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張精美的數據可視化,帶你走進它的前世今生

今天週五,所以我給你們準備了一些特別的東西,多圖預警,準備好wifi。

縱觀現代可視化技術,我們看到了極簡主義。在數字化的世界,所有的資源只需點擊幾下鼠標,就能將手中大量的信息簡單呈現。

但是,我們不是碰巧才做到這些的,這得感謝那些勇於創新的前輩們,正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們站在了他們的肩膀上,纔有了今天比較炫酷的可視化技術。

曾經有很多人問我,FineBI做的數據可視化除了酷炫還有啥?

首先數據可視化得從業務出發,這也是數據分析的最後結果:對業務負責,如果這個都做不到,那麼分析數據的意義在哪裏?

其次,借用騰訊內部的一句話告訴各位:擁抱變化,你得去接受新鮮事物,如果它不夠好,那麼國外的數據可視化軟件Tableau爲什麼還會以157億美元被收購呢?

作爲多年數據可視化的分析師,我最欣賞的可視化分爲兩種:

一是足夠經典的可視化,足以引領可視化歷史的風騷;二是有着足夠的技術支撐,代表現在數據分析可視化的最高水平。(可視化做的花裏胡哨的,往往都是空架子)

經典的可視化:

1. 俄法戰爭

1969年,Charles Minard做了一張圖表,是1812年拿破崙率軍攻佔莫斯科的行軍圖,顯示了軍隊規模的縮減。在頂端較粗的線代表了從波蘭到莫斯科的行軍規模變化。下方的細深色線則代表了撤退時的軍隊規模。線條的寬度代表了軍隊的規模,從400000大軍縮減到了10000。底部線條是溫度和時間刻度,而整個圖形分佈展示了行軍距離。

 

2. 約翰·雪諾(John Snow)和霍亂案例

下方是約翰·雪諾的地圖,展示了1854年倫敦霍亂爆發時的發病源頭。線條代表街道。黑色的長條代表了所在街區死亡的人數。圓點代表抽水泵。特別注意在寬街 (Broad Street)上的抽水泵周圍的死亡人數相對集中。雪諾用他的這幅地圖佐證了他極富爭議的理論:霍亂是由被污染的引用水傳播開來的。當政府關閉了寬街上的水泵,霍亂的蔓延也平息了。引發霍亂的病菌最終由德國物理學家羅伯特·科赫(Robert Koch)在1883年分離出來。

 

3. 死亡原因極座標圖

弗洛倫斯·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是一位著名的英國社會改革者和統計學家。她是皇家統計學會的第一位女性成員,是使用極座標圖的先驅。當向國會展示她的研究成果時,南丁格爾使用區塊來解釋克里米亞戰爭。她的區塊顯示了在1854到1856年間克里米亞戰爭中人們死亡的原因。

 

4. 地球

地圖應該是最早形式的圖表。下面的地圖分別由馬丁·瓦爾德澤米勒(Martin Waldseemüller)在1507年,亞伯拉罕·奧特柳斯(Abraham Ortelius)在1570年和伊曼紐爾-鮑文(EmanuelBowen)在1744年製作完成的。

 

5. 漢斯·羅斯林(HansRosling)

漢斯•羅斯林是Gapminder(注:一個在線互動圖表數據平臺)的創辦人之一,他製作了氣泡圖來展示每個國家四個維度的變量指標:平均壽命(y軸),GDP(x軸),七大洲(顏色)和人口數量(氣泡大小)。

 

6. 進口量&出口量折線圖

威廉·普萊費爾(WilliamPlayfair,1759-1823)是一位蘇格蘭的工程師和政治經濟學家。他發明了折線圖,條形圖,餅圖和扇形圖。他通過繪製以下軌跡圖展示英國從進口量大於出口量到出口量大於進口量的時間點。

 

7.華盛頓郵報統計的,美國各區域的移民情況

 

8.當前股價買入上證50指數後,持有不同時間的收益分佈

 

現代的可視化:

1、天貓大屏

做過大屏的人都知道天貓大屏實現的難度,每年的雙十一,天貓都會在整點時刻直播戰績,可怕的戰績背後,不知道大家是否留意到背後展示的數據大屏,簡直酷炫吊炸天。

 

2、Shane Mielke爲自己做的可視化

 

當平面設計師Shane Mielke出版他的書“Lunch It”時,他還設計了一個驚人的在線數據可視化項目,描繪了他的書可以購買的地方。此交互式數據通過可旋轉的世界地圖,顯示可以獲取Launch It書籍的實時數據。爲了使其更有趣,用戶可以更改地圖的顏色和標記的形狀。

3、彷如藝術品的醫療可視化

 

在某些情況下,數據實際上是個人的,最終產品更像是一件藝術品,而不是圖表和圖表的集合。在這個項目中,分析的數據屬於人性。意大利數據設計師Giorgia Luppi創造了這種藝術數據,以幫助她的朋友應對她兒子的醫療問題。她使用醫療記錄進行兒童治療,並將藝術和音樂結合起來,創造出這種美麗的數據可視化。

4、最欣賞的當然是自己用FR和FBI做的可視化了(手動滑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