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銀行增強科技創新,實現一鍵災備切換

8月23日,週五,到了下班時間,贛州銀行數據中心還是一片忙碌。今天晚上,他們將在這裏開始一年一度的災備切換演練,11個部室和8個分支行驗證機構參與,演練範圍包括核心業務系統、櫃面系統、二代支付系統等23個重要業務系統和核心骨幹網絡。

 

 

贛州銀行屬於城市商業銀行,總部位於潛力之城江西省贛州市,先後躋身“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中國金融500強”,榮膺“全國城商行最具競爭力十大品牌”“中國銀行業星級服務機構”“中國最佳百姓銀行”“全國最佳小微企業服務機構”等稱號。

 

爲響應銀保監會嚴格的監管要求,贛州銀行建立了完備的兩地三中心災備體系,並且每年都會進行真實的災備切換演練。

 

葉光芳是贛州銀行系統數據庫團隊負責人。每年,他都要參與災備切換演練。

 

“我們的生產環境運行於虛擬化雙活雲平臺,在正常情況下,可以在線將虛擬機遷移至同城災備中心,但災備切換演練時一般是模擬災難發生,需要進行停機切換,回切時再進行在線回切。”葉光芳介紹道。

 

“單個應用的演練步驟分爲10步,涉及到應用運維人員、DBA和虛擬化平臺管理員,需要各個運維團隊相互配合才能順利完成。而在年度大型演練時,往往是幾十個應用系統參與切換演練,3個DBA和虛擬化平臺管理員要對接幾十個應用運維人員,涉及幾百個操作步驟,完成切換往往要好幾個小時,ECC操作現場就跟戰場似的。”

 

 

近年來,銀行系統的信息化建設快速發展,但是業務系統的運維大多還是採用人工運維或者腳本化運維的模式,這使得運維人員疲憊不堪,贛州銀行開始尋求自動化的幫助。

 

2017年,贛州銀行開始使用藍鯨社區版,通過作業平臺和標準運維快速的實現了應用運維圖形調度化,並在藍鯨PaaS平臺上自主開發了雲管平臺,實現了IaaS層的自動化運維,這樣在災備演練過程中的所有環節的操作都實現了自動化。

 

但如何把這些自動化的操作,快速的編排成一個整體的流程,是一個難題。於是,贛州銀行通過與嘉爲藍鯨的合作,共研災備切換管理SaaS系統。

 

跨應用的災備切換,複雜程度非常高。災備切換管理SaaS,能夠快速編排出整體的災備切換方案,並一鍵自動化的執行所有操作。同時,還引入了可視化技術,通過大屏直觀展示實時切換過程,幾百項演練操作步驟高效執行。

 

所以,在今年的年度災備切換演練中,贛州銀行摒棄了傳統的手工操作模式,採用自動化的創新模式。經過充分的技術方案規劃和測試驗證,最終23套業務系統實際切換時間不到30分鐘,回切過程控制在20分鐘左右,顯示出了極高的災備演練執行能力和管理水平。

 

 

藍鯨是基於PaaS的技術體系,提供了完善的前後端開發框架、調度引擎、公共組件等模塊,基於藍鯨可以做自動化基礎運維,可以做數據化運維分析,可以做智能化IT運營,可以構建企業的一體化技術運營中臺,拉通從研發、運維、運營的全流程。

 

藍鯨的一位用戶曾經調侃:“藍鯨上有什麼?什麼都沒有。藍鯨能做什麼?什麼都能做。”對於沒有摸透藍鯨的用戶而言,猶如小兒持巨斧,不得其法。而贛州銀行卻顯然是這方面的高端玩家,這兩年間:

 

  • 通過作業平臺,實現了從腳本化運維至圖形調度化運維的升級;
  • 基於藍鯨提供的開發框架,自主開發了雲管平臺,實現了IaaS層的運維自動化;
  • 通過藍鯨PaaS平臺,將原有的監控平臺、ITSM等運維繫統與藍鯨對接集成,實現了基礎資源自動化交付、故障自愈等等運維場景。

 

“藍鯨,一方面爲我們帶來了技術支撐水平上的提升。以往繁瑣的手工操作,被更先進的自動化流程所代替,降低了手工誤操作帶來的隱患,運維效率大大提升,業務連續性得到有力保障。

 

另一方面,還爲我們的組織、人員帶來了積極變化。藍鯨提供的開發框架,使得我們的運維人員可以自主開發個性化場景工具,而且這種開發體驗是和傳統開發完全不一樣的,我們可以根據運維工作經驗開發出顯著提升效能的運維工具。”

 

葉光芳如今已經是藍鯨的忠實粉絲,在今年7月由騰訊藍鯨主辦的第四屆7*24運維日活動中,榮獲運維開發挑戰賽一等獎。

 

“自動化的流程解放了我們的雙手,而我們基於藍鯨平臺又能開發出更多場景化的運維、運營工具,讓工作變得更加高效。未來,我們會加強與嘉爲藍鯨的進一步科研合作,共同推進更多自動化場景的落地,探索智能化運營的路徑,爲我行的業務發展提供從保障到決策的一體化技術支撐。”


 

其他優質話題:

SaaS設計:自動化服務啓停設計示例

如何設計大型集團一體化IT運維繫統

這裏有份選擇雲服務商的攻略,請查收…

Powershell 挖礦病毒處理與防範

嘉爲藍鯨CMP:跳出雲管看雲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