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常识:视频字幕的历史

字幕卡

字幕的祖宗是「字幕卡」(intertitles)。早年的无声电影里,所有要用语言表达的内容都是印在硬纸板上然后拍下来,插在电影的序列之间来辅助讲故事。早期字幕卡上的文字已经具备现代字幕的一些特点,比如用标点符号来辅助阅读(这一点在中文影视圈还需加强),比如在字幕卡的结尾用三点省略号来表示这个句子尚未完结。字幕卡的最早应用是在1903年Edwin S. Porter导演的电影《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在无声电影时代,电影的翻译是一件相对轻松的工作。片源中的字幕卡可以剔除,再翻译,再印在硬纸板上拍摄下来填回到电影里。

著名导演希区柯克刚进入电影行业的时候就是一个字幕卡制作者。他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现,通过调整字幕卡的内容和出现时间,他还可以改变原本镜头的意义,甚至可以把一部不成气候的烂片用字幕卡整理成一部有趣的完整的电影。

配音译制片的诞生

1927年第一部有声长片《爵士歌王》问世,字幕卡开始渐渐被历史淘汰,于是电影翻译迎来了一个新维度,难度一下提高了不少。一开始,大制片厂解决语言问题的方法是找几组不同的演员用不同的语言拍摄同一部电影,但是很快就发现这模式的成本高得惊人。于是电影人们想出了新办法:找其他演员把相应的台词用另一种语言录一遍音,替换掉原来的音轨——配音译制就这样诞生了。到1929年,美国的大制片公司都在欧洲布置了设备齐全的配音工作室,并雇佣了全职配音演员。但是,作为更廉价的解决方案,字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字幕的兴起

丹麦和法国在1929年开始发行配字幕的电影,成为了最早接受配字幕电影的国家。1929年1月26日,配有法语字幕的《爵士歌王》在巴黎上映。配音和字幕这两种译制方式很快在欧洲各国发展起来,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民族主义强势的国家,比如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都更青睐配音译制片。随着法西斯主义兴起,配音译制甚至成了政治审查的手段。不过总的来说,越大的国家,配音译制片越流行,这其实是因为成本决定的——像荷兰、瑞典、挪威等电影市场不大的国家,配字幕的译制方式因为其廉价,通常会成为电影公司的首选(欧洲的相关研究表明,配音译制的成本大约为字幕译制的20至25倍)。

所以,各国对字幕与配音的偏好首先是出于经济原因,而非美学原因。而配音译制片更受青睐则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1920年代末、1930年代初,不识字的文盲还是广泛存在的。

字幕技术的发展

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字幕也在无声电影发展的早期就出现了。在没有计算机技术支持的年代,上字幕也是一个技术难题。上字幕的技术在整个二十世纪经历了很多变化与发展。1909年,M. N. Topp注册了一种幻灯机的专利,可以把字幕投射到字幕卡的侧面或者下方。这是使用光学方法上字幕。到1930年代,挪威开发出了机械力学原理的上字幕方法,而匈牙利开发出了热力学原理的上字幕方法。同样是在1930年代,同样源自挪威和匈牙利的上字幕的改进版化学方法也问世了。如今广泛运用的激光蚀刻上字幕法则是1986年Denis Auboyer在巴黎发明的。1988年戛纳电影节上,电影《Bird》(即《爵士乐手》,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作品)成了第一部运用该技术上字幕的影片。这种方法成本比化学方法低,需要的人手也少,很快成为了主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