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如何進行藝術教育的思考(一)

    家長希望孩子今後能寫一筆好字,還是擁有一雙鑑賞字美醜的眼睛。由於藝術是相通的,知道了字的美醜,進而也能感悟到事物的美醜,從而成爲一個情趣高雅的人,有益於一生。這恐怕是藝術的魅力。每年練字的孩子成千上萬,但真正成爲"家"的鳳毛麟角。因爲要成爲書法家,不但要有王獻之練18崗水的意志,也要有名家的指點,也要有因爲人生閱歷之後,在審美和技法上的頓悟。簡單的說就是勤奮+領悟。勤奮是自己的事,家長的督促也最多20來年,也是初期習慣養成的引導。領悟哪裏來,老師的引導加上孩子的通透理解。爲什麼練書法要趁早?因爲越大那種通透的理解越難引導。這種理解就是所謂的審美情趣。發現美的人首先自己要是美的。在還是白紙的時候,引導他們去認識美,這個是何等得孤心造詣,而又直插主題。這解決了練功夫是先練內功心法,還是先練招數的問題。當然都可以的,都能成功,但前者反而是更爲大家所接受的。無招勝有招是所有書法大成者的寫照。
      當然空談審美情趣也是沒有價值的。除了看,練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爲對鑑賞來說,鑑賞自己也是有效的。能從自己的作品中看出自己的不足,就達到了自我成長的幾本條件。師傅領進門,修行在自身。老師的作用是引導,不是替代思考。更不是監督。而是興趣的激發。沒有哪個孩子是因爲老師和家長的日夜督促而成爲大家的。
     接下去說。孩子學書法,不多練怎麼行。知行合一,知行合一。這是一個有機的統一。從練開始,進而知道不足,於是想改進,因爲有方向,苦練之下,必有效果。所以在這裏我們只是在討論教學方法。鑑賞能力的提高是更爲重要的。但是不臨帖,不百般練習也會讓自己感覺到底氣不足的。老師,家長和孩子的心都是好的。如何形成一個行之有效的行爲體現,並能被家長認可,孩子認可,這個使需要我們思考的。畢竟工夫再詩外。還在一週的課也就一兩小時,這不是他學習書法的全部,更多的時間在家裏。家長願意配合老師,也願意嘗試更好的方式,但是首先需要讓他們知道如何配合。
      如果家長的意識和老師統一了,可能是事半功倍,因爲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課堂外的發現是美的發現的很好的實踐。缺少了這環,老師在課堂上引導的再好,可能下節課來又全部還給老師了。因爲這一週來孩子沒有在課堂外得到一絲進步嘛。不說進步,如果家長不能很好的配合,採用的還是隻注重技,而忽視了審美情趣的培養,家長在家中越使力,反而只能是南轅北轍,起到了反作用。家裏,讓孩子自己引導自己,難。家長放任,難。家長按傳統思維使力,容易但起了反作用。所以當務之急是老師和家長意識的統一。通過有效溝通,互相理解,互相探討,互相思考,敢於嘗試,從而達到統一。
  孩子的書法作業佈置不佈置呢,如果對審美有提升,對不拘泥於技法而追求孩子整體藝術能力的提高有幫助,那麼我們是可以倡導的。關鍵在於家長和孩子對家庭作業的態度,不是應付完成,而是用心投入,是不但把字寫完,而且家長和孩子能夠對作品進行評價,甚至能夠一稿稿自發的完善。中間利用網絡的手段請老師過目評價也不失爲課堂之外的好的手段。最後的產物可能還是作業,但是中間的作業過程卻有質的提升。孩子,家長和老師的參與度都在裏面了,能說這樣的家庭作業沒有意義嗎。前提是自發而用心。孩子本來負擔如果已經很重的話,增加的作業有可能成爲負擔,反而會成爲孩子厭學的誘因,這個時候不佈置作業比佈置要好。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增進溝通,因勢利導纔是根本大法。否則一切都是空談和無效的。

  老師和家長在大意識上可以說認知是類似的,但在途徑上是有不同的。因爲孩子的個體因素也是很重要的麼,孔子一直強調因材施教就是這個道理。在認識孩子方面,家長至少是有發言權的。不同孩子的教學和教育方法也不能千篇一律,需要特色培養。這方面一樣需要老師和家長的溝通。以及雙方傾聽孩子自身的本音。

 我再來說說老師。當然老師首先是藝術家,但這還不夠,甚至不好。爲什麼,藝術家太清高,高高在上,容易給人距離感。同時藝術家的思維是跳躍的,普通的家長或者孩子很難捕捉或者瞭解。再次藝術家是舞臺上最耀眼的明星,他可以享受掌聲和膜拜,但忍受不了嘲謔,不滿和質疑。他們不願意或者不屑去解釋。他們覺得沒有必要。你不信我,是你的損失,是你孩子的損失。更何況是耐足性子去傾聽。但是老師首先應該是教育家,然後才能是藝術家。這點很難,所以才說德藝雙馨是彌足珍貴的。首先教育家需要放下身段,學會傾聽,理解孩子和家長的困惑。需要包容,包容家長們的質疑,以越戰越勇百折不撓的精神,去勸誘,去引導。捨我其誰,不言放棄,如果思想工作做得效果不好,一定是我自己沒想好,自己沒有理解透徹,需要這樣的氣度和自省精神。第三教育家需要親和,讓家長和孩子願意主動找你溝通和傾訴。而不是應付和敷衍的回覆你。沒有了真誠和敞開心扉,溝通一定是低效的。如果家長和你的溝通還需要鼓足勇氣,需要左右設計,甚至處處考慮是否過於直接是否會傷害了藝術家的自尊,那這就麻煩了。教育家不能只在自己的世界裏思考,需要接地氣。最後教育家也需要邏輯和方法的。甚至需要擺事實講道理,需要用自己的行爲行動和行效讓家長放心。總之做藝術家易,作教育家難,做改革的教育家更難,做藝術教育方面的改革教育家難上加難。我們的老師們,你們準備好了嗎?孔夫子,王羲之,韓愈都是我們的先驅。 

(未完)
發佈了212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9 · 訪問量 13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