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征伐的領域

原:
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於空桐,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爲營衛。官名皆以雲命,爲雲師。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萬國和,而鬼神山川封禪與爲多焉。獲寶鼎,迎日推筴。舉風后、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順天地之紀,幽明之佔,死生之說,存亡之難。時播百穀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旁羅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勞勤心力耳目,節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
釋:
黃帝往東征到東海邊,登上過丸山和泰山。往西到過隴右空洞這個地方,登上雞頭山。南伐到過長江召陵長沙,登熊山過湘江。往北追逐葷粥野蠻部落,會和諸侯部落於釜山,於是在涿鹿山下平地設置都邑居住。黃帝往來遷徙沒有固定的居所,所道德地方不設置城牆,只是讓士兵們周圍擺列,就像營壘一樣護衛着。因爲天受命有云瑞之祥,於是以雲紀和雲師爲官職。設置左右兩個督監,用於監督各個部落。各部落和平無事,因此祭祀鬼神山川封禪的屬黃帝時期最多。黃帝獲得上天賜給的寶鼎,於是觀測太陽的運行,用占卜用的蓍(shī,師)草推算曆法,預知節氣日辰。他任用風后、力牧、常先、大鴻等治理民衆。黃帝順應天地四時的規律,推測陰陽的變化,講解生死的道理,論述存與亡的原因,按照季節播種百穀草木,馴養鳥獸蠶蟲,測定日月星辰以定曆法,收取土石金玉以供民用,身心耳目,飽受辛勞,有節度地使用水、火、木材及各種財物。他做天子有土德的祥瑞徵兆,土色黃,所以號稱黃帝。
解:
承接上文,黃帝南征北戰東平西伐,遇山開道,遇水搭橋,到的疆域之處可謂至廣至大。其中征伐不順,設置官位制度,舉用賢德之人,理明世間規律,教化農桑,測定曆法,開拓金石之用,勤勞節儉,幾乎是功蓋千秋,更是是表現黃帝憂勞治國的心力 。
之所以被人們銘記,還是因爲功勞深遠。立德、立功、立言,能一立就很了不起了!後人豈不勉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