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人名拼寫迥異 如何讓老外正確讀你的名字

原文鏈接:http://edu.sina.com.cn/a/2017-09-06/doc-ifykqmrw0846533.shtml

中文人名拼寫迥異 如何讓老外正確讀你的名字
2017年09月06日 10:3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9月5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4日刊發署爲張晰的文章稱,漢字是一種語素文字,有時也被稱爲表意文字。雖然漢字中有90%以上的字是形聲字,但漢字中的聲符本身並不是專門的表音符號,聲符與字音之間的對應,會隨着語言的發展又再變化。不懂漢字的人,僅從字形結構上無從推導出其讀音。然而同樣的漢語名字,中國內地、香港和臺灣地區有時使用不同的羅馬字母拼寫。而如果你的拼音名字中有羅馬字母q或x的話,讓老外正確地讀出你的名字往往是件頭疼的事。

資料圖:7月29日,東盟國家學生和自己的書法作品合影留念。 中新社發 瞿宏倫 攝資料圖:7月29日,東盟國家學生和自己的書法作品合影留念。 中新社發 瞿宏倫 攝
  文章摘編如下:

  漢字有別於世界上廣泛使用的表音文字,後者在表達內容的同時,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其符號的讀音,與口語達成一定程度的吻合。使用漢字的華人爲了使不懂漢字的人能較爲準確的讀出自己的名字,就必須使用羅馬字母(也稱拉丁字母)來拼寫自己的漢語名字。

  然而同樣的漢語名字,中國內地、香港和臺灣地區有時使用不同的羅馬字母拼寫。拿姓氏“張”來說,內地拼寫爲Zhang,香港拼寫爲Cheung,臺灣拼寫爲Chang。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不同的羅馬字拼寫體系。內地使用的拼寫系統是“漢語拼音”,香港使用的是粵語拼音方法,而臺灣使用的是威氏拼音法和羅馬字拼音法。

  威氏拼音法(英國人創建)使用羅馬字母爲漢字注音,是20世紀中文的主要音譯系統。英文中許多有關中國元素或概念的詞彙均來自威氏拼音,如功夫Kungfu、太極Taichi、道教Taoism、易經I-Ching等,至今仍在使用。

  以威氏拼音法注音的漢語人名也流傳甚廣,如孫逸仙Sun Yat-sen、宋慶齡Soong Ching-ling等。威氏拼音法的特點之一是利用送氣符號(')來表示送氣的聲母,例如ch'ang用來表示“常”的讀音,chang用來表示“張”的讀音。

  威氏拼音法照顧到了英語使用者的發音習慣,保持了接近英文拼法的一些特點。一旦熟悉了威氏拼音法,說英語的人能夠比較容易地讀出羅馬字母組合起來的發音,近似漢字原先的讀音。

  按照威氏拼音法的規則,約有38%的漢語音節需要使用附加符號,而過多的附加符號,使威氏拼音書寫起來極爲累贅,給使用者造成很大的負擔。許多附加符號在實際運用中往往被人省略,這又反過來造成了大量的音節混亂。

  中國學者探索漢字拼音化的步伐也始終沒有停止過。上世紀20年代,中國曾有一股制定漢語拼音體系的熱潮。林語堂、趙元任、黎錦熙等學者,都是積極的設計者和實踐者。

  漢字拉丁化運動最重要的成果應該是“國語羅馬字”(又叫“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其特點之一是使用羅馬字母本身,而不是特殊的附加符號表示漢語的聲調。也就是說,同一個字音要用不同的羅馬字母表示其不同的聲調。例如用jiou-jyou-jeou-jiow,表示漢語中jiu音的四聲。

  “漢語拼音”是中國學者在前人漢字注音體系研究的基礎上制定的。漢語拼音在羅馬字母的選擇和順序,語音標準的確定,音節的拼寫和分界,標調方法等方面,都可以說是既充分考慮到漢語的特點,書寫的便利,同時又是儘量與國際音標接軌,相對來說是比較科學的。

  從漢語拼音的誕生之日起,就在中國得到大力推廣和普及,取代了以前的各種羅馬字母拼寫法,同時也逐步爲國際社會所接受。除了歷史上形成的約定俗成的名稱之外,地名人名的羅馬拼寫都開始使用漢語拼音。

  根據規則,書寫漢語人名時聲調符號可以省略,採用“姓和名分寫,姓在前,名在後,姓名之間用空格分開”的格式。名字是雙音節的,音節之間不用連字符。

  例如,韓梅梅Han Meimei。這一格式不僅見於中國的媒體,同時也被國際社會所採納。

  在英語媒體報道韓梅梅時,都沒有使用名在前姓在後的英語習慣,無一例外使用的是Han Meimei。這恐怕是出於對中國人自己選擇的尊重,和中國媒體保持一致,以免引起混亂。

  嚴格地說,姓在前名在後的人名拼音格式,應僅僅用於以拼音書寫的文件中,而不是英語行文中。對於我們這些生活在海外的普通人來說,最好遵循英語的習慣,使用名先姓後的格式,不然容易發生誤解,尤其是當姓和名都是單音節時更是如此。比如Yang Xia不知是楊霞還是夏陽?解決辦法之一是把姓的所有字母都大寫。

  如果你的拼音名字中有羅馬字母q或x的話,讓老外正確地讀出你的名字往往是件頭疼的事,因爲漢語拼音中的字母q和x,與其在國際音標中的讀音毫不相干。

  筆者有一位朋友姓李名琦,拼音寫作Qi Li。老外叫她的名字有各種發音,最爲可笑的是一次她候診看病,護士叫她的名字,發音聽起來就像喊“快來”。

  同一個漢字在漢語方言中讀音是不同的。香港傳統上以說粵語爲主。香港人基本上是用粵語的發音來爲漢字注音的。例如張拼寫爲Cheung、劉爲Lau、陳爲Chan、樑爲Leung、周爲Chow。這不同於內地的漢語拼音體系,也有別於威氏拼音法或“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形成了獨特的粵語拼音模式。

  受英語的影響,不少香港人還給自己起了英文名字。有些人的名字已經約定俗成,家喻戶曉,廣泛傳播,不能以其他拼音形式所替代。比如說Jackie Chan,大家可能知道是說成龍。如果用漢語拼音拼寫他的名字,有可能不知所指是誰了。

  臺灣人漢語名字的羅馬字拼寫,也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各取所需,各取所愛。

  中國人的漢語名字本來明明白白,一清二楚,在內地、香港和臺灣拼寫出來卻不盡相同。這種現象在世界上其他民族和其他語言中都是少見的。同爲炎黃子孫,我們基本做到了“書同文”,但卻很難做到“文同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