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費米實驗室最新結果支持“上帝粒子”存在

科學家對美國費米實驗室的"萬億電子伏特加速器Tevatron"上產生的數據分析結果,支持希格斯粒子的存在。 
        這架加速器把質子和反質子以接近光速碰撞在一起,然後科學家們可以獲得各種各樣的粒子碎片,從碎片中尋找希格斯粒子存在的蛛絲馬跡。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每一位物理領域的人都在急切期待着本週7月4日的重要科學事件,到時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將會公佈“大型強子對撞機”的新結果,或宣佈發現希格斯粒子(又稱“上帝粒子”)。

  作爲預熱,科學家對美國費米實驗室的“萬億電子伏特加速器Tevatron”上產生的數據進行了分析,並在7月2日宣佈了最新的結果。新結果支持希格斯粒子的存在。

  希格斯粒子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的最後一塊拼圖。希格斯粒子能夠解釋物質是如何獲得質量的。雖然費米實驗室這次新數據分析的結果支持最初由“萬億電子伏特加速器”和“大型強子對撞機”得出的希格斯粒子的質量在115Gev到135GeV之間,但是希格斯粒子本身的精確質量還是個未知數。

  這是來自“萬億電子伏特加速器”尋找希格斯粒子的最終數據。十多年來,“萬億電子伏特加速器”一直試圖在基本粒子的碰撞碎片中尋找希格斯粒子的蛛絲馬跡。雖然它在去年被關閉了,但是由它產生的海量數據並沒有立刻分析完成。

  科學家通過篩選“萬億電子伏特加速器”產生的數據來發現有趣的結果。這架加速器把質子和反質子以接近光速碰撞在一起,然後科學家們可以獲得各種各樣的粒子碎片。因爲有些粒子的質量非常大,在產生後的瞬間就衰變成了其它的更輕的粒子。

  物理學家利用物理定律來分析衰變中產生的粒子的種類。他們最期望看到的是未知粒子的出現——希格斯粒子潛在的信號。

  因爲量子力學中的所有事件都是以概率的形式出現,所以物理學家需要確定的發現,而不僅僅是統計上出現的假象。這就是爲什麼他們經常提及,比如3-西格瑪結果。3-西格瑪表示:這個事件僅僅有0.13%的可能性是隨機產生的。5-西格瑪則表示:這個事件僅僅有0.000028%的可能性是隨機產生的。

  美國費米實驗室“萬億電子伏特加速器”產生的新數據精度是2.9個西格瑪——是相對比較低的置信度,但是它支持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產生的結果。此外,“萬億電子伏特加速器”可以看到“大型強子對撞機”所不敏感的粒子衰變方式,這意味着它能夠看到“大型強子對撞機”所不能看到的粒子衰變特徵。

更多內容請訪問我的博客首頁:http://blog.csdn.net/ifeon

發佈了0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 · 訪問量 28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