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面向協議編程

什麼是面向協議編程?

面向協議 = 協議 + 擴展 + 繼承
通過協議、擴展做功能劃分,降低模塊間的耦合,增強代碼的可擴展性。iOS中有一個不足之處就是多重繼承,而協議正好能夠解決多重繼承的問題。在Swift中結構體變的更加強大了,不僅能定義屬性,還能定義方法,還能多重繼承協議,這是OC所不提供的。

下面通過一個實列,感受一下面向協議的魅力。

網絡請求封裝

1、協議聲明-base

protocol HBRequest {
    var host: String {get}
    var path: String {get}
    var method: HBHTTPMethod {get}
    var parameter: [String : Any] {get}
    
    associatedtype Response
    func parse(data:Data) -> Response?
}

聲明一個協議,定義與請求相關的屬性,定義模型化的方法,注意這裏的模型並不知道具體要轉爲什麼類型的模型,因此這裏聲明瞭一個關聯屬性,對外即爲泛型model。這裏的model由外界請求配置決定。

該協議屬性應該在具體業務中賦值,請求方法是每個業務模塊都會使用的,因此請求方法應該處理爲公共方法。

2、實現請求方法

extension HBRequest {
    func send(handler: @escaping(Response?) -> Void) {
        //請求網絡 - 序列化 - model
        let url = URL(string: host.appending(path))!
        var request = URLRequest(url: url)
        request.httpMethod = method.rawValue
        let task = URLSession.shared.dataTask(with: request){
            (data,reponse,error) in
            if let data = data, let resp = self.parse(data: data){
                DispatchQueue.main.async {
                    handler(resp)
                }
            }else{
                DispatchQueue.main.async {
                    handler(nil)
                }
            }
        }
        task.resume()
    }
}

擴展協議實現協議方法,將網絡請求模塊放於方法中,對外暴露閉包以方便內部向外傳值。通過主線程向外傳遞數據。

這裏調用了模型化self.parse方法對外返回模型,這裏並沒有實現怎麼就調用了呢?這和我們常用的順序處理不一樣,這裏模型化方法是在請求配置中實現的也就是model中。有人肯定會想爲什麼不直接返回data在外界處理呢?可以設想一下如果通過閉包交給外部處理,一般請求是在業務層發起,那麼業務層或者說Controller吧就不僅要處理視圖加載還要處理數據了,這時候分工就混亂了。和我們想要的MVC、MVVM架構思想就背道而馳。因此返回模型給業務層是最合理的,數據處理都交由model層處理。

以上聲明的協議和對協議的擴展我們可以當做請求的基礎類,在同一文件下,業務層發起請求直接調用該方法,當然是通過該協議的繼承者來調用,即具體model文件中的請求配置結構體來調用。

3、模型構建及序列化-model

結構體是最好的數據歸類的載體,因此model選擇結構體來管理我們的屬性。實現如下:

struct HBPerson {
    let name: String
    let headimg: String
    let description: String
    
    //數據解析
    init?(data:Data) {
        guard let obj = try? JSONSerialization.jsonObject(with: data, options: .allowFragments) as? [String:Any] else {
            return nil
        }
        let data = obj["data"] as! [String:String]
        self.name = data["name"]!
        self.headimg = data["headimg"]!
        self.description = data["description"]!
    }
}
  • 設置模型屬性
  • 初始化時傳入data做數據解析

這裏除了要構建模型還要配置網絡請求參數:

struct HBUserInfoRequest : HBRequest{
    var host: String = "http://onapp.yahibo.top/public/?s=api/"
    var path: String = "test/info"
    var method: HBHTTPMethod = .GET
    var parameter: [String : Any] = [:]
    
    typealias Response = HBPerson
    
    //序列化
    func parse(data: Data) -> HBPerson? {
        return HBPerson(data: data)
    }
}
  • HBUserInfoRequest繼承自基礎協議,對請求參數做配置
  • 實現基礎協議的的序列化方法,該方法在HBRequest擴展中調用
  • 將處理完成的數據即model對象返回給HBRequest中的send方法,這樣在業務層就可以獲取到具體model對象了

以上兩個結構體,我們可以歸爲一個model類,在同文件下實現,等價於OC的一個model類。

4、發起請求-controller

let request = HBLoginRequest()
request.send {[weak self] (person) in
    print(person?.headimg as Any)
    self?.imageview.kf.setImage(with: URL.init(string: ""))
    self?.nameLabel.text = person?.name
    self?.descriptionLabel.text = person?.description
}

直接創建請求對象併發起請求。完美,此時對各層的功能已劃分完成即:

請求基礎層(base)+數據層(model)+業務層(controller)

以上是一個簡單的對網絡請求封裝的一個例子,通過協議很好的連接了模型層和業務層。當然在之前RxSwift的學習中我們能夠更多的感受到協議的魅力,通過協議解除了功能模塊的耦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