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十

Java基础

异常

finally代码块:定义一定执行的代码。
通常用于关闭资源。

catch是用于处理异常。如果没有catch就代表异常没有被处理过,如果该异常是检测时异常。那么必须声明。

异常在子父类覆盖中的体现;
1,子类在覆盖父类时,如果父类的方法抛出异常,那么子类的覆盖方法,只能抛出父类的异常或者该异常的子类。
2,如果父类方法抛出多个异常,那么子类在覆盖该方法时,只能抛出父类异常的子集。
3,如果父类或者接口的方法中没有异常抛出,那么子类在覆盖方法时,也不可以抛出异常。
如果子类方法发生了异常。就必须要进行try处理。绝对不能抛。

异常的总结

异常:
是什么?是对问题的描述。将问题进行对象的封装。

异常体系:
Throwable
|–Error
|–Exception
|–RuntimeException

异常体系的特点:异常体系中的所有类以及建立的对象都具备可抛性。
也就是说可以被throw和throws关键字所操作。
只有异常体系具备这个特点。

throw和throws的用法:

throw定义在函数内,用于抛出异常对象。
throws定义在函数上,用于抛出异常类,可以抛出多个,用逗号隔开。

当函数内容有throw抛出异常对象,并未进行try处理。必须要在函数上声明,否则编译失败。
注意,RuntimeException除外。也就说,函数内如果抛出的RuntimeExcpetion异常,函数上可以不用声明。

如果函数声明了异常,调用者需要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可以throws可以try。

异常有两种:
编译时被检测异常
该异常在编译时,如果没有处理(没有抛也没有try),编译失败。
该异常被标识,代表这可以被处理。
运行时异常(编译时不检测)
在编译时,不需要处理,编译器不检查。
该异常的发生,建议不处理,让程序停止。需要对代码进行修正。


异常处理语句:
try
{
需要被检测的代码;
}
catch ()
{
处理异常的代码;
}
finally
{
一定会执行的代码;
}

有三个结合格式:

  1. try
    {

    }
    catch ()
    {
    }

  2. try
    {

    }
    finally
    {

    }

  3. try
    {

    }
    catch ()
    {
    }
    finally
    {

    }

注意:
1,finally中定义的通常是关闭资源代码。因为资源必须释放。
2,finally只有一种情况不会执行。当执行到System.exit(0);fianlly不会执行。


自定义异常:
定义类继承Exception或者RuntimeException
1,为了让该自定义类具备可抛性。
2,让该类具备操作异常的共性方法。

当要定义自定义异常的信息时,可以使用父类已经定义好的功能。
异常异常信息传递给父类的构造函数。
class MyException extends Exception
{
MyException(String message)
{
super(message);
}
}

自定义异常:按照java的面向对象思想,将程序中出现的特有问题进行封装。

异常的好处:
1,将问题进行封装。
2,将正常流程代码和问题处理代码相分离,方便于阅读。

异常的处理原则:
1,处理方式有两种:try 或者 throws。
2,调用到抛出异常的功能时,抛出几个,就处理几个。
一个try对应多个catch。
3,多个catch,父类的catch放到最下面。
4,catch内,需要定义针对性的处理方式。不要简单的定义printStackTrace,输出语句。
也不要不写。
当捕获到的异常,本功能处理不了时,可以继续在catch中抛出。
try
{
throw new AException();
}
catch (AException e)
{
throw e;
}

如果该异常处理不了,但并不属于该功能出现的异常。
可以将异常转换后,在抛出和该功能相关的异常。

或者异常可以处理,当需要将异常产生后和本功能相关的问题提供出去,
当调用者知道。并处理。也可以将捕获异常处理后,转换新的异常。
try
{
throw new AException();
}
catch (AException e)
{
// 对AException处理。
throw new BException();
}

异常的注意事项:
在子父类覆盖时:
1,子类抛出的异常必须是父类的异常的子类或者子集。
2,如果父类或者接口没有异常抛出时,子类覆盖出现异常,只能try不能抛。

包(package)

对类文件进行分类管理。

给类提供多层命名空间。

写在程序文件的第一行。

类名的全称的是 包名.类名。

包也是一种封装形式。

包与包之间访问

包与包之间进行访问,被访问的包中的类以及类中的成员,需要public修饰。

不同包中的子类还可以直接访问父类中被protected权限修饰的成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mport

为了简化类名的书写,使用一个关键字,import.
import 导入的是包中的类。
建议,不要写通配符 * ,需要用到包中的哪个类,就导入哪个类。

import
简化类名。

一个程序文件中只有一个package,可以有多个 import。

用来导包中的类,不导入包中的包。

通常写import mypack.Demo; 而不写import mypack.*

jar包

Java的压缩包
方便项目的携带。
方便于使用,只要在classpath设置jar路径即 可。
数据库驱动,SSH框架等都是以jar包体现的。

Jar包的操作

创建jar包 :
jar -cvf mypack.jar packa packb

查看jar包 :
jar -tvf mypack.jar [>定向文件]

解压缩 :
jar -xvf mypack.jar

自定义jar包的清单文件 :
jar –cvfm mypack.jar mf.txt packa packb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