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知识点总结(基本语法)

基本语法

一,运算符

java针对操控变量提供了一组丰富的运算符,可分为:

  • 算数运算符
  • 关系运算符
  • 位运算符
  • 逻辑运算符
  • 赋值运算符
  • 其他运算符

1,算术运算符

运算符 描述 例子
+ 在运算符的另一端增加 10+20为30
- 减法 - 将右侧的操作数从左侧中减去 10-20为-10
* 乘法 - 将运算符两端的值相乘 10*20为200
/ 除法 - 将右侧的操作数除左侧的操作数 20/10为2
% 系数 - 用右侧操作数除左侧操作数并返回余数 20%10为0
++ 增量 - 给操作数的值增加上1 20++为21
减量 - 给操作数的值减去1 20–为19

2,关系运算符

运算符 描述 例子
== 检查两边操作数的值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为真 (10==20)不为真
!= 检查两边操作数的值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为真 (10!=20)为真
> 检查左边操作数的值是否大于右边操作数的值,如果大于为真 (10>20)不为真
< 检查左边操作数的值是否小于右边操作数的值,如果小于为真 (10<20)为真
>= 检查左边操作数的值是否大于等于右边操作数的值,如果大于等于为真 (10>=20)不为真
<= 检查左边操作数的值是否小于等于右边操作数的值,如果小于等于为真 (10<=20)为真

3,位运算符

java 定义了几种运算符,这类运算符可被运用于整数型式,long, int,short,字符型和字节型。

位运算符作用于二进制系统间传输标准,并执行按位操作。假设如果 a 等于 60;b 等于 13;现在在二进制型式下它们就如下所示:

a = 0011 1100
b = 0000 1101


a&b = 0000 1100
a|b = 0011 1101
a^b = 0011 0001
~a = 1100 0011

运算符 描述 例子
& 如果两边的值都是1,则结果为1,只要有0,结果都为0(按位与) a&b为12,即0000 1100
| 两边的值只要有1,则结果为1,两边为0,结果才为0(按位或) a|b为61,即0011 1101
~ 每个值取相反的值(按位非) ~a为-61,即1100 0011
>> 左侧操作数的值根据右侧操作数指定的位的数量移至右侧(二进制右移运算符) A >> 2 为 15即1111
<< 左侧操作数的值根据右侧操作数指定的位的数量移至左侧(二进制左移运算符) A << 2 为240 ,即1111 0000

4,逻辑运算符

假设a为真,b为假。

运算符 描述 例子
&& 称为逻辑与运算符。如果双方操作数都不为零,那么条件为真 (a && b) 为真.
|| 称为逻辑或运算符. 如果双方操作数其中的任何一个都不为零,那么条件为真 (a || b) 为真.
! 称为逻辑非运算符. 用作翻转操作数的逻辑状态。如果一个条件为真,那么逻辑非运算符为假 !(a&& b) 为真

5,赋值运算符

6,其他运算符

二,访问权限

1,java中有四个访问权限:public,protected,private,default

1,public:java中访问限制最宽的的修饰符,一般称为"公共的"。被修饰的类,属性,方法不仅可以跨类访问,也可以跨包访问。
2,protected:介于public和private之间的访问修饰符,一般称为"保护访问权限"。被修饰的属性和方法只能本类的方法以及子类访问,即使子类在不同包中也可以访问。
3,private:java中访问限制最窄的修饰符,一般称为"私有的",。被修饰的属性和方法只能被该类的对象访问,子类不能访问,,更不允许跨包访问。
4,default:即不加任何访问修饰符,通常称为“默认访问权限“或者“包访问权限”。该模式下,只允许在同一个包中进行访问。

2,四种修饰符的访问权限范围

修饰符 同一个类 同一个包 不同包的子类 不同包的非子类
public
protected
default
private

三,循环结构

java中主要有三种循环结构:

  • while语句
  • do-while语句
  • for语句

1,while语句

while关键字的中文意思是”当什么时候“,也也就是条件成立时循环相应的代码

while(布尔表达式){
	//循环内容
}

只要布尔表达式为true,循环就会一直执行。

执行流程:在执行while语句时,首先判断循环条件,如果循环条件为false,则直接执行while语句后续的代码,如果循环条件为true,则执行循环体代码,然后再判断循环条件,一直到循环条件不成立为止。

例子: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i = 0;
		while(i < 5){
			System.out.print(i);
			i++;
		}
	}
}

结果:

0 1 2 3 4

循环内容是从上到下执行,我们从上面的例子进行一个小更改,就可以看出差别: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i = 0;
		while(i < 5){
			i++;
			System.out.print(i);
			
		}
	}
}

结果:

1 2 3 4

2,do-while语句

do-while语句由关键字do和while组成,是循环语句中最典型的“先循环再判断”的流程控制结构,这个和其它2个循环语句都不相同。

do{
	(代码内容)
}while(布尔表达式)

注意:布尔表达式在循环体的后面,所以语句块在检测布尔表达式之前已经执行了。 如果布尔表达式的值为 true,则语句块一直执行,直到布尔表达式的值为 false。

循环多次: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int i = 0;
		do{
			System.out.print(i);
			i++;
		}while(i<5)
	}
}

结果:

0 1 2 3 4

只循环一次: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int i = 0;
		do{
			System.out.print(i);
			i++;
		}while(i<0)
	}
}

结果:

0

3,for语句

for语句关键字的意思是"当…的时候",是实际开发中比较常用的循环语句,其语法格式相对于前面的循环语句来说稍显复杂,但是在熟悉以后,将会发现其语法安排的比较条理,把循环控制和循环体很清晰的分开。

for(初始化语句;循环条件;迭代语句){
	循环体
}

执行流程:
1,执行初始化语句。
2,判断循环条件,如果结果是false,则结束循环,否则执行循环。
3,执行循环体。
4,执行迭代语句。
5,跳转到步骤2重复执行。

初始化语句在循环中只执行一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