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基礎設施和運維的10大技術趨勢

圖片描述
前言:
當越來越多的組織和團隊通過將信息技術和運維技術相結合來推動其數字業務的創新的時候,作爲基礎設施和運維團隊的領導者,應更加關注以下10個關鍵技術趨勢來支持這些創新。
本文將從戰略、戰術和組織這三個層面來介紹這10大影響基礎設施和運維的關鍵技術。這類趨勢與社會和商業密切相關,並將直接影響IT在未來五年內如何爲業務提供服務的能力。IT領導者必須瞭解這些趨勢以及IT運維的層級效應。

戰略層面
趨勢1:逐漸取消數據中心
Gartner預計,到2020年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和平臺即服務(PaaS)雲提供商銷售的計算能力將比銷售並部署到企業數據中心的計算能力還要多。雖然大多數企業(規模非常小的除外)將繼續擁有內部(或託管)數據中心,然而,隨着大多數計算能力轉移到IaaS供應商,企業和供應商都需要着重於管理和利用本地和非本地混合部署,雲端和非雲端混合架構。
趨勢2:架構互聯
架構互聯承諾能夠建立滿足軟件定義、動態和分佈式要求的數據中心。爲能夠通過一個API接口擁有實時監控、管理和分配工作負載,或快速提供局域網(LAN)和廣域網(WAN)的服務能力提供了可能性。
趨勢3:容器、微服務和應用程序流
容器(例如Docker)和微服務是推動雲計算髮展的新型應用平臺。容器提供了一種實現每個過程隔離的便捷方式,非常適合用來開發微服務。其中應用程序被構建爲一組小型服務,作爲單獨的進程運行,並通過輕量級網絡的機制進行通信。微服務可以獨立部署和管理,一旦實現,可以在容器內部運行,這使得微服務與底層操作系統(OS)幾乎沒有直接的相互影響。

戰術層面
趨勢4:業務驅動的IT
Gartner最近的調查顯示,高達29%的IT支出來自業務部門而非傳統IT部門,並且在未來幾年內這個比例還將會增加。一般來說,這種業務驅動的IT是擺脫傳統慢節奏IT流程的一種手段。現在,業務驅動的IT旨在爲技術熟練的商業人士提供一種儘可能輕鬆地進入或適應新市場的同時而又可以快速實施新想法的手段。
如今,精明的IT領導者認識到了業務驅動的IT對企業的真正價值,IT的作用應該是與關鍵的業務利益相關者建立聯繫,從而使核心IT意識到新項目,以及對整體運作造成潛在長期的影響。
趨勢5:數據中心即服務
IT領導者需要創建一個數據中心即服務(DCaaS)模式,IT和數據中心的作用是以適當的速度從正確的供應商以可接受的價格獲得符合需求的服務。IT成爲了服務的代表而不僅僅是硬件的提供者。
IT領導者可以通過根據客戶的業務需求拆分應用組合的方式,啓用DCaaS。一旦拆分,就可以通過傳統的內部部署方法,或根據IaaS、PaaS、SaaS來做出如何提供該服務的決定。基於這些業務需求的一些服務可能始終都在內部,但是許多其他服務最終將向其他地方遷移,從而提高IT的靈活性,同時減少自身的物理足跡。
趨勢6:擱置容量(Stranded Capacity)
擱置容量指的是那些我們已經購買了但是並沒有真正使用的大量存在於常見的數據中心及雲計算中的資源。IT領導者應該知道自己不僅要關注容器的正常運行時間和可用性,還要注意容量、利用率和密度。解決這個問題就可以延長現有數據中心的使用壽命,並減少供應商的運維支出。
趨勢7:物聯網
物聯網將改變未來數據中心的設計和管理,並且將隨着大量設備定期不斷地把數據流傳輸到世界各地的企業、政府部門和機構發展。物聯網應該任用一個專門負責制定物聯網和數據中心的長期戰略的物聯網架構師。

組織層面
趨勢8:遠程設備管理
遠程站點或辦公室這類組織的增長趨勢是集中管理遠程資產的需求所在。企業着重於關注微數據中心支持區域或遠程站點以及邊緣計算環境對地理位置特定計算需求(如物聯網)的新興角色這一點更加重要。
業務部門快速採用物聯網解決方案,引入了一種新型的資產連接傳感器。這種傳感器可能需要具有固件更新或週期性電源更換的特性,這就需要注意資產跟蹤和管理系統中新的細節和提高控制水平。
趨勢9:微型和邊緣計算環境
微型和邊緣計算的執行需要依賴於在較近邊緣服務器進行高速響應的實時應用程序。通信延遲從原來的幾百毫秒縮短到幾毫秒。它將用戶設備上的一些密集型計算處理轉移到邊緣服務器,並使應用程序處理更少地依賴於設備的能力。
趨勢10:IT中的新角色
隨着IT技術以新的趨勢逐步發展,基礎設施和運維行業將需要一些新的職位。第一個是負責監控和管理多個雲服務提供商的IT雲代理商。
還需要負責瞭解多個物聯網系統對數據中心的潛在影響的物聯網架構師。架構師將會與業務部門合作,使用通用協議和數據結構,來確保閉環的物聯網解決方案與中心物聯網架構兼容。
也需要一個可以將一個團隊整合的專家,負責確保和整合新的舉措(如雲,邊緣計算,物聯網等)。

作者介紹:
David Cappuccio :Gartner副總裁兼傑出分析師, Gartner基礎設施團隊的研究主管,主要負責企業數據中心戰略制定和趨勢研究等工作,擁有超過45年技術領域經驗,其中包括金融服務、IT運維、市場研究和管理諮詢。

原文鏈接:http://sdtimes.com/10-technology-trends-infrastructure-operations/

譯者簡介:

Ghostcloud(中文名:精靈雲)坐落於成都天府軟件園,是成都高新區重點扶持企業,國內首批從事容器虛擬化研發的企業,是西南地區唯一一家基於Docker的雲計算服務商,爲企業級行業客戶提供針對互聯網化、私有云管理平臺、大數據業務基礎架構的平臺服務。
Ghostcloud因容器技術而生,以最新容器技術Docker爲基礎,爲適應不同行業客戶需求,全自主研發了一套調度引擎框架Newben,且全方位適配Kubernetes主流開源調度引擎,也是國內率先實現雙調度引擎的企業,是一流的企業級容器雲服務專家。Ghostcloud推出了企業級容器雲PaaS/CaaS平臺,命名爲EcOS(EnterpriseContainer Operation System)。Ghostcloud將EcOS平臺與微服務/DevOps相融合,運用至企業IT系統的全生命週期的開發、測試、運維及發佈流程中,致力於爲多個領域企業向“互聯網+”轉型提供針對互聯網化、私有云管理平臺、大數據業務基礎架構的平臺服務,幫助企業級客戶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簡化運維及產品部署,並提升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發佈了88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0 · 訪問量 7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