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一再做出錯誤的決定,很可能是認知出問題了

該文創作過程

“如果你一再做出錯誤的決定,不完全但從側面能反映出你的認知可能出問題了”,這是在美團面試時跟面試官聊未來發展時說的一句話。

對此,深以爲然。如果你問,這幾年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我會說:意識到認知的重要性,並在不斷的努力提升自己的認知。

在《美團面試小感——認知撐起的格局》一文的評論區,評論說“你說的認知是什麼,沒有描述清楚”。那麼,今天這篇文章咱們就專門來聊聊認知的問題。

所謂認知力,就是對世界萬物的判斷,判斷越接近事實,認知力就越高。

評論區的精彩

每當文章發佈之後,其實最期待的就是讀者的評論,有實物的評論,而非“好,真好,太好了”。因爲讀者的評論能夠給作者一個思維的迴路,讓作者意識到不足,並能夠改進。某些評論又能觸發新的靈感。

回到認知的主題,舉個實例來說說認知層次的不同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先看《如何通過個人博客賺錢,走上財務自由》一文在CSDN評論區的一段話。

“所以有0個人打賞?不否認博客會有收益,但絕不是收入,財務自由更是扯**。當你寫博客能實現財務自由,那你個人的實力和影響力足以讓你躺在家裏也能財務自由。”

暫且不說評論者文化、素質的問題,就從認知的角度來分析一下,我們能看到些什麼?

確認偏誤

確認偏誤:人們總傾向於尋找證據來支持自己已經相信的事情,抵制不同的看法。

在這位朋友的的認知中,或通俗講他的經驗中,他認爲寫博客不能夠掙錢,更不能夠財務自由。然後,他就尋找各種證據來支持他的觀點:0個人打賞、實力和影響力等。

但他沒意識到學習、寫作(輸出)、博客是構建實力和影響力的基礎和方式。你不斷的學習,通過寫作(或實戰)強化,構建實力,然後發表出來讓更多的人看到,構建影響力。最終才能達到“躺在家裏也能財務自由”。

請記住這句話:你看到的往往只是你想看到的。當你帶着情緒去看待問題,往往就是掉進認知的陷阱裏。

達克效應

達克效應(D-Keffect),全稱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effect),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慮的決定上得出錯誤的結論。通俗講就是“總有一些人認爲自己什麼都懂,或者低估自己不懂的事情。”

“所以有0個人打賞”,這句話能看出什麼來?他根本沒讀完那篇文章。那篇三四千字的文章未曾有一字提及打賞作爲收入來源的。他沒有看到其他的變現途徑,也沒有過寫作、運營自媒體等經驗,但他卻以爲自己什麼都懂。

社會心理學家鄧寧和克魯格通過研究發現:在幽默感、文字能力和邏輯能力上最欠缺的那部分人總是在高估自己,當他們實際得分只有12%時,卻認爲自己的得分在60%以上。

達克效應的特徵爲:“能力差的人通常會高估自己的技能水準;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確認識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準;能力差的人無法認知且正視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極端程度。”

簡單來說,就是:自己不行又不承認,還覺得別人也不行。從心理學層面上來講通過“高估自己”來滿足自己的自信心。

認知失調

確認偏誤說的是帶着有色眼鏡看世界,達克效應是爲了滿足自信心高估自己,而認知失調卻是新舊觀念衝突導致的。

當新的觀念或信息與已有的經驗產生矛盾的時候,便會出現認知失調。爲了達成認知的一致,一個人會去尋找合理化的解釋。

曾經有這麼一個段子,兩個窮人在討論慈禧太后的生活,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慈禧太后一定是牀頭放着一個白糖罐,牀位放着一個紅糖罐。因爲糖對他們來說已經是最美好的事物了,不能想象皇帝可能最愛吃的卻是涼拌白菜(乾隆白菜)。

最近在聽蔣勳講的《紅樓夢》(嗶哩嗶哩,av16030500),有一段講考證紅樓夢後四十回是不是曹雪芹自己寫的。有一個證據很有意思:前百八十回從來不講什麼大魚大肉的吃法,而後四十回卻經常講到金銀銅器,大魚大肉。

前八十回與後四十回對食物和用餐的描述,很顯然一個是有富貴生活體驗的,而另一個卻只是“窮苦人”的想象。曹雪芹和高鶚的認知層面立現高低。

“認知失調”的原因其實就是人在“偷懶”,當新的觀念、信息出現時,不願意去了解它的本質,而是通過尋找合理化解釋的方式來推翻新觀點或麻痹自己。

如何擺脫認知誤區

如果將人的認知範圍比作一個圓,那麼認知的半徑越大,認知範圍也就越大。這就是所謂的“認知半徑”。

擺脫認知誤區第一步就是尋找認知偏見。比如常見的偏見:各種(敏感被過濾了,只能用各種替代了)歧視,延伸至對萬事萬物的主觀看法等。找出其中的認知偏見,然後挖掘它們從何而來,如何形成?是否存在事物的另一面?

當從多方面進行求證之後,你會發現對事物的認識從一個點變成一個面,然後又變成立體。小孩兒會以“好人”和“壞人”來定義一個人,但有一定認知的人會發現凡事都是多維度的。好的作品也正是從這種多維度來素質豐滿的人物形象。

曾經聽到這樣一個學習技巧:當你學習一項新事物時,你一定要同時學習它的支持方和反對方的論點,這樣才能從整體上了解它。

另外就是要豐富你的信息源,並覈查信息源的權威性。回到最初的那條評論中“0個讚賞”的問題。其實,這可以作爲一個信息源,但並不是一個可靠的信息源,因爲讚賞根本不是變現的途徑。

小結

想要提升認知能力,其實並不容易,需要我們走出舒適區,不斷的學習新知識,增長新的見識,剋制人自身的一些思維缺陷,顛覆以往的自己。這也是一個在拿自己開刀的過程。但也正是這樣一個個由認知導致的選擇,造就了我們的人生。

最後,同樣一篇文章,分享另外一個讀者看到後跟說的話,可對比一下:“我覺得,走這條路,需要設計,設計切入點、路線、爆破點、目標……把握時機和切入點,從大量競爭者中脫穎而出,還需要另闢蹊徑……你要考慮目標和預期怎樣,方案如何……你可能還需要團隊操作……”。

原文鏈接:《如果你一再做出錯誤的決定,很可能是認知出問題了


程序新視界

關注程序員的職場生涯,大量優質學習資源、技術文章分享

csdn-微信公衆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