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窮,爲什麼還不想上班?

目錄

1、
2、
3、
環境精神物質
4、

每隔一段時間我們都極其不想上班,早上起不來,起來又躺下,鬧鐘一早上可以設置五六個,永遠想着好像還有一次鬧鐘聲,再等等。像節後綜合徵一樣,專業的人稱之爲:職業倦怠症。好像一切令人不舒服的都可以稱爲病。是病也倒好,一般都有得治。

以前沒有聽說這個病,那時候大家都不富裕,有工作做就很開心了。下鄉的知青也是,那時城鎮和農村差距呢也沒有很大。其實上山下鄉是一個調整優化結構的好方法,知識青年(也大都是初中高中)到農村去了,一方面帶動農村,一方面給城市中即將畢業的人騰出了位置。《始末》中說的很透徹,毛主席是想讓大家紮根那,後來爲了經濟發展,大都返城了。

現在讓一個在城市裏待上一段時間的人去農村工作紮根(即使有可以讓你做的工作),估計1000個不情願。雖然城市都是擁擠的,但也都是便利的。現在農村其實也是要啥都有,啥都不缺,但啥都和城市差很多。另外就是沒啥人氣,沒人願意在農村投入太多資源。不會爲了小村莊的幾戶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修一條馬路。資源傾斜嚴重,城市報團取暖,村莊只能爲之添火加薪。有時候不想上班,但又回不去,我們就處在進退兩難的境地。

環境

那麼,這一批人,應該在不想上班羣體中佔大部分。2018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59.58%,2000年是36.2%。意味着一個農村小夥成年後有64%的概率會常住在城鎮,人口流動的比例比這個更大。雖然流動人口的數量確實在逐年減少,但因爲人口總數量也在減少,所以比例仍然很大。政策都有時效性,從計劃生育到鼓勵二胎,從吸引進城打工利用農村剩餘勞動力到鼓勵回鄉置業。城市政策對外來的的人們影響更直接。

這一批人來自各個地方,山裏的、村落的、亦或是其他城市的,只要是以外來者的身份處在當前環境中的。他們每個人本該有該待的地方,然後我們用簡單粗暴的方式把所有人擠到一個地方,必須使用這個地方的生活方式,價值觀。沒人告訴我們非得來這個地方,有時候會聽到土著罵罵咧咧,歧視你歧視他。這個地方人太多、太雜了,層次不齊,也時常會遇到不對付的人,但你就是奈何不了他,社會遷移,人口流動造成你很容易遇到這些人。

不想上班的其中一個原因:社會結構調整讓你更容易遇上彼此不和的人

精神

人的智商確實有差距的,很小時候我們都知道那個上課經常舉手的人聰明,那個每次考倒數的人腦子笨。我們的步入社會第一份工作往往比較隨意,沒有正經的職業規劃,只要滿足生存需要,下班還有時間打個遊戲就直接拍板。幹了兩三年後越來越不想上班,每天的工作索然無味,沒有了工作的激情。

我國現在人類平均壽命在76左右,20參加工作60退休,要工作40年,從業時間佔我們整個生命週期的一半,有必要找一個和自己智商匹配的工作。不要乾了十年之後發現你已經窮盡了這份工作的全部奧祕,就再也找不到向上的體驗。智商高就不要選擇跳棋,要選擇圍棋,它能長久地吸引你。

不想上班的其中一個原因:工作無趣不能長久的吸引你,或太難讓你卻步

物質

我們知道社會階級一層一層的,我們總是習慣向上向下看。有時卻也起到積極作用,不想上班時會讓你看一下別人沒錢吃飯的樣子,看一下別人拼命生存的樣子,然後就一針雞血注入體內,我有什麼理由不上班,啪就把門帶上,第一個到公司打卡。然而再向上看,就從身邊的朋友圈看,別人世界到處打卡,美食體驗,反正都是些你沒錢沒時間做的事,爲啥別人都這麼悠閒。檸檬一下就成精了。

我們覺得現在的生活是自己工作造成的。我沒錢沒時間出去嗨,就是我工作不好,我開始討厭自己的工作,討厭每天上班的狀態。這份工作不能帶我物質享受,那麼我長年起早貪黑爲了什麼。所以我們就不想出門,不想遇到朋友圈裏人,不想面對讓你失望的工作,不想上班。本能的自我保護,人類返祖到穴居生活,爲了應對外面的危險。

不想上班的其中一個原因工作無法滿足你物質要求,精神享受就更難了

………

上面試圖從環境-精神-物質三個角度去理解人爲什麼會不想上班。當然也有不想上班的原因超出三界之外的,有人無慾無求,像古希臘犬儒派代表第歐根尼一樣,主張像狗一樣生活,簡樸無求。有一次亞歷山大大帝遇到待在木桶中的他,問他需要什麼,可以實現他一個願望。第歐根尼回答道:我希望你閃一邊去,不要遮住我的陽光。有人天生好吃懶做,餅掛在脖子上也不願意低頭吃。有人上下班太累,通勤時間太長,城市中上班工作,太多注意力需要消耗,幸福指數真的不高。

餓了吃飯,困了睡覺,累了休息,但有時候休息後,卻更加累,然後週一就無精打采。有時候我們會一段時間沒有周末,有周末的時候就好好利用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比起兩天躺在沙發上,刷短視頻,微博吃瓜,做些有趣讓自己歸於平靜的活動,獲得精神飽滿,幸福自由。米哈里在《心流》中也曾說過:

幸福不是人生主題,而是附帶現象。幸福是你全身心地投入一樁事物,達到忘我的程度,並由此獲得內心秩序和安寧時的狀態

學會在自我空間裏生活能力。適當的獨處有利於形成“自我”。獨處更容易形成專注,專注容易獲得樂趣和成長。不是要遠離人羣,但一定要有遠離人羣后獨自生活的能力。近代越來越多的高學歷人才畢業後直接出家,去龍泉寺當和尚,去峨眉五臺當尼姑。他們在出世方面確實有一手(出家也不是件易事),但少有再入世的,釋永信算一個吧。人們對頻繁出世入世的稱爲假和尚,道貌岸然。我們只是個俗人,不必要出家,要有隻屬於自己的平靜時刻,身在凡塵,也許不自由,但一定要獨立。

喜歡獨居的人,不是野獸就是神

高考後我們選擇了個調劑專業,畢業後又選擇了個調劑工作。我們入行時也沒明白這個工作需要什麼樣的能力,以至於跌跌撞撞一兩年過來,確實會學到很多東西,一張白紙放着不動兩年,上面也會有痕跡。有時候可以提前看看你的領導,他們大都是你10年後的樣子(職位不一定對等,能力更具參考性)。如果發現自己的智商和工作不匹配,適合玩圍棋就去玩圍棋,適合玩跳棋就去玩跳棋。玩圍棋的高手去玩跳棋也不一定能贏得了跳棋高手,科學家速算比不上小學生。好像又有行業鄙視鏈了,沒辦法,人類就是喜歡比。

別的行業紅利總會讓我們眼紅,找到相匹配的纔會一直開心的做下去

如果職業倦怠症已經非常嚴重了,就是不想按城市規則生活,已經達到厭棄的程度。我們覺得小地方待着才能更舒服,那就sorry boss,把你早就在腹中重複無數遍的辭職信打印出來,咱不幹了,找到來時的路。當然回去也是要工作的,就是可能不需要上班了,在農村你下地幹活那就不叫上班,那是工作,在小城鎮自由職業,你自己掌控。工作是你願意不計成本的去從事的活動。網紅子柒、小八、石頭每天過家家的生活也令多少城市人羨慕嚮往。

人類離原始文明越遠,也就越想往,長時間的和平年代,讓人容易產生各種臆想。和平當然是好事,需要調整去適應這種長時間的和諧

可以不上班,但一定要工作,可以不自由,但一定要獨立

看官老爺可關注主頁公號,獲取更多,江湖再賤~

另外

  • 不想上班 ?轉行?測下智力-

100噸一塊人民幣和一噸100塊的人民幣,哪個價值更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