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iOS開發進階(唐巧)讀書筆記(二)

第三部分:iOS開發底層原理

1、Objective-C對象模型

1.1 isa指針

NSObject.h部分代碼:

NS_ROOT_CLASS
@interface NSObject <NSObject> {
    Class isa;
}

objc.h部分代碼:

typedef struct objc_class *Class;
typedet struct objc_object {
    Class isa;
} *id;

每個對象都有一個名爲isa的指針,指向該對象的類

isa指針指向流程圖如下:

image

如果把類看成一個C語言的結構體(struct),isa指針就是這個結構體的第一個成員變量,類的其他成員變量依次排列在結構體中

排列順序:
| 1 | isa指針 |
| --- | --- |
| 2 | NSObject的成員變量 |
| 3 | NSObject子類的成員變量 |
| 4 | NSObject子類的子類的成員變量 |
| ... | ... |
| n-1 | 父類的成員變量 |
| n | 類本身的成員變量 |

一個簡單的繼承的實例代碼:

@interface Father : NSObject {
    int _father;
}

@end

@implementation Father
@end

@interface Child : Father {
    int _child;
}

@end

@implementation Child
@end

在Xcode中,我們看到如下截圖,這個結構與上面說的一致

image

因爲對象在內存中的排布可以看成一個結構體,該結構體的大小並不能動態變化,所以無法在運行時動態地給對象增加成員變量。

對象的方法定義都保存在類的可變區域中。
在下面的 Objective-C 1.0 中,我們可以看到方法的定義列表是一個名爲 methodLists 的指針
通過修改指針指向的指針的值,就可以動態的爲某一個類增加成員方法,這也是 Category 實現的原理

Objective-C 1.0 objc_class代碼

struct objc_class {
    Class isa OBJC_ISA_AVAILABILITY;
#if !__OBJC2__
    Class super _class
    const char *name
    long version
    long info
    long instance_size
    struct objc_ivar_list *ivars
    struvt objc_method_list **methodLists
    struct objc_cache *cache
    struct objc_protocol_list *protocols
#endIf
} OBJC2_UNAVAILABLE

1.2 動態創建對象

#import <objc/runtime.h>

...

- (void)dynamicCreateClass {
    // 創建一個名爲CustomView的類,它是UIView的子類
    Class newClass = objc_allocateClassPair([UIView class], "CustomView", 0);
    // 爲這個類增加一個report的方法
    class_addMethod(newClass, @selector(report), (IMP)ReportFunction, "v@:");
    // 註冊該類
    objc_registerClassPair(newClass);
    
    // 創建一個newClass的實例對象
    id instanceOfNewClass = [[newClass alloc] init];
    // 調用report方法
    [instanceOfNewClass performSelector:@selector(report)];
}

void ReportFunction(id self, SEL _cmd) {
    NSLog(@"This object is %p", self);
    NSLog(@"Class is %@, and super is %@", [self class], [self superclass]);
    Class currentClass = [self class];
    for (int i = 1; i < 5; i++) {
        NSLog(@"Following the isa pointer %d times gives %@ = %p", i, currentClass, currentClass);
        // 獲取對象的isa指針所指向的對象
        currentClass = object_getClass(currentClass);
    }
    NSLog(@"NSObject class is %@ = %p", [NSObject class], [NSObject class]);
    NSLog(@"NSObject meta class is %@ = %p", object_getClass([NSObject class]), object_getClass([NSObject class]));
}

代碼關鍵點:

  1. import runtime 相關的頭文件:objc/runtime.h
  2. 使用 objc_allocateClassPair 方法創建新的類。
  3. 使用 class_addMethod 方法來給類增加新的方法。
  4. 使用 objc_registerClassPair 方法來註冊新的類。
  5. 使用 objc_getClass 方法來獲取對象的isa指針指向的對象。

1.3 方法交換(Method Swizzling)API說明

Objective-C提供了以下API來動態替換類方法或實例方法的實現:

  • class_replaceMethod 替換類方法的定義
class_replaceMethod(Class  _Nullable __unsafe_unretained cls, SEL  _Nonnull name, IMP  _Nonnull imp, const char * _Nullable types)
  • method_exchangeImplementations 交換兩個方法的實現
method_exchangeImplementations(Method  _Nonnull m1, Method  _Nonnull m2)
  • method_setImplementation 設置一個方法的實現
method_setImplementation(Method  _Nonnull m, IMP  _Nonnull imp)

比較:

  • class_replaceMethod 當類中沒有找到要替換的原方法時,該方法會調用 class_addMethod 來爲類增加一個新的方法,也正因爲這樣,class_replaceMethod 在調用時需要傳入 type 參數,而 method_exchangeImplementationsmethod_setImplementation 都不需要
  • method_exchangeImplementations 內部實現是獲取到兩個方法的實現,然後進行互換

文檔如下圖:

image

使用場景:

  • class_replaceMethod 當需要替換的方法有可能不存在時,可以考慮使用該方法。
  • method_exchangeImplementations 當需要交換兩個方法的實現時使用。
  • method_setImplementation 是最簡單的用法,當僅僅需要爲一個方法設置其實現方式時使用。

2、Tagged Pointer 對象

2.1 原有系統的問題

32位程序過渡到64位存在的問題:

  • 問題一:內存翻倍。
    在iOS數據類型中,很多數據類型所佔內存都是根據CPU的位數決定的。那麼,當程序從32位程序過渡到64位時,這些數據類型的內存就會翻倍。如下圖所示:
    image
  • 問題二:效率問題。
    爲了存儲和訪問一個NSNumber對象,我們需要在堆上爲其分配內存,另外還要維護它的引用計數,管理它的生命週期。這些都給程序增加了額外的邏輯,造成運行效率上的損失,

2.2 Tagged Pointer 介紹

Tagged Pointer就是爲了解決上述問題提出的。
原理:將一個對象指針拆分爲兩部分。如下圖:

image

引入後,內存變化如下圖:

image

特點:

  1. 專門用來存儲小的對象,例如 NSNumberNSDate
  2. 指針的值不再是地址了,而是真正的值。所以,實際上它不再是一個對象了,它只是一個披着對象’皮‘的普通變量而已。所以,它的內存並不存儲在堆中,也不需要 mallocfree
  3. 在內存讀取上有着以前3倍的效率,創建時比之前快106倍

注:Tagged Pointer 並不是真正的對象,而是一個僞對象,沒有 isa 指針

2.2 64位下 isa 指針優化

32位環境:

對象的引用計數都保存在一個外部表中。

Retain 操作包含如下的5個步驟:

  1. 獲取全局的記錄引用計數的 hash 表。
  2. 爲了線程安全,給該 hash 表加鎖。
  3. 查找到目標對象的引用計數值。
  4. 將該引用計數值加1,寫回 hash 表。
  5. 給該 hash 表解鎖。

爲了線程安全,需要對 hash 表進行加鎖,從性能上看是非常差的。

64位環境:

isa指針是64位。每個bit位含義如下圖:

bit位 變量名 意義
1 bit indexed 0 表示普通的isa,1 表示 Tagged Pointer
1 bit has_assoc 表示對象是否有過 associated 對象,如果沒有,在析構釋放內存時可以更快
1 bit has_cxx_dtor 表示該對象是否有 C++ 或 ARC 的析構函數,如果沒有,在析構釋放內存時可以更快
30 bit shiftcls 類的指針
9 bit magic 其值固定爲 0xd2,用於在調試時分辨對象是否未完成初始化
1 bit weakly_referenced 表示該對象是否有過 weak 對象,如果沒有,在析構釋放內存時可以更快
1 bit deallocating 表示該對象是否正在析構
1 bit has_sidetable_rc 表示該對象的引用計數值是否大到無法直接在 isa 中保存
19 bit extra_rc 表示該對象超過 1 的引用計數值,例如,如果該對象的引用計數是6,則 extra_rc 的值爲5

extra_rc 的19位 bit 用來保存對象的引用計數,這樣對引用計數的操作只需要修改這個職責即可。

Retain 操作包含如下的5個步驟:

  1. 檢查 isa 指針上面的標記位,看引用計數是否保存在 isa 變量中,如果不是,則使用以前的步驟,否則執行第2步。
  2. 檢查當前對象是否正在釋放,如果是,則不做任何事情。
  3. 增加該對象的引用計數,但是並不馬上寫回到 isa 變量中。
  4. 檢查增加後的引用計數的值是否能夠被19位表示,如果不是,則切換爲以前的辦法,否則執行第5步。
  5. 進行一個原子的寫操作,將 isa 的值寫回。

3、block 對象模型

3.1 定義:

在蘋果的 llvm 項目的開源代碼(https://llvm.org/svn/llvm-project/compiler-rt/tags/Apple/Libcompiler_rt-10/BlocksRuntime/Block_private.h)中,我們可以看到 block 的數據結構定義,如下圖:

image

對應的結構體定義如下:

struct Block_descriptor {
    unsigned long int reserved;
    unsigned long int size;
    void (*copy)(void *dst, void *src);
    void (*dispose)(void *);
};

struct Block_layout {
    void *isa;
    int flags;
    int reserved;
    void (*invoke)(void *, ...);
    struct Block_descriptor *descriptor;
    /* Imported variables */
};

組成 block 實例的6個部分:

  1. isa 指針,所有對象都有該指針,用於實現對象的相關的功能。
  2. flags 用於按 bit 位表示一些 block 的附加信息,在後面介紹的 block copy 的實現代碼中可以看到該變量的使用。
  3. reserved 保留變量。
  4. invoke 函數指針,指向具體的 block 實現的函數調用地址。
  5. descriptor 表示該 block 的附加描述信息,主要是 size 的大小,以及 copy 和 dispose 函數的指針。
  6. variable capture 過來的變量,block 能夠訪問它外部的局部變量,就是因爲將這些變量(或變量的地址)複製到了結構體中。

3.2 分類:

block 的類型:

  1. _NSConcreteGlobalBlock 全局的靜態 block,不會訪問任何外部變量。
  2. _NSConcreteStackBlock 保存在棧中的 block,當函數返回時會被銷燬。
  3. _NSConcreteMallocBlock 保存在堆中的 block,當引用計數爲 0 時會被銷燬。

注:用 clang 分析 block 實現

clang 提供了一個命令,可以將 Objective-C 的源碼改寫成C語言。
命令是:clang -rewrite-objc block.c

3.2.1 NSConcreteGlobalBlock 類型的 block 的實現

創建一個名字爲 block1.c 的源文件,文件實現:

#include <stdio.h>

int main(int argc, char const *argv[]) {
    ^{ printf("Hello, World!\n"); } ();
    return 0;
}

在命令行中輸入 clang -rewrite-objc block1.c,即可在目錄中看到 clang 輸出了一個名爲 ”block1.cpp” 的文件,這個文件就是 block 在C語言中的實現。
關鍵代碼引用如下:

...
struct __block_impl {
  void *isa;
  int Flags;
  int Reserved;
  void *FuncPtr;
};
...
struct __main_block_impl_0 {
  struct __block_impl impl;
  struct __main_block_desc_0* Desc;
  __main_block_impl_0(void *fp, struct __main_block_desc_0 *desc, int flags=0) {
    impl.isa = &_NSConcreteStackBlock;
    impl.Flags = flags;
    impl.FuncPtr = fp;
    Desc = desc;
  }
};
static void __main_block_func_0(struct __main_block_impl_0 *__cself) {
 printf("Hello, World!\n"); }

static struct __main_block_desc_0 {
  size_t reserved;
  size_t Block_size;
} __main_block_desc_0_DATA = { 0, sizeof(struct __main_block_impl_0)};
int main(int argc, char const *argv[])
{
    ((void (*)())&__main_block_impl_0((void *)__main_block_func_0, &__main_block_desc_0_DATA)) ();
    return 0;
}

代碼中,__main_block_impl_0 就是該 block 的實現,從中我們可以看出:

  1. 一個 block 實際是一個對象,它主要由一個 isa、一個 impl 和一個 descriptor 組成。
  2. 由於這裏沒有開啓 ARC,所以我們看到 isa 的指向還是 _NSConcreteStackBlock。但在開啓 ARC 時,block 應該是 _NSConcreteGlobalBlock 類。
  3. impl 是實際函數指針,本例中,它指向 __main_block_func_0。這裏的 impl 相當於之前提到的 invoke 變量,只是 clang 編譯器對變量的命名不一樣而已。
  4. descriptor 是用於描述當前這個 block 的附加信息的,包括結構體的大小,需要 capturedispose 的變量列表等。
    結構體大小需要保存到原因是,每個 blockcapture 一些變量,這裏變量會加到 __main_block_impl_0 這個結構體中,使其體積變大。

具體文件見:https://github.com/AlonerOwl/OC_Block/tree/master/NSConcreteGlobalBlock

3.2.2 NSConcreteStackBlock 類型的 block 的實現

創建一個名字爲 block1.c 的源文件,文件實現:

#include <stdio.h>

int main(int argc, char const *argv[]) {
    int a = 100;
    void (^block2)(void) = ^{ // block 實現
        printf("%d\n", a);
    };
    block2();
    
    return 0;
}

clang 後:

struct __main_block_impl_0 {
  struct __block_impl impl;
  struct __main_block_desc_0* Desc;
  int a;
  __main_block_impl_0(void *fp, struct __main_block_desc_0 *desc, int _a, int flags=0) : a(_a) {
    impl.isa = &_NSConcreteStackBlock;
    impl.Flags = flags;
    impl.FuncPtr = fp;
    Desc = desc;
  }
};
static void __main_block_func_0(struct __main_block_impl_0 *__cself) {
  int a = __cself->a; // bound by copy

        printf("%d\n", a);
    }

static struct __main_block_desc_0 {
  size_t reserved;
  size_t Block_size;
} __main_block_desc_0_DATA = { 0, sizeof(struct __main_block_impl_0)};
int main(int argc, char const *argv[]) {
    int a = 100;
    void (*block2)(void) = ((void (*)())&__main_block_impl_0((void *)__main_block_func_0, &__main_block_desc_0_DATA, a));
    ((void (*)(__block_impl *))((__block_impl *)block2)->FuncPtr)((__block_impl *)block2);

    return 0;
}

在本例中,我們可以看到:

  1. 本例中,isa 指向 _NSConcreteStackBlock,說明這是一個分配在棧上的實例。
  2. __main_block_impl_0 中增加一個變量 a,在 block 中引用的變量 a,實際是在聲明 block 時,被複制到 __main_block_impl_0 結構體中的那個變量 a
  3. __main_block_impl_0 中由於增加一個變量 a,所以結構體變大了,該結構體大小被寫在了 __main_block_desc_0 中

我們修改上面的源碼,在變量前面增加 __block 關鍵字:

#include <stdio.h>

int main(int argc, char const *argv[]) {
    __block int i = 1024;
    void (^block2)(void) = ^{ // block 實現
        printf("%d\n", i);
        i = 1023;
    };
    block2();
    
    return 0;
}

clang 後,與之前差異相當大:

struct __Block_byref_i_0 {
  void *__isa;
__Block_byref_i_0 *__forwarding;
 int __flags;
 int __size;
 int i;
};

struct __main_block_impl_0 {
  struct __block_impl impl;
  struct __main_block_desc_0* Desc;
  __Block_byref_i_0 *i; // by ref
  __main_block_impl_0(void *fp, struct __main_block_desc_0 *desc, __Block_byref_i_0 *_i, int flags=0) : i(_i->__forwarding) {
    impl.isa = &_NSConcreteStackBlock;
    impl.Flags = flags;
    impl.FuncPtr = fp;
    Desc = desc;
  }
};
static void __main_block_func_0(struct __main_block_impl_0 *__cself) {
  __Block_byref_i_0 *i = __cself->i; // bound by ref

        printf("%d\n", (i->__forwarding->i));
        (i->__forwarding->i) = 1023;
    }
static void __main_block_copy_0(struct __main_block_impl_0*dst, struct __main_block_impl_0*src) {_Block_object_assign((void*)&dst->i, (void*)src->i, 8/*BLOCK_FIELD_IS_BYREF*/);}

static void __main_block_dispose_0(struct __main_block_impl_0*src) {_Block_object_dispose((void*)src->i, 8/*BLOCK_FIELD_IS_BYREF*/);}

static struct __main_block_desc_0 {
  size_t reserved;
  size_t Block_size;
  void (*copy)(struct __main_block_impl_0*, struct __main_block_impl_0*);
  void (*dispose)(struct __main_block_impl_0*);
} __main_block_desc_0_DATA = { 0, sizeof(struct __main_block_impl_0), __main_block_copy_0, __main_block_dispose_0};

int main(int argc, char const *argv[]) {
    __attribute__((__blocks__(byref))) __Block_byref_i_0 i = {(void*)0,(__Block_byref_i_0 *)&i, 0, sizeof(__Block_byref_i_0), 1024};
    void (*block2)(void) = ((void (*)())&__main_block_impl_0((void *)__main_block_func_0, &__main_block_desc_0_DATA, (__Block_byref_i_0 *)&i, 570425344));
    ((void (*)(__block_impl *))((__block_impl *)block2)->FuncPtr)((__block_impl *)block2);

    return 0;
}

從代碼中我們可以看到:

  1. 源碼中增加了一個名爲 __Block_byref_i_0 的結構體,用於保存我們要 capture 並且修改的變量 i
  2. __main_block_impl_0 中引用的是 __Block_byref_i_0 的結構體指針,這樣就可以起到修改外部變量的作用。
  3. __Block_byref_i_0 的結構體帶有 isa,說明它也是一個對象。
  4. 我們需要負責 __Block_byref_i_0 結構體相關的內存管理,所有 __main_block_desc_0 中增加了 copydispose 函數指針,用於在調用前後修改相應變量的引用計數。

具體文件見:https://github.com/AlonerOwl/OC_Block/tree/master/NSConcreteStackBlock

總結:
block 對於外部變量的使用,非 __block 修飾的變量,直接將其複製到 block 數據結構中來實現訪問;__block 修飾的變量,複製這個變量的引用地址來實現訪問的。

3.2.3 NSConcreteMallocBlock 類型的 block 的實現

NSConcreteMallocBlock 類型的 block 通常不會在源碼中直接出現,只有當一個 block 被調用其 copy 方法的時候,系統纔會將這個 block 複製到堆中,從而產生 NSConcreteMallocBlock 類型的 block。

注:在 ARC 開啓的情況下,將只會存在 NSConcreteGlobalBlockNSConcreteMallocBlock 類型的 block。原來的 NSConcreteStackBlock 會被 NSConcreteMallocBlock 的進行替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