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文獻 (How to Read a Paper)

如何閱讀文獻 (How to Read a Paper)

本文參考自 Srinivasan Keshav 教授的論文,我導師的指導與自己總結。

閱讀文獻“三遍論”

第一遍:泛讀

大概使用 5-10 分鐘

步驟:

  • 仔細閱讀標題 (title)、摘要 (abstract) 和簡介 (Introduction)
  • 先忽略內容,讀一讀文章中的每個小標題
  • 如果有數學內容,先大致瀏覽,確定其理論基礎
  • 讀結論
  • 瀏覽參考文獻,勾選出已經讀過的參考文獻

需要思考的問題:

  • 分類:這是什麼類型的論文?
  • 背景:與哪些其他論文相關?基於何種理論基礎來分析問題?
  • 正確性:論文的假設看起來正確嗎?
  • 貢獻:論文的主要貢獻是什麼?
  • 目的:論文的研究目的是什麼?
  • 清晰度:這篇論文寫得好嗎?

第二遍:精讀

大概使用 1 個小時左右

不要糾結沒見過的術語,也不要沉迷於證明推導的細節。

步驟

  • 仔細查看論文中的圖表,關注其細節
  • 標記論文中涉及的感興趣的參考文獻,方便後續進一步閱讀
  • 標記其表達得比較好的句子(感覺對非英語母語研究者非常重要)

需要思考的問題:

  • 如果自己有數據來做一遍,有什麼困難的地方
  • 如果是自己來證明這個假設,有什麼可以改進的地方

第三遍:重構論文,注重細節

跟隨作者的思路,在腦海中重現論文內容。

將重現的結果與實際論文進行比較,就可以輕鬆看出論文的創新點,找到文中隱含的假設,捕獲隱藏在實驗和技術分析中的潛在問題和引文缺失。

找出作者陳述中的每一個假設,親自挑戰它,提出自己的思考。

概括論文

使用了兩種方式在閱讀論文後概括論文。

詳細版:本文出於什麼目的,做了什麼事

簡略版:本文最重要的創新點(用於同行交流)

論文標記

我自己習慣使用 Adobe Acrobat 對 PDF 格式的論文進行註釋標記。

以下是我的註釋習慣。

  • 表達得比較好的句子(橙色下劃線)
  • 值得借鑑的點(橙色文字)
  • 值得吐槽的地方(紫色下劃線)
  • 吐槽的評論(紫色文字)
  • 論文中值得注意的結論與內容(藍色下劃線)
  • 對藍色下劃線內容的簡要描述,不含評論(藍色文字)
  • 值得注意的術語或數據源之類的點(淺藍色高亮)
  • 已讀過的文獻(綠色√)
  • 準備進一步閱讀的文獻(紅色○)

【參考文獻】

[1] 如何高效讀論文?劍橋CS教授親授“三遍論”:論文最多讀三遍,有的放矢,步步深入

[2] Srinivasan Keshav. How to read a paper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