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考2:信息系統綜合測試與管理(不是很重要)

測試基礎(瞭解)

測試模型:

測試和測試對象基本特徵、基本關係的抽象,是大量實際測試應用總結得出的,代表某類應用的內在規律,適用於此類應用的一組測試框架性的東西。

軟件測試過程主要模型有:

V模型 W模型 H模型 X模型 前置測試模型。

V模型:

 

注意對應關係,需求分析對應驗收測試、系統設計對應系統測試、詳細設計對應功能測試、編碼對應單元測試。

軟件測試類型分類

按開發階段分爲 單元測試、繼承測試、系統測試、驗收測試。

按測試技術分爲 黑盒測試、白盒測試(又稱爲結構測試 邏輯驅動測試)。

按執行執行方式分爲 靜態測試(如審查、桌面檢查,簡單理解就是光看了)和動態測試。

軟件維護類型

改正性維護:改正開發階段已發生而系統測試階段尚未發現的錯誤。

適應性維護:使用軟件適應信息技術變化和管理需求變化而進行的修改。

完善性維護:爲了擴充功能和改善性能(變得更好)而進行的修改,主要是對已有軟件系統增加一些在系統分析設計階段中沒有規定的功能和特性。

預防性維護:爲了改進軟件的可靠性可維護性以適應未來軟硬件變化,主動增加預防性新功能的修改。

測試管理(有個印象就行,很少考,因爲是專門領域)

主要因素:

包含 測試策略的制定、測試項目進度跟進、項目風險的評估、測試文檔的評審、測試內外部溝通、測試人員的培養。

具體內容包括:

1、測試目標的明確,進行測試計劃以及過程監控準則的制訂

2、測試團隊搭建和測試人員管理

3、測試實施過程的監控,包括測試計劃執行的跟蹤和測試人員的工作安排等內容

4、測試風險的評估和風險的應對策略

5、測試外部的溝通協調和測試問題的確認處理

6、測試資產、測試產品的統一管理

7、測試規範的制定

8、測試績效考覈的制定與考評

試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