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JSP 與 Web 技術概述

JSP 與 Web 技術概述

簡介

通常,我們將互聯網理解爲所有計算機網絡連接而成的大型網絡,而 Internet(因特網)則是其中最大的一個計算機網絡。而萬維網(World Wide Web,全球廣域網)則是一個全球性的、動態交互的、跨平臺的分佈式圖形信息系統,是一種網絡服務。

可以說萬維網不是一個物理意義上的計算機網絡,因爲其所提供的服務分佈在不同的網絡內,但是在邏輯上可以說這些服務構成了一個網絡。

這種服務通常由客戶端發送一個請求,而 Web 服務器接收到請求後,開啓一個連接。通過該連接,兩端進行信息的交互,最後關閉連接,結束通信。

在 Web 發展之初,客戶端及服務器間的動態交互是通過 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公共網關接口)進行的。這種方式,Web 服務器和客戶端交互的信息是固定的 HTML 文本,動態的數據也是通過內嵌的 CGI 程序處理,結果由 Web 服務器回傳給客戶端。

Web 結構,可以簡單的分爲請求服務的客戶端和提供服務的服務器端,兩者通過諸如 HTTP、FTP、MAIL、TELNET、NEWS 等協議進行通信。

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全球資源定位器)是互聯網上標準資源的地址。

格式:scheme://host:port/path

示例:http://www.oracle.com/technetwork/java/index.html

靜態網頁和動態網頁

使用 HTML 可以設計出很好的靜態網頁,以供人們查看,但是不同的網絡服務的出現,使得同用戶交互的需求變得越來越重要。

客戶端獲取服務器返回的 HTML 網頁後,對其進行解釋,會執行 Script 網頁程序代碼,達到同用戶交互的效果。這種通過瀏覽器執行諸如 JavaScript 和 VBScript 腳本語言(基於 Visual Basic 發展而來)的方式,可以將一些任務放在客戶端,減輕服務器的負擔,但是基於安全的考慮,這些腳本的執行被限制在用戶端,不允許其直接對服務器進行操作。這就意味着腳本的執行並不能獲取服務器上的諸如文本文件、數據庫數據等資源,也就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動態交互。

因此,JSP(Java Server Pages)、ASP(Active Server Pages)和 PHP(Personal Home Page)技術應運而生。

這種動態網頁技術,在服務器接收到網頁請求後,根據請求加載指定的網頁,解釋並執行網頁中的代碼,從而生成不同內容的 HTML 文件並返回給客戶端。

JSP

JSP 是一種動態網頁技術標準,其由普通的 HTML 語句和基於 Java 語言的嵌入標記組成。如此,可以通過 <% %> 標籤將靜態的 HTML 內容和動態的網頁內容分開,編寫十分方便。

但是 JSP 文件實際上是一份源碼,其不會直接返回到客戶端,而是通過編譯運行,生成一個 HTML 文件返回。而實際上 JSP 被翻譯爲一個 Servlet 源程序,然後被編譯爲一個 class 類文件,然後執行。所以,請求的 JSP 文件如果存在錯誤時,後臺會報一個無法轉換爲 Servlet 的錯誤。實際上,JSP 就是 Servlet 的簡化編寫方式,因爲直接編寫 Servlet 較爲繁瑣複雜。

如果說 JSP 的使用簡化了動態網頁的生成,那麼 JavaBean 的使用則很好的將網頁同不同的功能相隔離。JavaBean 作爲一種程序組件,可以將不同的功能模塊化,如果 JSP 需要使用指定的功能,只要引入相應的 JavaBean 即可。

編程體系

基於瀏覽器的 B/S(Browser/Server)結構,瀏覽器所用技術由: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標記語言)、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層疊樣式表)、JavaScript、VBScript 等,服務端則使用 ASP(.NET)、PHP、JSP、Java 等技術。

C/S(Client/Server)結構則主要使用 VB、VC、VC#、Delphi、Java、.Net 等技術。

而常用的數據庫有微軟公司的 SQL Server、Oracle (甲骨文公司)的Oracle 和 IBM 的 DB2。

常用的組合爲 JSP+Oracle 體系、ASP.NET+SQL Server 體系和 PHP+MySQL 體系。

JSP 是 Sun 公司推出的,但是 Sun 公司被 Oracle 公司收購了,所以這三種主流體系可以看成甲骨文系、微軟系和開源系。

企業應用開發結構

企業應用開發架構分爲兩層、三層和 N 層架構。

面向用戶的顯示邏輯層和保存數據的數據庫層爲必須層,這是最基本的二層結構。這種結構簡單,但是可能造成代碼混亂,維護艱難,效率低下。所以隨着業務的增加,需要添加業務邏輯層,就是三層結構,這會使得邏輯更加清晰,便於維護。而後,根據需要進一步添加服務層、中間件等就形成了 N 層結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