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臺建設踩坑史,別說這些問題你不會遇到

“中臺”是2019年技術圈的熱詞之一,從觀望到試水,很多公司做出了從0到1的探索。本文采訪了蘑菇街技術專家劉詩遙(花名英鬥),主要分享了蘑菇街中臺建設過程中的坑。他也將在10月17~19日召開的QCon上海2019分享蘑菇街中臺轉變之路的更多實踐案例,敬請關注!

中臺建設背景

在蘑菇街,平臺技術團隊一直是作爲強有力的支撐力量在構建着蘑菇街技術中臺,他們不僅維護了與雲廠商交互的雲適配層,也維護了蘑菇街的一些高效業務中間件。而電商、直播、內容三大業務部門也是各自支撐自己的業務內容,但是每個業務部門內的中臺建設推動則是在2019年初。通過對業務發展趨勢的理解,可以預判出技術未來的方向,在中臺改造的過程中按照中臺演變的方式來進行部門內人員的分工,提前爲公司業務的調整做好了技術側基礎的搭建,改造進行的幾個月後,公司的組織架構也如預判一樣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基於這樣變動的原因主要來自於以下的考慮:

  • 在年初的幾個項目實施過程中,我們發現當項目涉及業務系統較多時,各系統在實現時僅考慮自己系統的實現部分設計;

  • 設計後的方案雖說在每個業務領域內合理,但是新項目的維護卻十分困難;

  • 同時這些新實施的內容大多偏向於很多業務的組合,並不能很好的歸屬到某一個業務範疇;

  • 通過對業務的預判,我們認爲公司會不斷進行深入產業鏈的內容,類似的業務支持還會有很多,而且這些業務的維護週期可能很長、也可能僅有幾天,而這些都和傳統互聯網架構產生衝突。

在做中臺之前,一些業務需求的實現如果涉及多個業務領域系統的時候,各內容僅會對自己的業務維度進行思考,現在可以站在全局的維度上,瞭解需求的更合理設計方式,並且不斷強化各業務自身的能力;而在現在,一些新業務的支持,僅需要將各業務領域系統的功能做簡單組合即可完成。

中臺建設戰略

在蘑菇街中臺的實現也是會區分技術中臺和業務中臺的;技術中臺主要是由雲適配層、業務中間件、直播公共技術等模塊組成的,下面會針對這幾方面展開說明:

  1. 雲適配層:由於蘑菇街是借力雲廠商的雲化架構體系,所以雲適配層在初期就是爲了適配不同雲廠商而建立的;但是在不斷髮展的過程中,我們逐漸發現雲廠商在不同方面提供的能力各有強弱,而針對雲廠商的災備考慮等也使得雲適配層在不斷強化,逐步會演變成爲適配混雲架構的核心接入層。

  2. 業務中間件:在業務不斷升級和轉變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針對業務的支撐會有大量可抽象可複用的功能形態,而針對於這部分的功能又無法歸屬到業務的範疇之內,所以我們針對於這部分內容抽象出了業務中間件;而業務中間件的產生,也大大的提升了業務研發的效率,減少了很多重複功能和重複架構的負擔,這也使得業務中間件逐步成爲技術中臺中的重要一員。

  3. 直播公共技術:在業務發展的過程中,直播業務的能力也在不斷迭代和發展,我們發現直播的底層技術可進行充分的解耦,抽離出與業務相關較小的核心技術模塊;藉此契機,我們開始了針對於直播公共技術的剝離,進一步使得剝離後的部分成爲可被其他業務複用的基礎技術,從而達到通過這部分內容而爲其他業務賦能的目的。

除了技術中臺的組成外,業務中臺的組成也可以總結爲以下幾部分:

  1. 商品、交易、促銷等電商核心業務:整合了電商相關的核心功能,爲其他業務變現提供電商的支撐。

  2. 內容核心業務:包含了內容相關的完整能力,可以快速爲其他業務提供內容側的相關功能,並支撐內容與其他業務的結合。

  3. 直播核心業務:包含了主播、機構等直播核心業務的核心技術,可爲其他業務快速提供直播相關的核心數據和核心業務邏輯,能快速支撐業務的快速調整和業務交叉。

中臺改造問題

在建設中臺的過程中,還是產生了不少的問題的,而下面這些問題可能在很多公司建設時都可能遇到:

  • 在中臺建設過程中,業務仍然需要快速迭代,所以就出現了改造和業務實現並行的問題

    • 這個問題應該比較常見,在一些改造與重構時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中臺的建設無法在業務完全停止的情況下進行,這種情況就類似於一個常見的比喻,就是給飛行中的飛機換引擎;

    • 我們的解決方法就是梳理和分類業務領域內的系統功能,然後逐一進行中臺維度抽離和改造,當日常業務需要這部分功能時,通過切換開關和流控的方式將外層對於功能的依賴,逐步轉化爲使用中臺改造後的功能,類似通過一層網關來達到對於新舊內容的路由,而不影響外部業務的迭代。

  • 人員的變動也是中臺建設過程中碰見的一個難題

    • 中臺的改造是對核心技術部分進行修改和重新劃分,那麼人員的變動必然會讓新接手的人員增加熟悉的工作,這個也是碰見的難題;

    • 但是,當我們發現熟悉的工作無法避免之後,我們開始進行人員的調整,讓其他業務領域的人員來進行跨領域內容的熟悉,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讓各業務領域的人員都對全局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 所以,通過跨領域人員的調動,來達到對不同業務領域內容的瞭解,可以讓中臺的改造向着更適合的方向前進。

中臺提效案例

在蘑菇街,業務中間件作爲技術中臺的一部分,它的核心目的就是爲了提升日常的研發效率,所以類似案例還是有很多的。在日常的業務研發過程中,我們發現各系統都有對較長生命週期的緩存需求,而每個系統都要自行研發一套針對於緩存的讀取,和增量與全量DUMP的流程。鑑於這種需求的抽象,我們抽離出這套邏輯內容,研發出了蘑菇街現在在較多系統所使用Zonda中間件,通過簡單的配置,就可以完成對此類似功能的實現,大大提升了日常業務研發的效率。更多案例分享,將會在QCon上海站的“業務中臺化演進”專題中跟大家分享。

未來演進計劃

蘑菇街中臺的未來大概也會從技術中臺和業務中臺兩方面來進行:

技術中臺方面:

不斷優化現有的業務中間件,抽離業務需求實現過程中的公共內容,不斷爲業務研發提升效率;

  1. 針對業務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基礎技術進行剝離,將例如直播的底層技術不斷做強做厚,可以讓直播技術與其他業務的結合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2. 混雲架構的持續推進,實現基礎設施部分在災備方向上的可控。

業務中臺方面:

  1. 業務中臺建設首先要注重各業務領域系統的能力沉澱,不斷提升中臺層面上各業務領域系統可支持的能力,爲之後業務的快速搭建或者業務的快速轉型提供一個堅實的基礎。

  2. 除此之外,業務方向上的預判能力也是業務中臺演進計劃上的考量之一,通過考慮業務的發展方向,預判未來業務所需要的能力,在業務中臺建設的過程中,提前設計這些業務所需要的功能。

採訪嘉賓介紹

劉詩遙,花名英鬥,現任蘑菇街技術專家。曾就職於京東、支付寶等公司,2016 年加入蘑菇街。目前在蘑菇街負責電商技術相關業務架構工作,主要職責是在業務方向上,明確技術規劃和業務技術架構,並完成相關技術方案的落地。曾負責推動蘑菇街大促等項目的進行,協調並完成技術中臺內容與業務側的深度結合等。

在QCon上海2019的演講中,劉詩遙將結合業務和技術兩方面的視角,爲你詳解蘑菇街中臺建設過程中的難點和變通之法,幫你避開中臺設計過程中必踩的坑,點擊瞭解詳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