3. 例子是什麼?
    如果要解釋一個現象,那麼
  4. 現象是什麼?
  5. 解釋是什麼?
  6. 支撐這個解釋的理由是什麼?
  7. 例子是什麼?

利用時間碎片:任何一點時間都可以用於閱讀。
爲什麼看不懂?

  1. 看得不夠使勁。(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2. 其中涉及到了你不懂的概念。(不懂的概念就要去查)
  3. 作者講述的順序不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