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業務與技術架構學習總結(7)——從金融牌照(三方支付牌照),看互聯網巨頭的金融佈局

原文鏈接:https://www.toutiao.com/i6749028951915495950

目前互聯網巨頭們最主要的幾張牌照有:三方支付牌照、互聯網小貸牌照、基金支付牌照、基金銷售牌照、保險經紀人牌照等。本系列第一篇主要講一下支付寶發家致富的第一張牌照:第三方支付牌照。

目錄

  1. 什麼是第三方支付牌照
  2. 三方支付能做什麼
  3. 三方支付牌照現狀如何
  4. 網聯成立的意義
  5. 小維洞見
  6. 結語

在金融牌照圈有個很不好的現象,就是金融牌照發放的時候都是先鬆後緊。隨着政策越來越嚴,各金融牌照的價格也水漲船高。以第三方支付牌照爲例,根據原牌照的經營狀況,涵蓋的經營的範圍不同,以及成交時間點不同價格會有所差異。美團2016年9月,以13.5億收購錢袋寶;2017年6月,國美以7.2億收購銀盈通;2017年12月,滴滴以3億收購一九付……雖然金融牌照的價格越來越高,但是各大巨頭還在以集郵的方式,一張張的通過收購控股等方式將牌照收入囊中。

一、什麼是第三方支付牌照

根據《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被定義爲:非金融機構在收付款人之間作爲中介機構提供包括網絡支付、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其他支付服務在內的部分或全部貨幣資金轉移服務。具體來說,中國人民銀行將第三方支付牌照分爲七種類型:預付卡受理、預付卡發行、移動電話支付、互聯網支付、固定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數字電視支付,不同的業務類型,對應着不同的業務開展地域範圍。

從金融牌照,看互聯網巨頭的金融佈局(一):三方支付牌照

開頭提到的三個收購案例,其實主要的差價在於牌照的經營範圍,通過以下數據,算數好的同學肯定已經知道了,哪個類型最貴了~

  • 2016年9月,美團以13.5億收購錢袋寶(互聯網支付、全國性銀行卡收單)
  • 2017年6月,國美以7.2億收購銀盈通(互聯網支付、部分省市預付費卡發行收單)
  • 2017年12月,滴滴以3億收購一九付(互聯網支付)

二、三方支付能做什麼

三方支付牌照,互聯網公司一般看重兩個功能,一個是線上(互聯網支付),一個是線下(銀行卡收單)。有個現象,北京除外的同學的是否注意到,你在實體店進行掃碼支付(主掃和被掃)的時候,基本上是沒有京東支付的,基本上是微信、支付寶、雲閃付還有美團支付。那是因爲京東網銀在線的收單牌照,只有在北京地區可以使用,如果發現其他城市使用,那就是違規哦。所以全國性銀行卡收單非常值錢~

下面,我們仔細看下目前主流的幾種支付方式。

1. 線上支付

就是通過互聯渠道或者專有網絡,在收付款人之間進行資金轉移。其承載方式多種多樣,感謝支付寶的變革,讓我們支付變得如此簡單。

  1. APP支付:手機端常見支付方式。移動端應用APP中集成開放SDK調起微信/支付寶等支付模塊來完成支付;
  2. H5支付:移動端網頁展示商品或服務,用戶在前述頁面確認使用微信/支付寶支付時,商戶發起本服務呼起微信/支付寶客戶端進行支付。

2. 線下支付

客戶展示“付款碼”給商戶系統掃描後直接完成支付,適用於線下場所面對面收銀的場景

3. 掃碼支付(線上線下)

戶掃碼支付作爲一個特殊歸類,因爲他存在歧義,但是根據人行最新規定,目前已經將實體是商戶掃碼支付歸爲線下,線上商戶掃碼歸爲線上。自2018年第二季度起,實體商戶條碼支付業務數據由網絡支付調整至銀行卡收單進行統計。

三、三方支付牌照現狀如何

支付牌照有個特點,他是有有效期的,一般爲五年,到期時持牌機構需要進行續展方可繼續從事支付業務,續展不通過者應迅速退出市場。2016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下發文件對支付機構分級分類監管,且5年期滿之後續展從嚴。中國人民銀行爲第三方在支付牌照的發放機構,自2011年到2015年一共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10批共271張,後續沒有再新發牌照。截至2019年5月底,由於業務變動、公司合併、續展不通過等原因,目前已有33家機構的支付牌照被註銷,其中20家因嚴重違規被註銷,2家主動註銷,另有11家因業務合併而註銷。

四、網聯成立的意義

隨着我國第三方支付蓬勃發展,特別是近年來第三方支付賬戶內資金規模的成倍增長,用戶在支付賬戶內的備付金資金安全風險和支付賬戶沉澱資金孳息的規模和爭議也在不斷加大,各種風險倍增。網聯成立有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2個問題:

1. 整治違規亂象

上述提到,有20家因嚴重違規被註銷,其中違規亂象包括:

  1. 在線博彩,色情網站,非法融資等提供支付通道;
  2. 非法洗錢,創建大量虛擬賬戶,虛假交易洗錢;
  3. 資金捐款跑路, 不給商戶清算資金,延期清算或者不清算。

2. 超大規模的資金沉澱

導致連國家都害怕支付寶和微信可能帶來的法律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到目前爲止,支付寶、財付通等主要第三方支付機構並未公開第三方支付賬戶模式運行10餘年來產生的沉澱資金孳息相關規模和去向。隨着網聯支付公司的成立和備付金統一管理制度的實行,互聯網支付的資金流將納入中國人民銀行直接統計及監管範圍內,第三方支付機構將面臨更嚴格的監管,備付金孳息這一隱性收益將不被默許。

五、小維洞見

目前三方支付已經進入了存量博弈的階段。市場上依然還有近240張牌照,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未來可能會越來越少。除了近40家網聯股東,具有一定的市場份額,未來其他更小的支付機構只有等着被大佬收購的命運。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新型便捷支付方式形式。例如:刷臉支付(雖然我並不看好),其他生物支付,可穿戴設備支付等情景。

六、結語

關於三方支付的科普知識就普及到這裏了,雖然已經進入了紅海階段,但是還是作爲互聯網的兵家必爭之地。只要是擁有自主消費場景的互聯網巨頭,第三方支付牌照依然是一張標配牌照。第三方支付牌照,還有兩個升級版:基金支付牌照與跨境支付牌照。還有一種就是境外支付,這個牌照就跟祖國沒關係了,受當地監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