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绩效教练,真的有效嘛?

点击上方关注我择“置顶或者星标”

640?wx_fmt=png

我们都知道技术人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技术专家路线,一个是技术管理。技术专家则还是在做老本行,但技术管理则是管理学的范畴,许多初入管理的技术人都水土不服。

有一本书叫做《高绩效教练》,其提出的一个观点非常新颖——技术管理者要做教练,去引导员工提高其察觉力和自信心,从而提高他们自己的积极性。而不应该直接由管理者提出自己的方案,甚至自己亲手去做。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例子。一般的技术管理者在下属遇到问题的时候会这么说:

  • 你不能这么做,你这么做是错的,你应该这么做。

但作为教练,你的沟通方式应该是这样的:

  • 你这样做会不会有什么问题?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对比两者你会发现,这两者的区别在于,一种是直接提出意见,另一种则是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毫无疑问,如果是第一种,那么下属自己并不会思考,而是按照你的方式去做。

遇到问题了,因为是你提出的方案,所以还是会来问你。事情搞砸了,还是会说责任是你的,因为这是你提出的方案。但如果你通过引导提问的方式,让下属自己提出方案,那么他会觉得这是我自己提出的方案,我应该认真负责,这会使其更有责任心。

作为管理者,最基础的技能是通过别人完成工作。此时自己是否亲手去做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能够通过你让整个团队有战斗力。这与之前自己做一线工程师差别真是太大了!很多时候我们遇到能力稍差的下属,都恨不得自己亲手干。

但从长期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管理者需要去辅导,去提升整个团队的战斗力。这个时候管理者最重要的是引导,引导他们去提高自己的察觉力、积极性,从而提升他们的能力,去承担更大的责任。

说到这里,我们还是得拉回现实聊聊这种方式的应用情况。

长期来看,作为管理者必须去引导,其提升团队成员的察觉力,让其主动思考主动做事。但短期来看,有时候会因为一些紧要事情,我们必须使用命令的方式使其在指定时间完成任务。例如新来了一个紧急需求,需要当天完成。此时如果让下属去做,那么今天完成不了。此时,你只能自己亲手做或者直接给出方案。

对于这种情况,其实作者也在书中提到了:

领导者的任务主要是两条:一是完成任务,二是培养员工。

可以看到完成任务是在培养员工之前的,所以很多时候为了完成任务,无法使用引导的方式完成任务。所以在更多时候,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还是会使用萝卜+大棒+引导的方式去完成工作,这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

对于这本书来说,最大的价值在于提出了引导,而不是命令。通过引导提升员工察觉力和积极性,从而提升整个团队的战斗力。这才是管理者应该长期去努力的方向,而不是自己亲手做,或者干预具体方案的制定。

回到我们问题本身——高绩效教练,真的能实现嘛?

我认为高绩效教练是一个很好的团队管理思路,通过引导去提升团队积极性,从而可以承担更大的责任。但这个过程是互相切换的,紧急的时候为了保障任务完成,必须自己动手。但大多数时候,还是要使用引导的方式去完成任务。

你们的 Leader 是怎么与你们沟通的,是引导还是命令,来留言区告诉我吧。


推荐阅读

640?wx_fmt=png

公众号@陈树义,用最简单的语言,分享我的技术见解。

↑↑创作不易,如果喜欢请转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