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成長】

怎麼說,是無聊的吐吐槽還是談談最近心裏想的事?其實都不是。只是把心裏真實的感受和這二十一年來終於得到的啓發說出來吧!

今年21,其實,我也很少想起,或者主動思考今年多少歲了,因爲單獨思考這個也思考不出什麼結果來。一個普通的本科,家庭條件有些不濟。當然高中也是一樣平平淡淡。所以在我的生活中並沒有什麼很令人振奮的事情發生。不知道爲什麼要從年齡說起,但是腦子裏第一個出現的就是這個,我今年21了。談到自己的年齡,甚至出現一個短暫的恐慌。

相比之下,以前的一些朋友,初中的,高中的,有些早已成家立業,有的還在外面拼搏,每天起早貪黑,還有的高中複習考了重點大學,大家都是20來歲,差距還是挺大的。看看目前的現狀,當然不是吐槽說這個大學本身有什麼,而是對自己的一種不滿。每天都有人沉迷在遊戲世界中,有的人每天都談情說愛,還有的人每天都不知所措,渾渾噩噩。我恨我看到的這種現狀,但是我又無能爲力。這種感覺着實讓我感到很慌,這種慌,不是一來就有的,而是每次放假,過年,看到以前的同學,朋友,他們身上的變化,又聯想到自己。所以有一絲慌亂和緊張。所以每次去圖書館,纔會讓我很心安,讓我感覺到我和那些混亂的環境脫離開來,真正開始做自己的事。從而有時候就會感覺和身邊的一些人有些疏遠,但是又想到高中老師教育的話,做人做事,就要耐得住寂寞,於是心裏又有了一絲的安慰。有時候也會用“物以類聚”這個詞來安慰自己,雖然不太確切,但是也有一點功效。20來歲的年齡,相差的太大了。後面再說我內心的一些感受吧。

那到底什麼是成長呢。其實我覺得成長是會一直伴隨人的一生。相比之下,成熟這個詞,意味着某一個階段,一個人的心理以及行爲和思想的一些變化,我對成熟這個詞,其實定義不太準確,接着上一個話題 年齡。大學裏看到的20多歲的人,我覺得不應該再僅僅用學生這個稱號來軟化自己,因爲20多歲的年齡,是一個已經相對需要成熟的年齡,可以稱作大人了。自己不僅僅只是一個學生,也是一個成年人,一個20多歲的成年人。可是,眼前見到的,儼然不是成年人應該有的樣子,哪怕是一點點,或許是我對其思考的太沉重吧。我之前也沒太思考到這一點,爲什麼忽然,其實也不是忽然,就是慢慢積累而來,潛移默化,就像量變引起質變一樣。這兩年,時常接電話聽到耳邊的聲音,不再是以前那個嚴厲而又堅韌的聲音,這聲音越來越軟化,就像一個老者給你的忠告,我意識到他已經變老很多了這些年。特地回去看,臉上果然開始出現許多皺紋,臉色也黯淡了些許。忽然自己心就像什麼刺過一樣。高三那年姐姐結婚了,到如今也快三年了, 每次打電話都會看到一個小孩子在地上爬,咿咿呀呀的不會講話。慢慢的,每次和姐姐聊天偶爾能聽到小孩子的聲音,也能見到孩子或者他的照片,長大了不少,也是兄妹。於是又想起自己大概也這麼小的時候,還有和姐姐的照片,開始一晃,20來年過去了。心又像被針紮了一下。這兩天,姐姐發來了一些語音消息,對面是小孩子的聲音,嘴裏喊着舅舅,還有一些其他的話,一字一句都很清晰。整個人忽然感覺精神了一番,對於“忽如其來”的舅舅這個稱呼,還有點不自在,不過一想過來,自己的年齡,已是一個成年人,也就能舒坦一些了。

其實,在早,在我內心已經開始轉移了,我更習慣用成年人的銘牌來對待自己做事,而學生這個銘牌次之,只是他的一聲“舅舅”,真的讓我更加確信。我已經習慣了用成年人的身份來約束自己。不參與其他人討論遊戲的話題,與一些同學吹那些無關緊要的牛也越來越少,很少無聊,也很少在無聊的時候找人一起說說笑笑浪費時間。沒有每天渾渾噩噩不知所措。相比之下,目前我做的是調整自己的心態,用嚴謹的態度對待每一件事,做好自己的目前的本職工作,可能有人認爲我是呆滯,冷漠。但是從我的角度來看,我對除了學習、生活、工作之外的事,其他事並提不起半點興趣,如果是我無意參與,也只能是一笑而過,所以我成爲別人眼中的“無聊”或者“自閉”,我也都能理解。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現在,其實也能自己想到之前看過的一些話,高中是一羣人的高中,大學,是一個人的大學。到了現在,我這個20多歲的大三老油條也頗有感悟,因爲大學確實會讓人成長,也會讓人淪落,接觸的東西太多,思想和內心都被慢慢老化。放平心態,不去過多評論事情的是好是壞,沉着的看待身邊的事情,做好自己目前該做的。未來的自己依然會用成年人這個身份來自我約束。

最後,想想自己的歷程,其實轉變也真的挺大,從大一的茫然不知所措,到大二開始用行動來充實自己,擴展自己,到現在,有了自己的目標和堅定的心智,這就是我的成長之路吧!大學是一個小社會,在大學中學到了很多,感謝曾經我所經歷的和現在所經歷的,希望在未來的一年裏,自己能夠成長更多、學到更多一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