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怎样把“NO”变成“YES”?

1、全书导读

  知名主持人蔡康永曾说过:“外表绝对不是人生的决胜点!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 

  不管是在职场、社交、销售,或是商务合作、谈判等等,在这些涉及人际交往的场合中,那些会说话的高情商人士,往往都游刃有余,最后成为了人生的赢家。如果你和任何人都聊得来,那么,世界就是你的了。 

  日本作家佐佐木圭一在《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这本书中,把说话措辞比作做菜,有谱可循,深入剖析了怎样才是会说话,怎样才能说好话,帮助我们完美地掌握并运用措辞的技巧,让我们少走弯路,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说话的技巧,做出美味的佳肴。 

  本书的作者佐佐木圭一,是日本顶尖的沟通专家,广告鬼才、文案写作大师,曾经主持过NHK的《夕时》、日本电视台的《全世界最想上的课》等多个节目,与此同时,还在丰田汽车、东京大学、USJ等机构进行过300次关于“说话”为主题的演讲,深受读者的喜爱。 

  在这四天的阅读时间里,我将带大家一起来学习《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的“7个突破口”和“8个技巧”,一起精读这本书,一起获得新的领悟,一起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

2、把NO变成YES的三个步骤

  有数据统计,在一天的时间里,我们每个人平均“求人”达22次,而得到的回答就有“YES”或者“NO”两种。那么,在这两个的回答里,排除其他主观因素,我们收到“YES”的回答的机率是50%。而这本书中提到的三个步骤,能把这“50%的成功率”提高到“70-80%的成功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下面这三个步骤: 

  步骤一:不要直接说出你的想法。也就是说,不要直接将你脑中的想法不假思索地说出来,这种直接目的性的话语往往会使人反感。我们需要通过另一种方式委婉地表达你想要说的话。 

  步骤二:适时揣摩对方的心理。在你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要求时,要考虑别人的思想。他们听到你的请求会作何想法,会回答“Yes”还是“No”,这时候揣测对方的心理尤为重要。 

  步骤三: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考虑对方利益的措辞。做事情时高情商的人都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会联系“对方利益”和“自身利益”去考虑,尽量使他们的利益趋于一致。 

  了解完说话的三个步骤,那么,朋友们,你们认为自己的措辞够好了吗?我想还是有很多人会因为自己的不善措辞而被别人说是情商低,更有甚者,错失许多成功的机会。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学习措辞的“7个突破口”吧,看看这些个突破方法是怎样让我们有新的领悟的。首先,我们先来学习前三个突破口,也就是投其所好,儆其所恶、选择的自由。

3、投其所好

  所谓投其所好,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他需要什么,猜测对方的喜好,且为对方着想,这样做既可以获得对方的好感和信任,还能实现自己的期望。 

  下面,我们通过事例来进一步了解:早前,我们公司举办一次线上报名课程的活动,预定的名额是100名。本来,在开始的前几天报名人数还不错,但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报名的人数就逐渐减少了,而且还有很多人在后台提问:本次活动还剩多少名额?报名有优惠吗?可不可以打个折? 

  假如,我们这样回答:“您好,还剩60多个名额,后期没有优惠。”如果你是家长,听到这样回答,会怎么想?肯定会觉得我们的课程大概是卖不出去了吧,剩下这么多的名额都没人要。 

  所以,我们市场部的同事并没有那样回答,而是换种方法很巧妙地回答到:“您好,我们的这个课程致力于让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轻松应考。所以,报名的人特别多,现在课程的名额就只剩几个了。”这时,家长又会怎样想?他们这时肯定有点着急了,因为他们本来就有意向的,而现在报名的人这么多,说明课程卖得好。再看到名额所剩不多了,很快就爽快报名了。 

  这样的措辞以“投其所好”的方式提出请求,对方就会乐于接受了。也就是说,在充分揣摩对方的心理再加以“投其所好”的措辞,结果一般不会太差。 

  另一个案例,同事玲姐,在中秋节的时候,收到一堆月饼和好多箱牛奶,根本吃不完,所以,她想着尽快把它们处理掉。假如她说:“中秋节的时候,我家收到一堆月饼和好多箱牛奶,根本吃不完也喝不完,你们拿走分了吧,要不然放在我家也是坏了的”。虽然玲姐说的是实话,但谁会要呢?别人肯定会想,你们竟然是吃不完,怕坏了才给我们的,当我们是捡破烂的吗?我们才不要呢。 

  人都是好面子的,换一种说法,事情就成了。比如说:“你们每天上班这么赶,都不怎么吃早餐,这样对身体不好。我拿了点月饼和牛奶过来,你们早上起来吃块月饼,喝瓶牛奶,上班的时候就不会饿肚子、低血糖,什么口味都有,你们多吃点。” 

  第二种措辞,玲姐是从他人的需求出发,满足他人的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自己的需求,这样讲话的成功率就高很多了。所以,当我们要达到某种目的的时候,注意说话的措辞要从对方的角度思考,讲符合对方利益的话语,你想达到的某个目标就会轻松得多了。 

  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有时过于夸大给对方带来的利益,反而会让别人的警觉起来,所以,我们这里说的“投其所好”,说的是符合对方利益的措辞表达,要适度,让对方可信。

4、儆其所恶

  儆其所恶,意思就是告诉别人这样做的话,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坏处,而不那样做才是有益的。比如,当你看到一条横幅上面有二维码,并写着“请勿扫描”四个字。相信,很多看到这个横幅的人都会出于好奇心,用手机去扫描这个二维码,还有可能分享给朋友。这就是利用人的好奇心理:越不想让人看,人就越想看。所以,只要让别人关注到这条横幅,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但如果这个横幅写的是:“容易中毒,请勿扫描”。看到这里,相信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毫不思考就拿着手机去扫码,而是会再三考虑,想着这样做没有好处,只能带来坏处,就不会去做了。 

  而这正是,我们要传达的第二个突破口“儆其所恶”的方式,通过告诉对方你想去了解或者觉得还不错的东西,其实是有害且无益的。这样的话,对方就不会去触碰那条信息了。 

  记得一个故事说的是钱锺书先生去世后,早年暗恋杨绛的费孝通上门来拜访。在分别的时候,杨绛对依依不舍,频频回头的费老,淡淡地说:“楼梯不好走,你以后不要知难而上了。”这样一句温和的话,送别了费老,也让他彻底死心了。 

  “楼梯不好走,以后不要再知难而上了”。这句话就是说“楼梯”难走,费老再强求往上走,其实也不过是为难他自己,对他自己并没有什么好处,只不过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罢了。 

  但如果杨绛直接拒绝费老说:“我的心一直追随钟书,你没有机会了”。这样直白的话语,或许会令两个人都尴尬,杨绛也不好回应费老一直对她的痴情和欣赏。 

  杨绛在这里运用儆其所恶的说辞,不仅让两个人都体面,且体现了她的高情商。话语中没有直接迎合或者直接拒绝,而是在言行举止中把握好说话的分寸感,同时也优雅地让费孝通知难而退。 

  从上面的例子来看,我们知道“儆其所恶”的方法很好用,那么是不是代表我们可以无限循环地使用?针对这个问题,作者告诫我们,儆其所恶这个措辞方法,对于一些“顽固分子”的威力较强大,但同时也是最终的手段,尽量不要连续使用。 

  举个例子,我的一个大学同学是摄影师,在知名的杂志社工作,所以难免会接触到一些明星大咖,采访结束后需要给他们拍照。有一次,来了一位知名的演员,她为人傲气且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采访时也不按照采访稿的流程,经常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还答非所问。接着,好不容易等她走完采访流程,在拍照环节又一直带着墨镜耍酷,不肯配合拍摄。 

  此时,我同学非常机智地运用了“儆其所恶”的方法,微笑地对她说:“您这么美丽知性,墨镜可能会阻碍您美丽的表达,不戴墨镜的您特别有魅力。”就这样,这位女演员非常配合地摘下了墨镜,完成了拍摄任务,由此可见,利用“儆其所恶”的措辞法,对于一些“顽固分子”的威力较强大,能快一步完成任务。 

  但是要提醒大家,当我们使用“儆其所恶”的说法时,要考虑对方的个性和当时的情景。如果对方个性较强硬,请谨慎使用。

5、选择的自由

  选择的自由,也就是给对方两个合适的选项,无论对方选哪一个你都可以“获利”。通过给对方以选择的权利,让对方产生自主选择的思想,而不是被迫感,你还是站在主导方,而对方并未察觉。 

  下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事例来进一步了解:遇到不爱写作业的学生时,每次让他做作业的时候,是老师最“痛苦”的时候,因为他特别不愿意写字。假如你说:“东东,把这个作业做完,快点。”实际上,这会对孩子产生一种强势的压迫感,往往他的反应会很抗拒,他既不想在课堂上写作业,也不想回家写作业。 

  而这个时候换一种方法对他说:“东东,英语抄写和英语练习册,你想先做哪个?”结果东东在一番思考后,选择了他觉得写字最少的作业“英语练习册。”因为有两个选择,所以,东东一般都会在两个当中选出一个。而这个时候老师的目的就达到了,因为在这两个选择当中,孩子无论选哪一个选项,对老师都是有利的。 

  这个就是运用了“选择的自由”这一措辞突破口。对于东东来说,无论他选哪一个选项,最重要的就是他去做。让别人有选择,你想要达成的目的也就更接近了。 

  但是在这里也要注意,运用“选择的自由”时,要考虑个性与情景。因为总有一些理性的人,他能识别出这种有选择范围的问题,还有可能一针见血地回答:“两个都不要”。这时候,你就需要提出新的方案了。

6、知识要点

  现在让我们来整理和梳理下本书“7个突破口”的前三个措辞的方法: 

  方法一:利用“投其所好”:从对方的角度出发,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说出符合对方利益的选择。 

  方法二:利用“儆其所恶”:明确传达对方不要那样做,有害无益。这是最终手段,避免重复使用。 

  方法三:利用“选择的自由”:给对方两个合适的选项,让他有自主选择的意识,不留下被迫感。无论对方做出何种选择,你的目的都能达成。 

  关键词:投其所好  儆其所恶  选择自由 

  思考与讨论: 你家里有许多你闲置已久且已经看完的书,由于占地方,你想把它送给别人,这时你会怎么说?请用今天学习的“投其所好”、“儆其所恶”、“选择的自由”三个措辞法,练习一下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