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巖數據:解讀軟件定義存儲(SDS)及應用

雖然如今衆多存儲廠商都圍繞軟件定義存儲(SDS)概念進行宣傳,但業界對其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不過IT專家們對SDS有一個基本共識:它是由軟件驅動的非專屬系統,可以靈活地配置存儲資源。

  從本質上說,軟件定義存儲就如同一個生態系統,它將軟件從存儲系統中抽離出來,放至中心存儲控制器或虛擬機中。這種集中式軟件是一個不受物理系統限制的共享池,可管理所有的物理和虛擬資源,並按需進行自動配置。軟件可部署於服務器或作爲操作系統或虛機的一部分,但不再是硬件設備上的固件。同時它還能控制來自不同廠商的硬件,幫助IT管理員創建真正意義上的融合架構。

  存儲廠商Sandstone認爲:“軟件定義存儲解決了企業目前面臨的一部分挑戰:可擴展力、使用商品化的硬件而不再只從特定廠商採購產品,以及實現成本的最優化。SDS是‘由用戶定義的存儲’——用戶可以按需部署存儲種類,並在其所選的任意硬件上進行擴展。”

杉巖數據:解讀軟件定義存儲(SDS)及應用

  驅動力來自何方?

  使用非專屬軟件來管理存儲並不是什麼新鮮事。Ceph此前就花了近十年的時間研發了一個開源項目,通過商品化的硬件創建可大規模擴展的統一存儲平臺。

  不過隨着軟件定義網絡(SDN)和軟件定義數據中心(SDDC)的快速發展,軟件定義存儲也有了新的驅動力。原有的基礎架構依賴於搭載了低可靠性軟件的硬件設備,成本頗高,而且靈活性也很差,這也促使了新技術的誕生。以往的存儲解決方案都是作爲存儲硬件的一部分而進行推出。而存儲硬件的傳統部署方法並不支持其在雲中擴展。”

  軟件定義存儲的出現,正是來源於用戶對於可擴展性和靈活性的需求。從亞馬遜等公司的橫向擴展模式就可以看出,軟件定義型架構這種顛覆性的模式,即非特定硬件上的特定軟件,可讓IT系統更易於部署和管理,而且成本更低。

  從另一方面來說,軟件定義存儲需要與雲環境相結合。SDS可擴展至數以千記的節點,並支持多PB數據。隨着存儲量的激增,越來越多的數據向雲中遷移,這將成爲一種常態。 

與硬件鬆耦合、與應用緊耦合

企業級用戶對存儲系統的需求主要有3個。一是穩定,也就是不能停機、丟數據;二是滿足實際應用需要,性價比高,大多數企業需要極致性能的業務不到10%,因此滿足實際運用就夠了;三是可用性好,運維簡單,傳統存儲需要配備專門的存儲管理員,管理十分複雜。傳統存儲存在着擴展困難、大規模集羣下容錯和可靠性差、iops和帶寬不足、建設週期長、成本高等痛點。

基於此,杉巖推出的 SandStone-USP統一存儲系統,兼容傳統SAN設備,可以應用到傳統存儲的應用場景,同時全面兼容Vmware/Hyper-v/KVM/Xen等主流虛擬化軟件平臺,而且更適合虛擬化和大數據等雲計算應用場景,包括行業IT應用、虛擬桌面基礎架構VDI、私有云/虛擬化以及容災備份等、超融合解決方案。

未來的存儲產品一定是與硬件鬆耦合,與應用緊耦合,前者是軟件定義存儲SDS、超融合,後者則是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等,這樣的存儲革命正在波及包括互聯網巨頭在內的大多數企業。杉巖數據的價值在於,爲企業提供更可靠、更高性能、更具擴展性的存儲系統。

具體來說,軟件定義存儲(SDS)主要從這幾個方面解決企業用戶的存儲需求:

1、 可靠性。傳統存儲主要通過備份來防止數據丟失,杉巖通過分佈式算法將同一份數據的數據塊分散存放在多個磁盤上,數據以2或3副本存儲,保證不同副本數據存儲在不同節點上,某副本數據損壞,依然有完整數據可用,並能自動修復。

2、性能。採用SSD緩存技術實現寫加速,熱點數據緩存在SSD高速緩存中,讀請求優先從SSD高速緩存讀取數據,其次從HDD磁盤中讀取。

3、可擴展性。性能隨節點、容量增長而線性增長,可劃分資源池進行故障域隔離。支持單一物理集羣3-1024個節點線性擴展,在線動態新增、移除節點或磁盤,系統能自動遷移和重新平衡存儲資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